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33525A
公开(公告)日:2004-09-29
申请号:CN02814561.5
申请日:2002-12-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5F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位发生电路,具备电容器(4);串联连接于电容器(4)上的强电介质电容器(6);输出端子(11);将输出端子(11)接地的电容(10);将两个电容器(4、6)的连接节点(5)与输出端子(11)连接的开关(9);及将连接节点(5)接地的开关(1),在第一期间中,在开关(1)及开关(9)变为截止状态的状态下,向端子(3)提供正电位,同时,将端子(7)接地,在所述第一期间之后的第二期间,将端子(3)接地,且开关(9)变为导通状态,在所述第二期间之后的第三期间,开关(9)变为截止状态,开关(1)变为导通状态,且向端子(7)提供正电位,在所述第三期间之后的第四期间,将端子(7)接地,重复所述第一期间到所述第四期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8786C
公开(公告)日:2004-05-05
申请号:CN00100676.2
申请日:2000-01-2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1/02 , H01L21/302 , H01L21/31 , H01L21/46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513 , C23C16/409 , C23C16/4485 , H01L21/28167 , H01L21/28185 , H01L21/28194 , H01L21/28202 , H01L21/28291 , H01L21/31691 , H01L29/516 , H01L29/517 , H01L29/518
Abstract: 将硅衬底11置入容器17内。向容器17内供入金属有机络合物和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在白金薄膜13上形成BST薄膜14,与此同时,除去形成BST薄膜14时所生成的含碳化合物。利用含碳化合物在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中的熔解度很高,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的粘度很低这一特性,可有效地除去BST薄膜14中的含碳化合物。利用超临界状态或亚临界状态的水等进行低温下的氧化、氮化等处理,还可以形成氧化膜、氮化膜等。
-
公开(公告)号:CN1389922A
公开(公告)日:2003-01-08
申请号:CN02121828.5
申请日:2002-06-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L27/10 , H01L29/772 , G06F15/18 , H03K19/08 , H03K19/1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C27/005 , G11C11/54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提供作为神经元元件、电位发生装置、逻辑变换电路而发挥作用的半导体装置。在电位发生装置中,N型MIS晶体管(54)的源极和P型MIS晶体管(56)的源极彼此相连,并且,与输出端子(55)连接。N型MIS晶体管(54)的漏极和提供电源电压VDD的电源电压提供部(53)相连,P型MIS晶体管(56)的漏极和提供接地电压VSS的接地(57)相连。并且,N型MIS晶体管(54)的衬底电位是接地电压VSS,P型MIS晶体管(56)的衬底电位是电源电压VDD。这样,构成了从源极取出输出的源极跟随器电路。利用该电位发生装置,能得到稳定地进行NOR动作和NAND动作的切换的逻辑变换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3925A
公开(公告)日:1998-02-18
申请号:CN96191783.0
申请日:1996-10-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2B26/08 , G02B26/02 , G02B26/04 , G02B26/06 , G01J1/00 , G01J1/02 , G01J1/04 , G01J1/06 , G01J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102 , G02B3/0018 , G02B3/0056
Abstract: 微透镜3a和3b被形成在一个透明基底的一个第一表面上,调制入射光光量的一个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被设置在第一表面对面的一个第二表面上。入射光4被倾斜于微透镜3a的光轴入射,以聚焦到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上。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调制入射光的光量,并通过微透镜3b输出作为出射光5的光。由于这样的结构,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的尺寸与光束的直径和微透镜的孔径相比可以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2639431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180004826.X
申请日:2011-06-1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41/094 , H01L41/042 , H01L41/187 , H01L41/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致动器的方法,致动器具有第一电极、由(Bi,Na,Ba)TiO3构成的压电体层和第二电极,压电体层夹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X方向、+Y方向、+Z方向分别为[100]方向、[01-1]方向和[011]方向,压电体层优先在+Z方向取向,通过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位差,使致动器驱动。从而抑制致动器驱动时的不必要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2428519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080021659.5
