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BIM模型交互集成的电力监控系统及交互集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5867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0609965.0

    申请日:2021-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BIM模型交互集成的电力监控系统及交互集成方法,包括生成模块、匹配模块和输出模块,生成模块将施工或设计阶段生成的BIM模型转换为三维模型,匹配模块根据名称一致的准则将设备三维模型与电力监控系统中的设备匹配并建立映射关系,输出模块根据映射关系将三维模型与电力监控系统交互集成;本发明直接使用现成的BIM模型生成三维模型,大幅压缩建模工作量,通过同一命名规则对三维模型和设备数据库进行命名整合,计算机基于名称相同的原则即可实现三维模型与电力监测系统的快速匹配和交互集成,大大提高了交互集成的效率,降低工作量;且匹配规则简单、命名规则简洁,最大限度降低计算机的运算量,提高匹配效率和准确度。

    地下穹顶开挖施工布置结构及开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06252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206255.8

    申请日:2015-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地下穹顶开挖施工布置结构及开挖方法。该施工布置结构包括:中心支柱和施工通道;施工通道自地下穹顶外延伸至中心支柱;中心支柱为自下而上递减的台阶状柱形结构;中心支柱的侧面自下而上设置Ⅲ环形导坑的开挖接露面,Ⅰ3环形导坑的开挖接露面,Ⅰ1环形导坑的开挖接露面、Ⅰ2环形导坑的开挖接露面、Ⅱ环形导坑的开挖接露面;中心支柱内设置“十”字形开挖接露面。开挖中先预留中心支柱,然后开挖穹顶环形导坑围岩,然后开挖中心支柱。这种施工布置及开挖方法能够减少临时支撑,节省工程造价,同时提高了穹顶开挖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和施工的安全性。

    一种快速张拉锚索结构
    3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100066U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821350536.6

    申请日:2018-08-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张拉锚索结构,其包括:设置于钻孔内的锚索钢绞线;初次注浆管,其伸入所述钻孔内,用于对钻孔内距离钻孔孔口1-3m处的围岩进行初次注浆,以形成封闭所述钻孔孔口的初次注浆部;二次注浆管,其伸入所述钻孔内,用于对钻孔内未进行初次注浆的其他区域进行二次注浆;导向件,其设置于所述钻孔内,用于供所述锚索钢绞线穿过,以此引导所述锚索钢绞线进入所述钻孔内,以及捆扎件,其用于对置于所述钻孔内的锚索钢绞线进行捆扎。其可有效增加钢绞线与注浆体之间的握裹力及锚固力,同时其可大幅度缩减注浆体固结的时间,使锚索施工能够在15小时内完成,为自稳时间较短的软弱围岩大跨段隧道提供了一种快速张拉的锚索支护结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地下车站救援廊道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441139U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20900257.6

    申请日:2018-06-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车站救援廊道,其包括:斜井主通道,其连通出口;与斜井主通道同侧设置的斜井分通道,且该斜井分通道连通同侧地下车站站台与斜井主通道和/或出口;和/或连通进出站通道与斜井主通道;以及与斜井主通道同侧设置的救援通道,且该救援通道的一端均与同侧地下车站站台连通,另一端连通斜井主通道或与斜井主通道同侧设置的斜井分通道。本实用新型针对大型深埋地下车站设计,采用斜井主通道、斜井分通道以及救援通道互通的立体环形结构方式,可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将地下车站的人员快速疏散至安全地点;同时,斜井主通道、斜井分通道等在施工期间还可作为施工斜井,以此提供全方位多通道的施工作业面,实现安全快速施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