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21400528U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22554020.0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暗挖法的预应力钢混组合地下结构,包括:预应力钢混底板、预应力钢混侧墙、预应力钢混顶板、钢筋混凝土中柱和钢筋混凝土中板,两堵所述预应力钢混侧墙分别设置在所述预应力钢混底板的两端,两堵所述预应力钢混侧墙均与所述预应力钢混底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钢筋混凝土中柱设置有至少两根,所述钢筋混凝土中柱沿轨道地下结构开挖方向排列设置,所述钢筋混凝土中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堵预应力钢混侧墙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中的地下结构即是暗挖结构施工阶段的初期支护,又是永久使用阶段的永久衬砌,避免了传统暗挖工法施工过程中复杂的工序转换及受力转换,施工简单方便、风险低。
-
公开(公告)号:CN217327329U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20068225.0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吕刚 , 刘建友 , 于晨昀 , 刘方 , 岳岭 , 陈志广 , 陈丹 , 彭斌 , 胡晶 , 王杨 , 魏盼 , 李力 , 张延 , 张矿三 , 徐治中 , 祝安龙 , 宋月光 , 谭富圣 , 马福东 , 刘宝权 , 王德福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大跨隧道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隧道洞口处的混凝土拱顶,所述拱顶上方沿隧道纵向设置有若干管棚,所述管棚与地面开槽内预留的地面梁之间有固定连接的穿入土体的若干道对拉锚杆,解决了隧道承载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提高隧道结构的承载能力,对支护结构进行设计优化;采用地面梁与预应力管棚通过对拉锚杆或对拉锚索连接的方式,对预开挖隧道上部的全部土体进行了加固措施,他们共同组合形成了复合梁的结构,这种结构改变了传统隧道设计计算中上覆荷载的计算方法,将地面至隧道结构顶板部分围岩荷载通过梁的形式传递,极大的减少了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
-
公开(公告)号:CN222456605U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20287776.5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F11/104 , E04F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工程出入口口部楼梯踏步基础板,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横向板,横向板设置于口部装修平台层下方,与口部装修平台层平行,横向板与口部端墙固定连接;L型板,L型板与横向板靠近室外地坪的一端垂直且固定连接,L型板另一端向室外地坪的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基础版的结构,能够在地基发生沉降时给上部踏步提供支撑有效避免楼梯踏步的开裂,在室外地坪铺设后再进行踏步的铺装,保证踏步均匀等分,提升行人的使用体验感。
-
公开(公告)号:CN203476354U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20295472.5
申请日:2013-05-2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暗挖工程主体结构,包括顶板、底板和两侧侧墙,顶板、两侧侧墙和底板围成主体结构的主支架,主体结构还包括钢管支护架、中板、第一钢管立柱和第二钢管立柱。顶板上设有第一顶纵梁和第二顶纵梁,底板设有第一底纵梁和第二底纵梁,第一钢管立柱设置于第一顶纵梁和第一底纵梁之间;第二钢管立柱设置于第二顶纵梁和第二底纵梁之间;两侧侧墙上分别设有中纵梁,中板设置于两侧墙的中纵梁之间;钢管支护架设置于主支架的外围。本实用新型中的钢管支护架对暗挖施工工作面进行支撑,使地下暗挖工程主体结构对土体强度要求低,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的控制地面沉降,并使暗挖施工过程的安全度大大提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