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预充控制方法、装置及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7573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27463.X

    申请日:2023-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储能系统预充控制方法、装置及储能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预充时间和预设预充压差阈值;根据预设预充时间和预设预充压差阈值确定是否预充失败;在预充失败之时,获取预充回路的实时电参数和至少两个预充故障阈值;对实时电参数与预充故障阈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预充故障类型;根据预充故障类型确定对应的预充故障处理策略;预充故障处理策略至少包括:预充超时故障处理策略、预充过流故障处理策略和预充短路故障处理策略。本发明通过预充回路的电参数对预充故障成因进行细分,快速定位故障成因,并对不同故障匹配不同的故障处理机制,提高储能系统对工况的适应性,提高故障响应性能。

    一种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34875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99319.8

    申请日:2022-05-0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车辆上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属于充电系统,所述充电系统还包括充电装置、车载电池和加热装置。车载电池和加热装置被并联到充电装置。控制装置可以先获取车载电池的温度。接着,控制装置判断车载电池的温度是否处于第一温度区间。如果车载电池的温度处于第一温度区间,控制装置控制充电装置为车载电池充电,并同时为加热装置供电。然后,控制装置获取第一回路的电流方向,并判断第一回路的电流方向是否为第一方向。如果第一回路的电流方向为第一方向,控制装置控制加热装置断开。如此,可以避免车载电池边加热边放电,防止车载电池过放电。

    一种动力电池温度控制方法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0952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30822.0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温度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动力电池的最低温度Tmin,判断最低温度Tmin与第一温度阈值T1、第二温度阈值T2、以及第三温度阈值T3的大小,其中第一温度阈值T1大于第二温度阈值T2,第二温度阈值T2大于第三温度阈值T3;当最低温度Tmin大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T1,开启非加热模式;当最低温度Tmin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T2,且小于第一温度阈值T1,开启一档加热模式;当最低温度Tmin大于等于第三温度阈值T3,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T2,开启二档加热模式;当最低温度Tmin小于第三温度阈值T3,开启三档加热模式。

    锂电池系统、锂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1169324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1424979.4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系统、还涉及一种锂电池的控制方法和一种车辆。锂电池系统用于车辆,包括:用于为车辆提供电力的锂电池组与锂电池组并联的能量耗散单元、与锂电池组和能量耗散单元并联的加热单元、电池管理单元,电池管理单元与能量耗散单元、控制开关电连接,电池管理单元用于监测锂电池系统的温度、锂电池系统的电流和计算锂电池组电量状态,并且电池管理单元通过控制开关能够控制能量耗散单元和加热单元的开启或关闭。本发明提出的锂电池系统采用电池管理单元对车辆的回馈电流进行检测、控制和回收,确保了电池系统和整车的安全,并实现了能量的高效利用。

    一种电池保护装置和车辆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343313U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22622091.5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保护装置和车辆。电池保护装置包括:传感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的传感器信息输入端连接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端。充放电开关模块,充放电开关模块的受控端连接信号处理模块的充放电控制端。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的内部通信端连接信号处理模块的控制连接端,控制模块的电池状态上报端通过一线通连接外部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简单,因此体积较小,适合安装于小型电动车辆内。且使用一线通进行通信,避免了CAN通信带来的高成本。与此同时,由于传统的电池管理系统使用CAN通信进行双向传输,抗干扰性较差。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单向传输的一线通进行通信。提高了通信中的抗干扰性。

    拨叉总成及车辆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505632U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22154904.7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拨叉总成及车辆。拨叉的叉脚沿第一方向开设有阶梯状的安装通孔,其大径段与小径段的连接处形成抵接面;拨头为阶梯轴,其小径段与安装通孔的小径段沿轴向插接且两者中的一个设置有锁止组件,另一个沿其径向开设有插接孔,锁止组件包括弹性件和销子,弹性件能够驱动销子沿径向与对应一侧的插接孔插接,拨头的轴肩与抵接面抵接,拨头的部分小径段于安装通孔的另一侧暴露于安装通孔外且插接有开口销,开口销的两端与安装通孔的开口端面抵接。当拨头的大径段出现严重磨损时,可以及时更换拨头,而拨叉则可以持续使用,避免物料浪费,且拨头与叉脚的连接更加可靠。

    动力电池包
    2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677305U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22545251.0

    申请日:2022-09-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动力电池包,该动力电池包包括电芯组件和液冷板组件,电芯组件包括多个串联的电芯;液冷板组件包括液冷底板和固定设置于液冷底板的多个散热板,多个散热板沿第一方向依次间隔分布于液冷底板并与液冷底板形成多个容置空间,多个电芯和多个容置空间一一对应设置,电芯容置于容置空间内,电芯的底壁与液冷底板接触,电芯的侧壁与散热板接触,电芯的底壁面积小于电芯的侧壁面积;液冷底板设有液冷管头,以及与液冷管头连通的第一液冷流道,散热板设有第二液冷流道,多个散热板的第二液冷流道均与第一液冷流道连通。能够提高电芯的散热效果和散热效率。

    蓄电池模块冷却结构及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10006861U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20408915.4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电池模块冷却结构,蓄电池模块包括多个压装配合的单体蓄电池,和贴附于相邻的两个单体蓄电池组装端面之间的冷却板。多个单体蓄电池在厚度方向并列布置组成蓄电池模块,冷却板位于相邻的两个单体蓄电池之间,可将蓄电池模块内部的热量直接导出。冷却板包括厚度方向两端面分别与单体蓄电池贴合的导热板,和与导热板的周向边缘连通,将其导出的热量进行散出的散热装置。冷却板由导热板直接位于蓄电池模块内部,导热板在厚度方向上与单体蓄电池直接贴合,导热板的边缘连通散热装置,从而将蓄电池模块内部的热量直接导出,提高蓄电池模块的散热能力,提升散热效率。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

    电池试验安全防护系统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795289U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22293237.0

    申请日:2023-08-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试验安全防护系统,其包括防护装置、检测组件、控制装置和执行装置。该防护装置包括水箱和防护箱,水箱的顶部可活动地设置有箱盖,箱盖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当箱盖处于关闭状态时,防护箱放置在箱盖的上面,当箱盖处于开启状态时,防护箱进入水箱,且至少部分浸泡在水箱的保护液中,防护箱用于容置待测电池。检测组件设置在防护箱或电池上,且检测组件至少用于采集待测电池的温度值。执行装置包括第一执行部,第一执行部设置在水箱上,控制装置分别与检测组件和执行装置电连接,用于根据温度值控制第一执行部打开或关闭箱盖。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试验安全防护系统,有助于解决现有电池模组在试验时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锂电池系统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677405U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22607872.7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系统,包括箱体组件、箱盖和电池模块。箱体组件上设置有容纳腔和连通容纳腔与箱体组件外部的开口。箱盖用于封堵开口。电池模块能够沿第一方向经开口进出容纳腔,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支架、电气组件和多个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和电气组件均设置于电池支架上,电池支架沿第一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耳板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耳板组,第一固定耳板组包括多个沿电池支架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耳板,第二固定耳板组包括多个沿电池支架的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耳板,电池模块能够通过第一固定耳板以及第二固定耳板整体安装于容纳腔内。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系统,解决了锂电池系统组装困难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