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脱氧生产IF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87034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910002181.4

    申请日:2019-0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脱氧生产IF钢的方法,包括:一、转炉炼钢时,控制终点碳含量:0.03wt%~0.04wt%,终点氧含量≤700ppm,出钢温度1695~1720℃;出钢时底吹搅拌;二、RH真空处理时,抽真空2~3分钟时加入中碳锰铁;第一次定氧时如果氧含量≥450ppm,则加入硅铁平氧;第二次定氧时将氧含量控制在250~400ppm,加入脱氧铝和成分铝;然后加入成分合金,包括钛铁、硅铁及铌铁;净循环8分钟以上,破空,测温、取样、搬出。本发明采用复合脱氧方式,能够有效减少IF钢中Al2O3夹杂的产生,提高了IF钢的质量。

    一种控制方坯球扁钢轧后裂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76306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10227106.0

    申请日:2013-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方坯球扁钢轧后裂纹的方法,采用双渣法冶炼,出钢碳含量控制在0.04%-0.06%,出钢温度控制在1680℃-1700℃,出钢P≤0.008%,出钢S≤0.008%;VD真空处理二次调氩气,前期少氩气快抽,氩气量<200L/min,后期破渣保压;关闭预熔段烧嘴,加热总时间控制在4.5-5小时,均热段温度控制在1150℃-1260℃,炉膛压力18-22MPa;通过采取转炉双渣法冶炼,炉后脱氧制度及精炼造渣制度的等工艺的改变,VD真空脱硫、脱气,冷装加热炉、控制炉膛温度,实现了球扁钢连续生产,连续浇铸,球扁钢连轧轧制后无裂纹产生,提高了质量合格率。

    一种控制方坯球扁钢轧后裂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76306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27106.0

    申请日:2013-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方坯球扁钢轧后裂纹的方法,采用双渣法冶炼,出钢碳含量控制在0.04%-0.06%,出钢温度控制在1680℃-1700℃,出钢P≤0.008%,出钢S≤0.008%;VD真空处理二次调氩气,前期少氩气快抽,氩气量<200L/min,后期破渣保压;关闭预熔段烧嘴,加热总时间控制在4.5-5小时,均热段温度控制在1150℃-1260℃,炉膛压力18-22MPa;通过采取转炉双渣法冶炼,炉后脱氧制度及精炼造渣制度的等工艺的改变,VD真空脱硫、脱气,冷装加热炉、控制炉膛温度,实现了球扁钢连续生产,连续浇铸,球扁钢连轧轧制后无裂纹产生,提高了质量合格率。

    一种特高锰钢连铸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273023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26922.X

    申请日:2013-06-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连铸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高锰钢连铸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从降低浇次首罐钢液在中间包内温降、降低浇次首罐钢液在结晶器内温降、防止结晶器内坯壳拉断三个方面入手,其中针对降低浇次首罐钢液在中间包内温降,是在中间包烘烤阶段,通过采取煤气+空气+助燃氧气措施,提高煤气燃烧效率。针对降低浇次首罐钢液在结晶器内温降,是在开浇阶段将结晶器冷却水流量;针对防止结晶器内坯壳拉断采取技术方案是提高开浇阶段坯壳厚度,降低开浇阶段的拉速变化幅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碳含量在0.60%左右,锰含量在20%左右的高合金钢种顺利开浇问题。

    一种提高开浇首罐钢水洁净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64145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227219.0

    申请日:2013-06-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连铸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开浇首罐钢水洁净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浇阶段钢水氧化而造成夹杂物增加以及耐火材料急剧升温导致的脱落两个方面,其中针对开浇阶段钢水氧化而造成夹杂物增加,其具体控制步骤如下:①开浇前中间包内氧化性气氛置换为惰性气氛;②封闭浸入水口处空气进入中间包;③在中包烘烤结束后,减少空气进入量。针对耐火材料急剧升温导致的脱落,其具体控制步骤如下:①充分排出中包耐火材料中的水分或结合剂;②将中包烘烤温度提高到1500℃,并且持续10~20min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将首罐钢水洁净度控制到正常罐水平。

