一种半桥串联LLC电路的分段软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9867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0672594.X

    申请日:2023-06-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桥串联LLC电路的分段软启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一开关管(Q1)和第三开关管(Q3)导通,并维持以最小脉冲宽度工作,以将输入电压的一半加载在谐振电容(Cr)/输出电容(Co)上持续充电,直至谐振电容(Cr)或输出电容(Co)充满;切换为第一开关管(Q1)和第四开关管Q4导通并维持最小脉冲宽度工作,以将全输入电压加载在谐振电容(Cr)/输出电容(Co)上;将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的脉冲宽度调至为满开状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极大地降低启动过程中的冲击电流,并且无移相过程,避免第一换相电容(C1)和第二换相电容(C2)上的电压不均衡。

    电气柜体门
    32.
    发明公开
    电气柜体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92055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25375.X

    申请日:2022-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气柜体门,包括:内门板组件,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与电气柜体的内腔连通;外门板,设置在内门板组件上,外门板上设置有进风孔;空气过滤装置,设置在外门板上,外门板位于内门板组件和空气过滤装置之间;其中,内门板组件与外门板之间具有气流缓冲夹层,外部冷空气能够依次通过空气过滤装置、进风孔、气流缓冲夹层和出风口进入电气柜体的内腔,以对电气柜体内的电气元件进行散热降温。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气流缓冲夹层能够提供一个气流流动的缓冲区域,以防止气流直冲带入杂质直接进入电气柜体的内腔内,而且气流首先与气流缓冲夹层的内壁碰撞接触,其带入的杂质与内壁碰撞后与气流分离。从而增强了电气柜体门的过滤效果。

    一种辅助供电系统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8819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62449.4

    申请日:20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辅助供电系统,包括第二直流母线,为DC600V负载供电;辅助电源系统,包括:第一LLC谐振变换电路,将电压转换为高频矩形波,并对高频矩形波隔离变换和整流后提供稳定的第二电压;API逆变电路,将第二电压变换为PWM电压,经滤波后输出AC380V电压;低压供电电路,将第二电压进行DC/DC隔离变换和滤波后输出DC110V电压;第二LLC谐振变换电路,将电压转换为高频矩形波,隔离变换和整流后提供第三电压;LC滤波电路对第三电压滤波,滤波后的第三电压经防反二极管后得到DC600V电压。本发明有效解决第一交流母线并网、第二直流母线并联供电时产生的DC600V与AC380V间的环流、DC600V并联供电时远端电压畸变,以及带不同HVAC负载进行LLC全桥移相软启时,IGBT为硬开关导致热失效的问题。

    一种磁浮车用双路输出功率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83273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0625419.1

    申请日:2020-0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路输出的功率电源及其控制方法、一种功率电源系统,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功率电源包括:第一降压斩波模块,适于从直流供电网取电以输出直流中间电压;隔离变换模块,适于对所述中间电压进行隔离变换以输出两路直流供电电压,其中,第一供电电压适于作为第一路输出电压为磁浮列车的悬浮控制器和/或悬浮电池供电;以及第二降压斩波模块,适于对第二供电电压进行斩波调压,输出第二路输出电压为所述磁浮列车的直流辅助负载和/或辅助电池供电。本发明能够同时解决悬浮动力供电和其他直流辅助负载供电的问题,提高系统的集成度,并优化功率电源系统的体积、重量和成本。

    双向高频辅助变流系统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68521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810842446.7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高频辅助变流系统,包括主电路以及分别与主电路连接的牵引中间直流母线、动力蓄电池和控制单元。主电路用于将牵引中间直流母线和动力蓄电池之间的电量进行双向传输;牵引中间直流母线用于将牵引电机和主电路之间的电量进行双向传输;动力蓄电池用于对牵引电机和负载进行应急供电;控制单元,用于对主电路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及检测。本发明通过将主电路设置为将牵引中间直流母线和动力蓄电池之间的电量进行双向传输,使得车载弓网正常工作时,能量由牵引直流母线经过主电路为动力蓄电池充电并为负载供电,车载弓网断开时,动力蓄电池经可经过主电路为牵引电机和负载供电,实现双向高频辅助变流。

