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050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14683.X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悬垂绝缘子偏斜实时监测方法,包括:步骤1、在电力线上加装北斗监测设备,实时获取电力线上离散点的三维空间位置;步骤2、基于电力线上离散点的实时位置,采用双多项式方程进行曲线拟合,得到整体电力线空间曲线方程;步骤3、基于连续电力线空间曲线方程求解曲线交点,通过水平交点、高差交点距离进行质量检查,确定下挂点坐标;步骤4、结合悬垂绝缘子串上挂点固定位置,基于下挂点平面坐标与高程位置实时计算悬垂绝缘子倾斜值;解决了现有悬垂绝缘子偏斜检测困难、偏斜程度需要现场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无法获取到悬垂绝缘子偏斜极限程度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8090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51397.X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健 , 强爽 , 杨泽伟 , 蔡云 , 周青媛 , 黄隆 , 余江顺 , 邹江 , 犹珀玉 , 陈雨然 , 王迪 , 董鹏 , 余容 , 刘丹丹 , 刘汉婕 , 杨建华 , 吕明 , 邓杰文 , 张国和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10/20 , G06Q50/06 , G01R31/08 , G01S19/42 , G01S17/86 , G01S17/88 , G01B15/06 , G01L1/24 , G06F111/10 , G06F113/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电网设施的多源动态监测与预警方法,包括建立基于时间排序的历史电网设施的动态受力特征参数库;建立基于时间排序的历史电网设施的动态形变特征参数库;基于时间排序并联合同一时间排序下的受力特征参数与形变特征参数以构建动态受力形变模型;通过获取当前时刻下的目标电网设施的受力特征参数,并根据动态受力形变模型判断当前时刻下的受力特征参数对应的目标输电设备的形变特征参数以提供对电网设施微损情况下进行相应的加固措施的评判依据。本发明通过选取研究灾地质本体及电网设施现场的力学相关的这一基础数据变化特征,使得预警综合囊括了各种地质灾害,最终获得智能预警模型更加精确而及时。
-
公开(公告)号:CN11659646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38081.X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 , G06F16/21 , G06F16/22 , G06F16/2453 , G06F16/248 , G06F16/2458 , G06F16/25 , G06F16/28 , G06F40/18 , G06F40/1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大数据技术管理生产项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1个以上分表;利用Sql语句建立分表的索引表,赋予索引表只读或修改权限,将索引表作为中心查询关键,将多表组合查询转换为单标链接查询,将需要保护的关键数据放入临时表格,将索引查询出的项目名称以列表显示在窗口中,其余各显示部分均以索引内容作为主键链接至索引,在综合显示窗口中显示。以解决现有技术进行修改操作必须打开分表窗口找到对应项目,日常维护极不方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0958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707566.9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多旋翼无人机精细化巡视航线提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已分类的输电线路激光点云数据和杆塔文件;步骤2、根据已分类的输电线路激光点云数据和杆塔文件,从小号侧往大号侧依次确定每个杆塔的空间坐标系;步骤3、提取杆塔关键点坐标;步骤4、确定无人机拍摄点位置;步骤5、面向大号侧先右后左,从上至下,先小号侧后大号侧,根据步骤4中获取的拍摄点位置,固化作业拍摄点,建立标准化航线库;解决了无人机精细化巡视航线规划效率低以及准确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13830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44197.2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影像检测缺陷的精确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构建点云空间电气部件分布矢量;②获取缺陷影像方位元素;③建立映射;④精确定位。