    一种快换式连铸坯切割喷嘴

    公开(公告)号:CN102896288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424997.4

    申请日:2012-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铸火焰切割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换式连铸坯切割喷嘴,其特征在于,是由喷嘴母头、定位活套和喷嘴公头组成的分体结构,喷嘴母头为中空管状,喷嘴母头一端设有与枪管安装匹配的螺纹,喷嘴母头另一端的里孔设有供喷嘴公头插接的配合段,所述配合段上沿周向均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钢球,钢球与通孔滑动配合,所述通孔在配合段一侧的开口直径小于钢球直径,通孔的另一侧的开口直径大于钢球直径;定位活套的止口与喷嘴母头的外圆轴肩处设有弹簧,轴端挡圈对应定位活套相对喷嘴母头的极限位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切割喷嘴在线快速更换,减轻人工高温下更换喷嘴的难度和工作强度,保证浇注生产稳定运行。

    一种浸入水口结合面窜钢的判定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41651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403478.5

    申请日:2011-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浸入水口结合面窜钢的判定处理方法,根据钢液液面翻动情况,调小氩气流量,若液面翻动变化不明显,则用木棒探测液面下浸入水口部分,如液面上部无明显裂纹,即可断定浸入水口与下水口结合面存在吸气现象。当结合面出现窜钢后,立即降速,调小氩气流量,并接通一根氩气管,采用大氩气量冷却结合面;密切关注滑板开度状态,适当调整氩气流量大小;同时恢复上水口的氩气流量,低速拉钢至浇次结束。本发明可尽早发现并及时处理结合面窜钢问题,从而避免由于窜钢造成的停浇事故,减少钢水的热回收、冷回收,降低事故损失,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一种系统降低连铸坯皮下气泡夹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9909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66708.0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一种系统降低连铸坯皮下气泡夹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降低连铸坯皮下气泡夹杂的方法是将原有浇筑条件厚坯壳凝固前沿改变成减薄坯壳凝固前沿,使得原始厚坯壳表面气泡夹杂不再被捕捉,气泡夹杂上浮,原始厚坯壳深处的气泡夹杂被捕捉为减薄坯壳表面气泡夹杂,利用火焰清理机彻底去除,本发明的实用效果:方法简单,减小皮下气泡夹杂在铸坯表面的深度位置,减少火焰清理机的清理深度,在保证经济效益前提下,提高连铸坯产品质量,减少轧后缺陷。

    一种复合脱氧生产IF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87034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10002181.4

    申请日:2019-0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脱氧生产IF钢的方法,包括:一、转炉炼钢时,控制终点碳含量:0.03wt%~0.04wt%,终点氧含量≤700ppm,出钢温度1695~1720℃;出钢时底吹搅拌;二、RH真空处理时,抽真空2~3分钟时加入中碳锰铁;第一次定氧时如果氧含量≥450ppm,则加入硅铁平氧;第二次定氧时将氧含量控制在250~400ppm,加入脱氧铝和成分铝;然后加入成分合金,包括钛铁、硅铁及铌铁;净循环8分钟以上,破空,测温、取样、搬出。本发明采用复合脱氧方式,能够有效减少IF钢中Al2O3夹杂的产生,提高了IF钢的质量。

    一种减少板坯含Cr钢种铸坯气泡缺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14095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710439367.7

    申请日:2017-0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板坯含Cr钢种铸坯气泡缺陷的方法,中间包氩气采用小流量操作,中间包塞棒氩气流量≤2.0NL/min,上水口氩气流量≤2.0NL/min;浇铸过程中单流最低通钢量不低于2.4吨/min;当板坯宽度≤1500mm,连铸使用三孔浸入式水口,两侧孔倾角15°,垂直孔通钢面积占总通钢面积比为5‑18%;当1500mm<板坯宽度≤2200mm,连铸使用无垂直孔的两孔浸入式水口,两侧孔水水口倾角20°;中间包钢水过热度不小于12℃;浸入式水口吐出孔上沿到结晶器钢水液面距离为100‑160mm。本发明避免含Cr≥0.15%钢种产生气泡缺陷,消除铸坯轧制过程中气泡暴露轧制拉长形成边部“翘皮”状缺陷。提高了该类钢种的产品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