    一种充电机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00041B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610549080.5

    申请日:2016-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机控制系统,包括DSP单元、PowerPC单元和上位机,所述DSP单元与PowerPC单元之间通过双口RAM单元进行相互通信;所述上位机与PowerPC单元之间通过以太网通讯连接,用于远程对充电机进行实时监控及维护。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充电机控制方法,所述上位机通过以太网发送命令信号至PowerPC单元,所述PowerPC单元接收上位机的命令信号后,经双口RAM单元发送至DSP单元,所述DSP根据上位机的命令信号执行相应动作。本发明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均具有远程监控、维护方便以及运行平稳等优点。

    一种集成电感的尺寸确定方法及相关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929433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05597.5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电感的尺寸确定方法及相关组件,涉及集成电感设计领域,包括根据集成电感的磁芯的结构确定磁芯的等效磁路;根据等效磁路确定磁芯中每相的磁通量;根据磁通量的最大值确定绕线柱的截面积、普通磁轭的截面积及解耦磁轭的截面积;根据绕组的匝数、集成电感最大直流偏置电流、绕线柱的等效磁路长度及普通磁轭和解耦磁轭的等效磁路长度确定每相绕线柱的长度;根据绕线柱的截面积、普通磁轭的截面积及解耦磁轭的截面积及每相绕线柱的长度确定集成电感的尺寸。通过将电感进行集成,将多个交错并联的电感共用一个磁芯,减小了变换器的体积和重量。

    交直流并联控制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36074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975021.X

    申请日:2022-08-1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交直流并联控制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系统包括:第一高频辅助变流装置、第二高频辅助变流装置和控制装置,第一高频辅助变流装置和第二高频辅助变流装置并联连接,控制装置连接控制第一高频辅助变流装置和第二高频辅助变流装置;第一高频辅助变流装置包括:第一电压变换电路、第一逆变电路、第一无隔直电容移相全桥电路和第一输出滤波电路,第一输出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确定为第一交流电压输出端,第一无隔直电容移相全桥电路的输出端确定为第一直流电压输出端;第一交流电压输出端与第二交流电压输出端并联连接并将其连接端确定为第一端,第一直流电压输出端与第二直流电压输出端并联连接并将其连接端确定为第二端。

    一种变流装置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00653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111143244.1

    申请日:2021-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流装置,包括功率散热器、高压组件、功率组件和集成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变压器及电抗器组件,其中,功率组件包括电性相连的功率开关管和功率整流管,高压组件包括输入端子排、与输入端子排电性相连的输入熔断器、与功率开关管电性相连的支撑电容、以及与功率整流管电性相连的输出滤波电容器,功率组件布置在功率散热器上,高压组件位于功率组件的上方,变压器及电抗器组件位于功率组件其中一侧。本发明提供的变流装置,把整个模块根据器件功能、作用划分为三个独立的组件,再使变流装置成为一个至少三位一体结构布局的整体,优化了模块结构布局空间,使功率模块散热充分有效,减小了模块尺寸和重量,减少了模块成本。

    一种降噪消音柜体和变流器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1792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10005620.9

    申请日:2022-0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噪消音柜体和变流器,所述降噪消音柜体包括四个侧板和上下两个底板,至少一个底板上安装有风机,至少一个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柜门组件;所述柜门组件形成有进风口,所述底板上安装所述风机的位置处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风机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风道;在所述柜门组件、所述风机、所述出风口和所述风道的表面或附近设置有降噪消音组件。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布在柜体门、功率器件、风机、磁性元件以及散热器等风道各个关键区域设置噪音缓冲、吸收、反射结构与气流导向分流结构,对风机噪音、磁件噪音的对外传播路径上进行有效削弱、吸收、阻隔,达到降低柜体噪音和磁辐射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