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72370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080034120.3
申请日:2010-07-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083 , Y10T74/19242
Abstract: 在齿轮的内周面呈环状地突出的内周突条部(30C)上形成卡合凸部(31),与齿轮的形成卡合凸部(31)的所述内周突条部(30C)的侧面以相对转动自如的方式接近的环状板构件(35)在内周面突出形成具有沿周向能够与卡合爪(Rp)抵接的倾斜面的抵接凸部(36),抵接凸部(36)的至少除倾斜面形成部分之外的部分被回程弹簧(38)定位成在轴向观察下与卡合凸部(31)重合,抵接凸部(36)的倾斜面包括具有卡合爪(Rp)能够卡合的倾斜角的底部倾斜面(36pb)、具有卡合爪不能卡合且进行滑动接触的倾斜角的顶部倾斜面(36ps),在卡合机构的卡合爪与齿轮的卡合凸部卡合时,避免卡合爪的局部施加过大的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238425A
公开(公告)日:1999-12-15
申请号:CN99107051.8
申请日:1999-05-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置,在驱动皮带轮4和从动皮带轮21之间设导向辊33,该导向辊33的外周面与皮带13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在变速器的高变速区域大,在其低变速区域小。因此,当皮带异常振动时,可以抑制该皮带的振动,减少皮带碰击声,同时可以降低皮带的磨耗,提高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1545512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910008377.0
申请日:2009-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04 , F16D13/56 , F16D2013/565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离合器,不仅能够减轻离合器断开操作负荷,而且能够增大传递正转矩时的离合器容量,还可以进行微妙的半离合操作。该车辆用离合器具有离合器外套(3),其内部包括:离合器内套(4)、可轴向移动地与该离合器内套对置的离合器中套(5)、与离合器内套连接设置的受压板(8),以及夹着第一、第二摩擦板(10、11)与受压板相对的加压板(12);离合器中套构成为,能够在其与离合器内套抵接的第一位置和其使加压板向受压板的相反侧推动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还设置有凸轮机构,其利用弹簧负荷比离合器弹簧小的辅助弹簧,向第二位置侧对该离合器中套施力,并且,在离合器中套和离合器内套之间作用正转矩时,产生使离合器中套向第一位置移动的牵引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7228C
公开(公告)日:2003-08-06
申请号:CN99107051.8
申请日:1999-05-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杆皮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皮带导向装置,在驱动皮带轮(4)和从动皮带轮(21)之间设导向辊(33),该导向辊(33)的外周面与皮带(13)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在变速器的高变速区域大,在其低变速区域小。因此,当皮带异常振动时,可以抑制该皮带的振动,减少皮带碰击声,同时可以降低皮带的磨耗,提高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2472370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4120.3
申请日:2010-07-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083 , Y10T74/19242
Abstract: 在齿轮的内周面呈环状地突出的内周突条部(30C)上形成卡合凸部(31),与齿轮的形成卡合凸部(31)的所述内周突条部(30C)的侧面以相对转动自如的方式接近的环状板构件(35)在内周面突出形成具有沿周向能够与卡合爪(Rp)抵接的倾斜面的抵接凸部(36),抵接凸部(36)的至少除倾斜面形成部分之外的部分被回程弹簧(38)定位成在轴向观察下与卡合凸部(31)重合,抵接凸部(36)的倾斜面包括具有卡合爪(Rp)能够卡合的倾斜角的底部倾斜面(36pb)、具有卡合爪不能卡合且进行滑动接触的倾斜角的顶部倾斜面(36ps),在卡合机构的卡合爪与齿轮的卡合凸部卡合时,避免卡合爪的局部施加过大的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686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23847.0
