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的车载兼容性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01708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084707.1

    申请日:2021-0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的车载兼容性优化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控制可调电子负载、测功机和发动机,测得不同热交换器的翅片长度、翅片宽度、翅片角度和翅片间间距与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峰值功率和热交换器压力降,然后分别用高阶方程拟合热交换器的翅片长度、翅片宽度、翅片角度和翅片间间距与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峰值功率及热交换器压力降之间的函数关系,以翅片长度、翅片宽度、翅片角度和翅片间间距为设计变量,以峰值功率最大和压力降最小为优化目标,利用遗传算法得到最优的翅片长度、翅片宽度、翅片角度和翅片间间距作为热交换器的最终参数,在尽可能降低对发动机原有性能影响基础上,实现回收尾气废热发电功率最大化。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燃料电池发动机上位机监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40970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73591.X

    申请日:2020-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发动机监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CAN总线的燃料电池发动机上位机监控方法,上位机通过CAN总线与燃料电池控制器连接,采用并行处理的多线程结构,收发燃料电池控制器的CAN报文,对燃料电池发动机各个部件的参数和状态进行实时数据和曲线显示、信息储存和故障诊断,通过操作上位机界面上的功能按钮和设定相关部件的控制目标值给燃料电池控制器发送控制命令,进行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手动控制、自动控制和自动控制模式下部分部件的手动控制。该方法便于燃料电池发动机装车前的初期开发与监控调试,也适用于车载应用时对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独立控制和整体维护,监测数据和状态信息丰富,抗干扰能力强,控制性能稳定。

    固定翼燃料电池植保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07176301B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710262072.7

    申请日:2017-04-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公开了一种固定翼燃料电池植保无人机,包括机身底板、机身、机头、前机架、机翼、后机架及尾翼,机身底板上依次安装有氢气瓶、燃料电池、直流转换器、电子调速器、蓄电池及控制器,氢气瓶通过氢气瓶底座固定在机身底板上,燃料电池通过氢气管路与氢气瓶相连,其输出端经过直流转换器进行电压变换后通过导线与蓄电池、控制器及电子调速器电连,机身下方设有药箱,药箱通过管路连有水泵,水泵的出口通过多通接头及管路与多个喷头连通。本发明可在启动后切断蓄电池而由燃料电池单独给系统的各个设备供电,飞行时间久、喷洒效率高,清洁、环保、安全、稳定。

    一种新型发动机尾气热电转换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6194356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610607093.3

    申请日:2016-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发动机尾气热电转换汽车,包括设置在汽车底盘上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尾气消声器,还包括气路并联的热电转换装置,所述热电转换装置布置在汽车车身底盘下方,包括热交换器、热电模块、冷却水箱,所述热电模块热端连接在热交换器的上下两个热面上,所述热电模块冷端与冷却水箱底部连接,所述热交换器进气口并联后通过管道与发动机排气口连接,热交换器出气口并联后通过管道与尾气消声器连接,所述冷却水箱入口并联后与进水管连接,冷却水箱出口并联后与出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均与冷却系统连接。本发明充分利用车身底盘可改造空间进行集成安装,同时又能充分吸收尾气的废热实现更大功率发电供给车载使用。

    一种四箱结构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及监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80727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610151399.2

    申请日:2016-0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箱结构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及监控方法,系统包括温差发电单元、电压巡检单元和监控单元,温差发电单元利用四个并联结构的热交换器回收发动机尾气废热给各个热电器件提供热端温度,通过散热片管道对发动机自身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水进行预先冷却后控制各个热电器件的冷端温度,从而构建它们的冷热端温差进行发电;电压巡检单元采集各个热电器件的电压,利用上位机进行实时显示;监控单元采集系统的总输出电压和电流,记录汽车所在的位置,接收巡检单元的各个热电模块电压数据,利用GPRS模块和Zigbee模块向远程监控中心发送上述参数和信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洁、高效、实用、无污染的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燃料电池植保无人直升机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00118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262070.8