本发明通过惯性导航结合GNSS后差分技术获取缺陷影像拍照瞬时相机的高精度POS信息(摄影中心空间坐标、云台角度以及相机焦距等),在点云空间内模拟摄影中心和成像平面,利用航测共线方程和中心投影成像原理,将激光LiDAR点云空间中电气部件三维点投影到模拟无人机影像二维像平面上,建立巡检影像像素与点云三维点的映射关系,进而实现缺陷像素在点云空间的三维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198741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1008740.1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塔自动化监测GPS快速安装支架结构,包括:夹持机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部连接在夹持机构上,连接杆的第二端部设有与蘑菇头GPS天线下部螺孔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连接连接杆的第一端部,第一夹板设有螺孔,螺孔中轴线与第一夹板靠近第二夹板的表面垂直;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上设有插孔,插孔直径大于螺杆小于限位杆;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前段为与螺孔相匹配的螺杆,固定杆的后段为限位杆。以解决现有技术安装蘑菇头GPS天线效率低和安全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698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61744.2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丹丹 , 赵健 , 蔡云 , 胡伟 , 余江顺 , 刘奇 , 赵东雷 , 肖祥辉 , 王浩舟 , 吕明 , 余容 , 张辉 , 犹珀玉 , 刘威 , 陈雨然 , 胡耀荣 , 朱莎
IPC: G06F18/2411 , G06F18/243 , G06F18/27 , G06F18/2113 , G06F18/214 , G06N5/01 , G06N20/10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SVM的采空塌陷杆塔变形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挑选地表坡度、煤层倾角、采深采厚比、采空区长度、开采层数、煤层间距及杆塔与最大沉降点的水平距离构成原始评价因子体系;步骤2、对各数据进行归一化和标准化的预处理;步骤3、确定各个特征因子权重;步骤4、将筛选后的评价因子用于训练SVM模型;步骤5、利用训练好的SVM模型进行预测;解决了传统的监测手段难以准确、及时地发现和预防这些灾害。
-
公开(公告)号:CN1195113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15434.8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NSS定位技术的导线姿态监控装置,包括:数据采集端、监测子站以及后端平台;数据采集端包括:连接扣件、倒U型件、双目摄像头组件及GNSS接收机组件;本发明通过设计包含双目摄像头组件、GNSS接收机组件、横向监测组件的数据采集端,双目摄像头组件以GNSS接收机组件所在位置为极坐标原点,获取导线上具体点的角度和距离,得到双目摄像头组件获取的第一虚拟轨迹和双目摄像头组件获取的第二虚拟轨迹,从而构成导线轨迹平面模型;本发明可使用较少数量的高精度的GNSS定位装置配合双目摄像头组件获取导线轨迹平面模型,从而降低GNSS定位设备投入导线姿态监测实际使用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1952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12209.6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光伏支架的新型抗倾斜桩基结构,涉及柔性光伏支架技术领域,包括桩基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桩基组件的顶部中间安装有装配座,所述支撑组件安装于桩基组件顶部四周,且支撑组件的上端安装有夹板组件,而且夹板组件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环箍组件。该柔性光伏支架的新型抗倾斜桩基结构,通过通过在桩基组件的四周环形阵列有四组支撑组件,配合夹板组件和环箍组件使用,可以对柔性光伏支架的下端起到结构支撑的同时,为其提供作用力的吸收缓冲的作用,以避免在结构受到外部作用力时,因往复晃动,导致结构疲劳而发生形变甚至是损坏,而桩基组件和装配座则可以提供良好的接地稳定性,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16439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59543.7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奇 , 陈雨然 , 赵健 , 余江顺 , 伍思睿 , 余容 , 犹珀玉 , 刘威 , 张辉 , 王远洋 , 王迪 , 刘丹丹 , 王浩舟 , 程秋淼 , 黄隆 , 龙贤哲 , 朱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实时性GNSS与IMU组合导航方法,包括:获取初始状态向量,设置初始协方差矩阵;利用状态转移矩阵对状态进行预测,得到对下一时刻状态的先验估计;利用状态转移矩阵和上一步的协方差矩阵的对角元素,计算先验协方差矩阵;利用协方差矩阵计算卡尔曼增益;使用卡尔曼增益对先验状态估计进行更新,结合观测值,得到后验状态估计;更新协方差矩阵,得到后验协方差矩阵;算时刻k的后验状态估计;解决了GNSS与IMU数据融合中随着状态向量维度的增加和传感器数据更新频率的提升,传统卡尔曼滤波器在计算和存储方面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严重制约了在高实时性应用中的推广和应用,以及实时性差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