申请日:2010-0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3/16 , F16H3/083 , F16H63/30 , F16H2063/3096 , Y10T74/19219 , Y10T74/19242 , Y10T74/20018 , Y10T74/2011 , Y10T74/20177 , Y10T74/2186
Abstract: 提供一种安装至摩托车上的内燃机的变速致动器的配置结构,在该结构中,在变速致动器设置在发动机的发动机壳体外部以不与辅助部件干涉时,保护变速致动器免于向外突出并且保持满意的外观。发动机壳体的外壁局部向内凹进,以形成能够容纳变速致动器的凹部。所述变速致动器的致动器主体布置在凹部中。附接到致动器主体的端部的附接托架配合至凹部一侧上的发动机外侧壁的第一配合孔,并且固定到发动机壳体外壁。摩托车具有轴向宽度能够减小以实现紧凑性的多级变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3363086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103248.6
申请日:2013-03-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9/042 , F16D23/12 , F16D2023/123 , F16H63/14 , F16H63/46 , Y10T74/19251 , Y10T74/19279
Abstract: 一种车辆变速装置,其中单个换档轴设有经由积累机构操作变速装置的主控臂,以及操作离合器的离合器杆,该离合器杆能够在完成换档操作所必需的积累之后更可靠地实现所述离合器的分离。车辆变速装置包括设置在换档轴上用于传递旋转力至变速装置换档鼓的主控臂,以通过设置在换档轴上的离合器杆旋转并且操作所述换档鼓,从而操作所述离合器。积累机构能够积累从换档轴传递至主控臂的旋转力。主控臂和离合器杆彼此互锁。设置了延时机构,该延时机构在换档轴与离合器之间的积累完成之前使与所述离合器杆的离合器分离操作延时。
-
公开(公告)号:CN103363086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103248.6
申请日:2013-03-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9/042 , F16D23/12 , F16D2023/123 , F16H63/14 , F16H63/46 , Y10T74/19251 , Y10T74/19279
Abstract: 一种车辆变速装置,其中单个换档轴设有经由积累机构操作变速装置的主控臂,以及操作离合器的离合器杆,该离合器杆能够在完成换档操作所必需的积累之后更可靠地实现所述离合器的分离。车辆变速装置包括设置在换档轴上用于传递旋转力至变速装置换档鼓的主控臂,以通过设置在换档轴上的离合器杆旋转并且操作所述换档鼓,从而操作所述离合器。积累机构能够积累从换档轴传递至主控臂的旋转力。主控臂和离合器杆彼此互锁。设置了延时机构,该延时机构在换档轴与离合器之间的积累完成之前使与所述离合器杆的离合器分离操作延时。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686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010123847.0
申请日:2010-0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3/16 , F16H3/083 , F16H63/30 , F16H2063/3096 , Y10T74/19219 , Y10T74/19242 , Y10T74/20018 , Y10T74/2011 , Y10T74/20177 , Y10T74/2186
Abstract: 提供一种安装至摩托车上的内燃机的变速致动器的配置结构,在该结构中,在变速致动器设置在发动机的发动机壳体外部以不与辅助部件干涉时,保护变速致动器免于向外突出并且保持满意的外观。发动机壳体的外壁局部向内凹进,以形成能够容纳变速致动器的凹部。所述变速致动器的致动器主体布置在凹部中。附接到致动器主体的端部的附接托架配合至凹部一侧上的发动机外侧壁的第一配合孔,并且固定到发动机壳体外壁。摩托车具有轴向宽度能够减小以实现紧凑性的多级变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1545512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0910008377.0
申请日:2009-02-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04 , F16D13/56 , F16D2013/565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离合器,不仅能够减轻离合器断开操作负荷,而且能够增大传递正转矩时的离合器容量,还可以进行微妙的半离合操作。该车辆用离合器具有离合器外套(3),其内部包括:离合器内套(4)、可轴向移动地与该离合器内套对置的离合器中套(5)、与离合器内套连接设置的受压板(8),以及夹着第一、第二摩擦板(10、11)与受压板相对的加压板(12);离合器中套构成为,能够在其与离合器内套抵接的第一位置和其使加压板向受压板的相反侧推动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还设置有凸轮机构,其利用弹簧负荷比离合器弹簧小的辅助弹簧,向第二位置侧对该离合器中套施力,并且,在离合器中套和离合器内套之间作用正转矩时,产生使离合器中套向第一位置移动的牵引推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