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19142B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410002788.6
申请日:2001-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21 , B60K17/04 , B62D31/003 , F16H2057/0203
Abstract: 小型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用皮带式无级变速机(42)连接机械式变速机(44)的输入轴和发动机(41)的输出轴,将机械式变速机(44)的输出传递给差速机构(45),由从差速机构(45)突出一对输出轴分别驱动旋转左右驱动轮(2),其特征在于,机械式变速机(44)是至少二速自动变速机,它具有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以及离心式变速离合器(64),该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将输出传递向差速机构(45),该离心式变速离合器(64)在皮带无级变速机(43)的输出转速上升时进行连接,由该离心式变速离合器(43)的断开和连接选择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
-
公开(公告)号:CN100447450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510066662.X
申请日:2005-04-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V带式自动变速器,作为从驱动带轮装置向从动带轮装置传递动力的V带,采用双面齿型V带,该双面齿型V带具有埋设芯线的环状芯线埋设部、一体设置在该芯线埋设部内周侧的下齿形成部和一体设置在该芯线埋设部外周侧的上齿形成部。这种具有由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构成的芯线(142)的双面齿型V带(80),其形成是带宽W相对于其带厚T的比(W/T)为2.5以下。因此,变速响应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0418804C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410002787.1
申请日:2001-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21 , B60K17/04 , B62D31/003 , F16H2057/0203
Abstract: 小型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用皮带式无级变速机(42)连接机械式变速机(44)的输入轴和发动机(41)的输出轴,将机械式变速机(44)的输出传递给差速机构(45),由从差速机构(45)突出一对输出轴分别驱动旋转左右驱动轮(2),其特征在于,机械式变速机(44)是至少二速自动变速机,它具有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以及离心式变速离合器(64),该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将输出传递向差速机构(45),该离心式变速离合器(64)在皮带无级变速机(43)的输出转速上升时进行连接,由该离心式变速离合器(43)的断开和连接选择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
-
公开(公告)号:CN100402333C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01112125.4
申请日:2001-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21 , B60K17/04 , B62D31/003 , F16H2057/0203
Abstract: 小型车辆的动力传递装置,用皮带式无级变速机42连接机械式变速机44的输入轴和发动机41的输出轴,将机械式变速机44的输出传递给差动机构45,由从差动机构45突出一对输出轴分别驱动旋转左右驱动轮2,其特征在于,机械式变速机44是至少二速自动变速机,它具有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以及离心式变速离合器64,该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将输出传递向差动机构45,该离心式变速离合器64在皮带无级变速机43的输出转速上升时进行连接,由该离心式变速离合器43的断开和连接选择低速齿轮65b和高速齿轮65a。
-
公开(公告)号:CN100400929C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510082061.8
申请日:2005-07-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21 , F16H57/0489
Abstract: 一种V形带式无级变速机,在电动马达和构成驱动带轮的一部分的可动带轮半体上之间装设减速齿轮机构,利用较小的罩部件防止向减速齿轮机构的驱动齿轮及怠速齿轮的啮合部侵入灰尘,避免变速箱的大型化,同时提高减速齿轮机构的寿命。减速齿轮机构(66)至少具有与电动马达(65)同轴连结的驱动齿轮(130)、将与驱动齿轮(130)啮合的大齿轮(131)及小齿轮(132)一体设于怠速旋转轴(133)上构成的怠速齿轮(134),在罩部件(147)和所述变速箱(51)之间形成从变速箱(51)内的其它部分区分并收纳驱动齿轮(130)及大齿轮(131)的减速齿轮室(146),该罩部件和大齿轮(131)之间构成迷宫式通路(154),同时,形成贯通小齿轮(132)的开口部,安装于变速箱(51)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7228C
公开(公告)日:2003-08-06
申请号:CN99107051.8
申请日:1999-05-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杆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置,在驱动皮带轮(4)和从动皮带轮(21)之间设导向辊(33),该导向辊(33)的外周面与皮带(13)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在变速器的高变速区域大,在其低变速区域小。因此,当皮带异常振动时,可以抑制该皮带的振动,减少皮带碰击声,同时可以降低皮带的磨耗,提高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91904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80023013.1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埋设在用于变速的切边式V带(B)的V带主体(10)内的芯线(20)分别由下述合股线构成,该合股线是使由2000dtex以上3000dtex以下的聚酯纤维的长丝束向一方向初捻形成的多条初捻线平行,并将上述多条初捻线向与初捻相反的方向终捻而形成的。将用于变速的切边式V带(B)在120℃的温度环境下保持一小时后,每300mm带长内产生的形成芯线(20)的聚酯纤维每1dtex的收缩力在0.0015N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98073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80075057.6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双齿V型带具备:具有芯线(112)的、无接头的芯线埋入部(110);与芯线埋入部(110)一体地设置在芯线埋入部(110)的内周侧的下齿形成部(120);以及与芯线埋入部(110)一体地设置在芯线埋入部(110)的外周侧的上齿形成部(130)。在以120℃进行1个小时的热处理的情况下,芯线(112)的收缩率在1.2%以上、2.0%以下。构成下齿形成部(120)和上齿形成部(130)的橡胶组合物的硬度小于90度。
-
公开(公告)号:CN1892075B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610088739.8
申请日:2006-06-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66254 , B60W10/06 , B60W10/107 , B60W30/182 , B60W30/19 , F16H2300/14 , Y10T477/619 , Y10T477/6242
Abstract: 一种降低伴随行驶模式转换而产生的变速振动的无级变速器控制装置。无级变速器(1)搭载于可对多个行驶模式进行选择的车辆上,对应于每个行驶模式来转换目标发动机转速。带轮比率由电动机(7)控制。变速器控制ECU(17)具有作为节气门开度和车速的函数而输出目标发动机转速的运算部(23);基于目标发动机转速和实际的发电机转速输出电动机(7)的控制值的电动机控制值决定部(24)。电动机控制值决定部(24)伴随行驶模式的选择,在目标发动机转速变化超过对应于车速的预定判定值时,一级级地更新目前的目标发动机转速。
-
公开(公告)号:CN100470088C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410082552.8
申请日:2004-09-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9/18 , F16H57/02 , F16H63/062 , F16H2057/0203 , F16H2057/02065 , Y10T74/2186
Abstract: 一种带有壳体的V形带连续变速传动装置,包括动力传输箱(其是发动机的曲柄轴箱的一部分)、动力传输箱盖和致动器盖,所述致动器盖装配到动力传输箱盖的前部位置处(设置在车体的前部位置处)。致动器盖形成为与动力传输箱盖分离开的部件,并支撑用于驱动主动带轮的可动部分的马达。另外,所述致动器盖覆盖齿轮系统。所述致动器盖与水泵的盖形成一体。所产生的结构改进了带式连续变速传动装置的致动器盖的装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