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空气储能耦合有机固废联产气、电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3578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05821.0

    申请日:2023-0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固体废弃物热化学利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耦合有机固废联产气、电的系统及方法。包括空气压缩子系统、压缩热子系统、空气膨胀子系统、有机固废气化子系统、回热利用子系统;压缩热子系统回收利用压缩空气子系统产生的压缩空气的压缩热,提升了整个系统生产可燃气体的品位和产量;回热利用子系统将有机固废气化子系统产生的可燃气体的高温热量回收利用,提升了空气膨胀子系统做功发电的能力,在减少整体损失的同时,实现了气、电联产。通过将有机固体废弃物气化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进行耦合,充分回收压缩热实现热量梯级利用,并将气化生产的可燃气体的高温热量进行回收利用,提高压缩空气储能膨胀做功的能力。

    地下核电站非能动循环冷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3952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71405.2

    申请日:2021-0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非能动循环冷却系统,涉及核电技术。它包括地面水池、下降管、上升管和气泡发生器;下降管上端伸入地面水池内,下端通过连通管与上升管连通;上升管上端伸入地面水池内,下端与连通管连通,上升管下端与热源连接;气泡发生器通过注入管与上升管连通。本发明在建立非能动循环冷却的同时,通过注入气泡的方法,降低上升管内内冷却水的平均密度,增加上升管、下降管冷却水的密度差,达到增强循环驱动力的效果,实现系统快速启动并稳定循环排热的目的。本繁忙还涉及这种地下核电站非能动循环冷却系统的使用方法。

    应用于港口水面预制平台的系泊系统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0040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77431.8

    申请日:20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港口水面预制平台的系泊系统及施工方法,该系泊系统,包括钢管桩基础、钢缆、导缆器以及绞缆设备,钢管桩基础设置在预制平台下方,处于水面以下,顶板高程略高于泥面位置;导缆器及绞缆设备布置在预制平台上,钢缆下端与钢管桩基础连接,上端穿过预制平台通过导缆器与绞缆设备连接;钢缆通过绞缆设备的约束,维持钢缆长期处于绷紧状态,从而限制预制平台的位移和转动。本发明的预制平台的桩基与钢缆结合式系泊系统,具有材料成本低、施工工艺简便、施工效率高、可重复使用、经济性较好等特点,有利于推广应用。

    满铺长短桩复合地基-筒海上风电基础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4721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311591.3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满铺长短桩复合地基-筒海上风电基础及施工方法。该风电基础,包括混凝土过渡段、复合筒型基础和混凝土圆形底板。本发明结合水下深层水泥搅拌桩(或挤密砂桩)和筒型基础的优点,筒型基础承载面积大,稳定性好,无需打桩,但在软弱土质条件下,筒型基础沉降和倾斜较大,水泥桩(或挤密砂桩)布置在筒型基础内,解决了筒型基础的地基变形问题,缩小了吸力筒的制造尺寸,减小基础造价。整体筒型基础均在陆上制作,采用一体化拖航和安装,到达泥面后配以负压下沉,施工方便,桩可在筒型基础制作期间提前使用水下成桩船到海上风机位成桩,不占用筒型基础施工窗口期,工期灵活,施工难度小。

    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锚固系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44141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0946500.8

    申请日:2017-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6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锚固系统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搜集与项目相关的气象水文及地质勘测资料;2)根据水面光伏电站规模、气象水文资料,初步确定锚固单元大小及每边的锚固点数量;3)建立水动力学模型,采用水动力学软件模拟风浪流情况下锚绳系泊力情况,得到锚固单元的系泊力及波浪力;4)根据步骤3)计算出的所述系泊力以及波浪力,进行阵列内部强度校核,若强度满足要求,则进入步骤5),否则返回步骤2);5)根据系泊力计算结果,进行钢支架设计、锚绳设计和锚块的设计,同时进行强度校核;6)根据极限工况,对锚固阵列进行极限工况校核;7)结合项目现场情况,对锚固阵列整体进行防风、防浪设计。

    一种海上风电肋梁式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筒型基础

    公开(公告)号:CN217231920U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20805595.8

    申请日:2022-04-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肋梁式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筒型基础,该海上风电肋梁式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筒型基础包括钢筒、混凝土底板、混凝土肋梁、混凝土柱以及钢柱;所述混凝土底板坐落于钢筒上,所述混凝土柱设置在混凝土底板上方的中部,所述混凝土柱的四周环绕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混凝土肋梁;所述钢柱设置在混凝土柱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的海上风电肋梁式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筒型基础不仅具有承载面积大,可一步式安装、在位时稳定性良好等传统筒型基础的优点,且具有下沉能力强、建造工序简单、造价低、可适应水深范围大等优势,进一步缩短了筒型基础制造工期,提高了基础下沉的可靠性。

    应用于港口水面预制平台的系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4832519U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20152289.4

    申请日:2021-0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港口水面预制平台的系泊系统,该系泊系统,包括钢管桩基础、钢缆、导缆器以及绞缆设备,钢管桩基础设置在预制平台下方,处于水面以下,顶板高程略高于泥面位置;导缆器及绞缆设备布置在预制平台上,钢缆下端与钢管桩基础连接,上端穿过预制平台通过导缆器与绞缆设备连接;钢缆通过绞缆设备的约束,维持钢缆长期处于绷紧状态,从而限制预制平台的位移和转动。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平台的桩基与钢缆结合式系泊系统,具有材料成本低、施工工艺简便、施工效率高、可重复使用、经济性较好等特点,有利于推广应用。

    一种光伏组件浮体支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235265U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20498716.7

    申请日:2019-04-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浮体支撑系统。该系统,包括浮体和组件支撑,浮体整体结构采用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浮体和连接浮体,相较于现有的整体矩形浮体,在保证浮体结构强度和浮力的要求下,大大节省了浮体用料,降低了水面光伏电站建设成本;支撑浮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之间通过连接浮体连接,提高了整个光伏电站的透光率,增加了水面漂浮电站的坏境友好性;支撑浮体上设有运维通道,实现浮体一体多用的效果,节约了大量组件之间的走道浮体,大幅降低了水面光伏浮体装置的成本;浮体之间通过连接耳板连接成光伏阵列,不再需要连接浮体与过道浮体间的连接和安装,提供了安装效率,为水面光伏电站降低了安装成本。

    风电场用抗震型新能源电池箱

    公开(公告)号:CN212783646U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21286288.0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风电场用抗震型新能源电池箱,每个所述安装板(4)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减震机构(3),每两个对应的所述减震机构(3)之间有一个连接横板(5),每两个对应的所述横板(5)之间均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两端均贯穿对应的横板(5),两个所述横板之间的螺纹杆(6)上均套设有一个橡胶柱(8),所述箱体(1)内底部表面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第一弹簧(10),所述箱盖(2)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若干第二弹簧(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减震机构、橡胶柱、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等减震机构,使得电池箱内部结构更为简单,制造使用成本大幅降低,维修更换起来也更加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