申请日:2010-10-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11C11/22 , H01L21/8246 , H01L21/8247 , H01L27/105 , H01L29/788 , H01L29/79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C11/22 , H01L27/1159 , H01L29/4908 , H01L29/6684 , H01L29/78391 , H01L29/78648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驱动方法中,具有:通过分别对第一栅极电极(12)、第二栅极电极(17)、源极电极(15s)和漏极电极(15d)施加满足V1>Vs、V1>Vd、V2>Vs和V2>Vd的关系的电压V1、V2、Vs和Vd,对半导体存储装置写入第一电阻值的工序(1);通过施加满足V1>Vs、V1>Vd、V2<Vs和V2<Vd的关系的电压,对半导体存储装置写入第二电阻值的工序(2);和通过施加满足V1<Vs、V1<Vd、V2<Vs和V2<Vd的关系的电压,对半导体存储装置写入第三电阻值的工序(3)。
-
公开(公告)号:CN1689230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03824600.7
申请日:2003-09-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C11/4087 , G11C11/22 , G11C11/4074
Abstract: 电压发生电路包含:电容器(4)、与电容器(4)串联连接的强电介质电容器(6)、输出端子(11)、使输出端子(11)接地的电容器(10)、电源电压供给端子(13)、连接电源电压供给端子(13)和2只电容器(4、6)的连接结点(N1)的开关(1)、以及连接连接结点(N1)和输出端子(11)的开关(9)。在第1期间,在使开关(1)及(9)为断开状态的状态下,使端子(3)接地,并把电源电压供给端子(7),在第2期间,把电源电压供给端子(3),且使开关(9)为导通状态,在第3期间,使开关(9)为断开状态,使开关(1)为导通状态,且使端子(7)接地,在第4期间,把电源电压供给端子(7),从前述第1期间直到前述第4期间顺序重复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7197C
公开(公告)日:2004-11-24
申请号:CN01145190.4
申请日:1995-06-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5/02 , G01J5/0205 , G01J5/0235 , G01J5/024 , G01J5/04 , G01J5/045 , G01J5/08 , G01J5/0803 , G01J5/0806 , G01J5/0831 , G01J5/084 , G01J5/0893 , G02B5/1828 , G02B26/0808 , G03B9/18 , H04N5/7416
Abstract: 一种包括衍射光学调制器的红外传感器,包括:其一部分起第一电极作用的平板;在该平板上形成的隔离层;以及由许多其一部分起第二电极作用的桁条构成的光栅,桁条的两端支撑在该隔离层上。在衍射光学调制器中,通过调节加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桁条和平板间的距离将发生变化,从而控制其衍射效率。在平板和许多桁条之间进一步提供有绝缘层。
-
公开(公告)号:CN1495499A
公开(公告)日:2004-05-12
申请号:CN03155193.9
申请日:1996-10-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102 , G02B3/0018 , G02B3/0056
Abstract: 微透镜3a和3b被形成在一个透明基底的一个第一表面上,调制入射光光量的一个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被设置在第一表面对面的一个第二表面上。入射光4被倾斜于微透镜3a的光轴入射,以聚焦到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上。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调制入射光的光量,并通过微透镜3b输出作为射光5入射光的光量,并通过微透镜3d输出作为出射光5的光。由于这样的结构,输出效率控制装置2的尺寸与光束的直径和微透镜的孔径相比可以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90336C
公开(公告)日:2002-09-04
申请号:CN95109107.7
申请日:1995-06-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5/02 , G01J5/0205 , G01J5/0235 , G01J5/024 , G01J5/04 , G01J5/045 , G01J5/08 , G01J5/0803 , G01J5/0806 , G01J5/0831 , G01J5/084 , G01J5/0893 , G02B5/1828 , G02B26/0808 , G03B9/18 , H04N5/7416
Abstract: 本发明的衍射光学调制器包括:其一部分起第一电极作用的平板;在该平板上形成的隔离层;以及由许多其一部分起第二电极作用的桁条构成的光栅,桁条的两端支撑在该隔离层上。在衍射光学调制器中,通过调节加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桁条和平板间的距离将发生变化,从而控制其衍射效率。在平板和许多桁条之间进一步提供有绝缘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