    申请日:2017-04-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植保无人直升机,机体包括机体上层板和机体底层板,机体上层板尾部焊接有尾架,尾架末端安装有尾翼和尾旋翼电机,尾旋翼电机连接有尾旋翼,机体上层板上方设有氢气瓶、主旋翼电机及驱动主旋翼电机的主旋翼电机驱动器和驱动尾旋翼电机的尾旋翼电机驱动器,机体底层板上方设有通过氢气管与氢气瓶连接的燃料电池,燃料电池通过导线电连有DC/DC,机体底层板下方焊接有H型机身底座,机身底座上固定有药箱和喷药管支架,喷药管支架两端设有喷头,药箱连接有带水泵的水管,水管沿喷药管支架与喷头相连。本发明燃料电池植保无人直升机能提高无人机续航时间,增加无人机工作效率,且安全可靠。

    多旋翼燃料电池植保无人机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93285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262073.1

    申请日:2017-04-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公开了一种多旋翼燃料电池植保无人机控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该系统包括混合供电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和主控制单元,混合供电单元为数据采集单元和主控制单元提供电力,数据采集单元采集混合供电单元中的各项信息,发送给主控制单元,主控制单元与地面站和手持遥控器交互,接收控制命令,传输数据和视频信息,基于数据采集单元的发送的信息控制混合供电单元的供电模式和能量分配,并控制无人机的飞行姿态和位置,进行喷药操作。本发明提高了续航能力,优化了供电管理和能量分配,强化了无人机植保作业的姿态与位置控制,智能化程度高。

    一种四轮毂电机电驱的可视化遥控电动微耕机

    公开(公告)号:CN105684575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02601.2

    申请日:2016-0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B33/021 A01B33/082 A01B33/087 A01C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轮毂电机电驱的可视化遥控电动微耕机,包括电源、动力装置、旋耕刀组件、驱动行走组件、耕深调节组件、控制装置及车架;本发明通过采用可视化的遥控的操作方式实现耕地作业,大幅度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避免了人员直接接触微耕机,确保了人员安全。本发明微耕机采用纯电动方式,无污染,具有环境友好性。行走驱动采用四个轮毂电机,通过速度控制可以实现微耕机的原地转向,同时,省去了机械转向机构,简化了结构设计。轮毂电机位于车轮内,节省了空间,改善微耕机的通过性。此外,更换微耕机的旋耕刀为其他机具即可实现其他的功能,如装上排种器和种箱即可实现播种功能,实现一机多用。

    一种带轮毂电机的遥控电动微耕机

    公开(公告)号:CN105667590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01288.0

    申请日:2016-0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11/04 A01B33/087 B60K7/0007 B60K2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轮毂电机的遥控电动微耕机,包括电源、动力装置、旋耕刀组件、耕深调节组件、驱动行走组件、控制装置及车架;本发明远程遥控,避免了人员直接接触微耕机,确保了人员安全。采用纯电动,无污染,具有环境友好性。通过电池给主电机、控制箱和驱动电机供电,保证了主电机、控制器和驱动电机工作时及微耕机连续工作时间的稳定性,提高了微耕机操作的便利性。同时,通过左右两个行走轮的速度控制,即可实现微耕机转向,省去了机械转向机构,简化了机械结构。支撑轮支架上具有调节耕深的刻度尺,可以直观地指示耕深深度。微耕机车架上开有两个槽,便于调节整机重心,以使微耕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一种图书馆排架机器人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47342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095537.5

    申请日:2015-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书馆排架机器人,包括第一丝杠驱动机构、第一丝杠、取书整理机构、排序机构和机架;第一丝杆为两根、左右对称地安装在机架两边,第一丝杠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部,取书整理机构安装在第一丝杠上,排序机构安装在机架下部;丝杠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丝杠正反转动,从而带动取书整理机构上下移动,将取书整理机构定位在书架某一层进行取书整理,并将书籍运送至排序机构进行排序,排序完成后又通过取书整理机构将书籍送回至原书架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作于图书馆的智能机器人,能取出书架中某一层的书,整理整齐;将取出的书排序;并将书放回书架原层。实现了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整理图书的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