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针形茶制备的揉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7097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82689.9

    申请日:2020-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针形茶制备的揉捻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中空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回转轴,在所述回转轴上设置有揉捻组件,所述揉捻组件包括连接部件和揉捻部,所述连接部件连接在所述揉捻部与所述回转轴之间,在绕所述筒体的圆周方向上,所述揉捻部的一侧为进料侧,另一侧为出料侧,所述进料侧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出料侧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进料侧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揉捻茶叶的揉捻腔。本申请的揉捻装置,使茶叶之间相互卷绕的程度低或者无相互卷绕现象,大幅提高茶叶加工中的茶叶品相,而且也大幅降低了后续工序中的碎叶率,减少茶叶浪费。

    一种针形茶自动化理条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11348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510743396.3

    申请日:2015-11-05

    Abstract: 一种针形茶自动化理条设备及方法,包括提升机、投料小车、振动理条机和控制系统,投料小车包括上下设置的投料装置和输料装置,投料装置的底部设有与输料装置连通的投料口,投料装置和输料装置内均设有均叶器,投料装置设有称重传感器,投料小车设置于振动理条机上方的轨道上且可沿轨道往返行走,提升机设置在振动理条机的一端,提升机、投料小车和振动理条机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通过均匀控制理条物料和自动化参数理条,实现了针形茶的自动化、连续化及标准化作业,保证了产品质量,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理条作业对工人技术的依赖性。

    一种茶叶揉捻机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1525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1037557.8

    申请日:2023-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揉捻机,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包括底座(10)、支撑杆(20)、齿轮环(30)、固定座(40)、调节螺母(50)、托盘(60)及加工机构;固定座(40)设置在底座(10)中部且其外圈螺纹套接调节螺母(50),调节螺母(50)顶面与托盘(60)底面通过弹簧(500)连接;加工机构包括转动套筒(71)、揉捻组件(72)与翻转组件(73),转动套筒(71)转动设置在固定座(40)上侧且其位于托盘(60)上侧的外壁分别设置两组揉捻组件(72)与翻转组件(73)。该揉捻机能在揉捻过程中进行揉捻力度的自调节,同时还能在揉捻过程中进行翻转,确保茶叶揉捻的均匀性、一致性,确保揉捻品质。

    一种老鹰茶高枝生根育苗装置及育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5231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93967.5

    申请日:2023-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育苗技术领域,具有涉及一种老鹰茶高枝生根育苗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育苗箱,还包括设置在育苗箱内的育苗机构;育苗机构包括育苗盘、循环组件和用于对幼苗进行灌溉的灌溉组件;育苗盘与育苗箱固接,育苗盘包括两个育苗块,两个育苗块之间的间距沿育苗箱的深度方向从上到下逐渐增大,育苗块靠近育苗箱底部的一端开有底孔,底孔上固接有滤网;循环组件包括倾斜块、循环部;倾斜块位于育苗盘的下方,倾斜块与育苗箱固接,倾斜块靠近育苗箱底部的一端固接有过滤板;循环部用于将过滤后的营养液导入进灌溉组件内。以解决现有的育苗装置不能对营养液中的营养物质进行循环利用的问题。

    一种针形茶精准加工方法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644276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1421865.6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形茶精准加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摊晾,将采摘的茶叶摊开放凉;S2、杀青,对摊晾完成的茶叶进行高温翻炒;S3、揉捻,对杀青完毕的茶叶进行揉搓;S4、理条,对料箱内盛装的零散茶叶进行整理;S5、干燥,将整理完毕的茶叶进行干燥。本发明的一种针形茶精准加工方法,设置步骤S3中的揉捻包括:一次揉捻、二次揉捻、三次揉捻和四次揉捻,在一次揉捻和二次揉捻结束后,茶叶的叶片逐渐向叶芽部位靠拢,叶片形成包覆叶芽的状态,如此在进行后续的揉捻步骤时,茶叶的叶片能够对茶叶的叶芽进行保护,降低揉捻后茶叶的叶芽细胞被破坏的程度,从而保证了茶叶苦涩风味和甘醇风味的平衡。

    一种老鹰茶饼的制作方法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8925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90870.X

    申请日:2023-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老鹰茶饼的制作方法,包括:取老鹰茶鲜叶于竹篾或摊晾槽上摊放2‑6h,然后将滚筒杀青机加热至进口温度为110‑120℃,随即将茶叶趁热揉捻至成条率≥95%,然后将揉捻后的茶叶初干至含水量25‑30%,再日晒至含水量为9‑11%,最后烘干至含水量≤8%,称重蒸茶后将茶坯用模具压制定型,冷却后干燥至茶饼含水量≤8%。本发明制得的老鹰茶饼外观呈圆饼状,表面平整,松紧适中、均匀,具有老鹰茶固有的浓郁樟香味,不含任何的添加剂、色素等成分,滋味甜醇爽口且耐泡、冲泡汤色红亮通透,熬煮汤色褐红透亮,具有清热解渴、消食解胀、消除油腻等功效,本发明制备工艺简便,适用于对老鹰茶进行大规模标准化生产。

    一种适用于针形茶制备的揉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70974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010582689.9

    申请日:2020-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针形茶制备的揉捻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中空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回转轴,在所述回转轴上设置有揉捻组件,所述揉捻组件包括连接部件和揉捻部,所述连接部件连接在所述揉捻部与所述回转轴之间,在绕所述筒体的圆周方向上,所述揉捻部的一侧为进料侧,另一侧为出料侧,所述进料侧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出料侧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的距离,在所述进料侧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形成用于揉捻茶叶的揉捻腔。本申请的揉捻装置,使茶叶之间相互卷绕的程度低或者无相互卷绕现象,大幅提高茶叶加工中的茶叶品相,而且也大幅降低了后续工序中的碎叶率,减少茶叶浪费。

    一种花香绿茶粉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6993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1327268.2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香绿茶粉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树冠培育,选择四川中小叶群体种,当春茶采收结束后,选择晴天,用单人修剪机进行轻修剪,然后亩施复合肥20‑30kg;步骤2:鲜叶采用,用单人修剪机进行鲜叶采收,采收好的鲜叶,及时到厂摊凉;步骤3:晒青,采收的鲜叶,晒青30min;步骤4:凉青,用鲜叶置于摊青槽吹冷后,摊凉1小时左右;步骤5:摇青;步骤6:杀青;步骤7:轻揉捻;步骤8:初烘;步骤9:除筋;步骤10:复烘;步骤11:粉碎。本发明产品具有天然花香、滋味醇和有带果香,更适宜添加到茶食品中用,提高食品保健和风味品质,同时产品采用夏秋茶机采原料,品质好,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