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座式单轨系统
    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941767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2067236.8

    申请日:2019-1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系统,包含梁体和转向架,所述梁体包含顶板、腹板和底板,所述转向架包含构架、牵引传动装置、制动装置、走行轮和导向稳定轮,所述走行轮和导向稳定轮均连接于所述构架上,所述牵引传动装置和制动装置均连接于所述走行轮,所述顶板顶面为所述走行轮的行走面,所述顶板与腹板两侧面均具有弧形面的倒角,所述弧形面为所述导向稳定轮行走的导向稳定面,两侧的两个所述导向稳定面相对设置,每个所述导向稳定轮的方向沿垂直于对应所述导向稳定面上预设接触位置的切线方向设置。采用本系统能够减少车轮磨损,避免梁体变截面处应力集中,提升轨道路线规划的灵活性,降低生产建设成本,利于轨道系统轻量化设计。(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无缝齿条齿轨三块式无砟轨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8910984U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23223686.X

    申请日:2022-12-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无缝齿条齿轨三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包括左中右横向设置的三块轨枕,三块轨枕通过桁架钢筋连接,左右两块轨枕设置钢轨,中部轨枕设置无缝齿条,三块轨枕和桁架钢筋嵌入钢筋混凝土道床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无缝齿条的结构形式,减少了齿条接头,降低了齿轮齿轨啮合不良风险和对钢筋混凝土道床板的冲击,能提高安全性和舒适度,通过桁架钢筋连接三块轨枕,相较于长轨枕降低了轨枕的自重,有利于运输,桁架钢筋同时确保三块轨枕之间间距符合设计,能够现场快速施工、稳固连接钢筋混凝土道床板,形成无砟轨道结构,消除了有砟轨道稳定性差、道砟易滑落的问题,同时无砟轨道结构耐久性好,能减少线路的养护维修工作量。

    一种无缝齿条用大阻力混凝土轨枕

    公开(公告)号:CN218812917U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22808333.X

    申请日:2022-10-25

    Abstract: 一种无缝齿条用大阻力混凝土轨枕,以有效增强无缝齿条稳定性,满足无缝齿轨的安装要求,并提高道床纵、横向阻力,保证齿轨铁路的稳定性。包括轨枕本体,所述轨枕本体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两侧设置钢轨承轨槽、在中间设置无缝齿条承轨槽,钢轨承轨槽和无缝齿条承轨槽自轨枕本体顶面向下凹陷,钢轨承轨槽和无缝齿条承轨槽内横向间隔设置预埋套管,预埋套管自槽底向下埋入轨枕本体混凝土内;所述无缝齿条承轨槽处的横截面积大于两侧钢轨承轨槽处的横截面积。

    一种折叠式的风阻制动板
    3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343508U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22612954.0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的风阻制动板,包含相互铰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铰接于车体,所述第一板体与车体之间具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具有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车体的顶板之间的第一夹角α1增大或减小,所述第二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的第二夹角α2增大或减小,所述第一夹角α1的范围小于90°,所述第二夹角α2的范围小于180°,工作状态下α2>α1,所述第一夹角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二夹角的开口方向相反。采用本结构有利于增大制动板的迎风面,提高气动阻力,减小制动距离,且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实施方便且适用于各种运行情况下的高速列车,成本低廉。

    一种T型轨道梁跨座式单轨转向架

    公开(公告)号:CN210822214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2067239.1

    申请日:2019-1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T型轨道梁跨座式单轨转向架,包含构架、牵引传动装置、制动装置、走行轮、导向轮和稳定轮,所述走行轮、导向轮和稳定轮均连接于所述构架上,所述牵引传动装置和制动装置均连接于所述走行轮,所述走行轮设于T型梁的顶板顶面上,所述导向轮和稳定轮均设于所述T型梁的腹板的侧面上,所有所述导向轮横向设置,所有所述稳定轮竖向设置,所述稳定轮的轮面与顶板底面抵接。采用本申请结构紧凑,有效降低转向架重量,转向架结构尺寸能够设计的更小,能够降低梁体的设计高度,减少混凝土使用量,利于满足低运量线路轻量化的设计需求,同时降低建设、运维成本,方便轨道系统灵活布置,便于在中小型城市以及旅游景区的推广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