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8594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75884.5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1007 , C12P17/182 , C12Y20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咖啡碱产量的方法,以含有咖啡碱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CaXMT和TCS1的重组谷氨酸棒状杆菌作为发酵菌株,通过向发酵液中添加前体物质黄嘌呤核苷,并采用加压方式对重组菌细胞进行通透化处理,促进重组工程菌对底物黄嘌呤核苷的吸收,在表达的活性蛋白的催化作用下,使底物黄嘌呤核苷经过三次甲基化反应和一次核苷水解反应,最终生成咖啡碱。本发明通过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促进底物的吸收,操作步骤简单、产品纯度高,为利用微生物工业化发酵生产咖啡碱奠定了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30819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0942132.0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茶发酵程度判定方法,包括第一步:构建2*3IDA传感器阵列;第二步:制备红茶发酵茶样;第三步:获取传感图像信息并将所述传感图像信息与红茶发酵程度建立判定模型;第四步:依据所述判定模型判定所述茶样的红茶发酵程度。根据本发明的红茶发酵程度判定方法能够实现红茶发酵过程中的原位检测、量化发酵程度、检测速度快、成本低、准确度高,极大地提高红茶加工的作业效率,降低成本,扩大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96535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680627.0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1N21/359 , G01N21/3563 , G06V10/12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茶贮藏过程中新鲜度关键指标的快速可视化监测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取不同贮藏时间的不同新鲜度绿茶样品,利用高光谱成像仪快速采集茶样图谱信息;采用GC‑MS测定绿茶中各种脂肪酸单体含量;对样品进行数据集划分,并分别筛选各脂肪酸的特征光谱变量;利用筛选得到的特征光谱,结合线性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绿茶贮藏过程中脂肪酸指标的定量预测模型;最后,将每个像素点的信息逐一带入模型,通过图像处理,生成脂肪酸含量及分布的伪彩色图,从而实现快速可视化监测。本发明分析过程快速简便,无需前处理,可操作性强,通过采集高光谱图像,带入模型,即可得到脂肪酸指标的含量及可视化分布图。
-
公开(公告)号:CN1166565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437999.5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C12N9/02 , C12N9/78 , C12P17/10 , A01N63/20 , A01P21/00 , A01G7/06 , C05F11/08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草螺菌V8及其应用,其是从茶树叶片中分离得到的一株新的内生细菌Herbaspirillum sp.V8,具有IAA产生能力,ACC脱氨酶活性,固氮能力,溶磷能力,铁载体产生能力及促生效应,制成菌剂应用于茶树,可促进茶树的生长。本发明丰富了促生功能菌株资源,应用于茶树种植从而提升产量与品质,从而缓解茶叶中农药残留与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创建绿色有机茶园。
-
公开(公告)号:CN11593185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89227.7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食品级比色传感器的龙井茶产区判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EGCG标准品为反应物,筛选和优化传感器各比色点所加的金属离子种类和最适pH值;基于上述筛选得到的传感器比色点构建传感器阵列;收集原产地和非原产地不同产区龙井茶样,制作茶汤样品;获取不同产区龙井茶茶汤样品在比色传感器阵列中反应前后的传感图像信息,分别计算各个比色点在反应前后的RGB差值;根据传感图像RGB差值信息建立原产地和非原产地龙井的有监督判定模型;依据所述判定模型对未知龙井茶样进行判定。根据本发明的判定方法能够实现原产地和非原产地龙井茶的准确区分,极大地降低了检测过程中对操作者和茶样的化学试剂泄露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8169162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711329502.9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1N21/3563 , G01N21/3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园土壤肥力水平的快速评价方法,分别选取贫瘠茶园、良好茶园和优质茶园的土壤样品若干,并随机划分为校正集和预测集;根据含量高低的划分范围确定分类样品集;采集样品近红外光谱信息,连续多次扫描,取得所述样品在近红外波长下的全部平均光谱信息;对样品原始平均光谱进行不同的预处理,根据茶园土壤肥力水平判别模型的预测效果,确定光谱最佳预处理方法;采用连续投影算法提取的特征光谱信息;将特征光谱与全光谱结合上述三种判别方法进行对比,根据预测的分类准确率,确定最优的茶园土壤肥力水平判别模型,从而实现对茶园土壤肥力水平进行预测。本发明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测量土壤肥力,能够实现在线、无损、快速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558160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1004499.4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树花提取物在提高茶叶及茶制品起泡性中的应用。所述茶树花提取物为对茶树花进行浸提处理所得的提取液,或为对所述提取液进行浓缩处理所得的浓缩液,或为对所述浓缩液进行干燥处理所得的干粉。将干粉溶解于溶剂中,然后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以干粉计按茶叶干重的1-10%加入到茶叶中,待茶叶的所有加工过程完成后,即得所述高起泡性茶叶,或者以干粉计按茶叶干重的1-10%加入到成品茶叶中,干燥后即得所述高起泡性茶叶。本发明将茶树花提取物加入到茶叶、速溶茶、茶浓缩液等茶制品中可以获得相应高起泡性的茶制品,解决了出口所需及国内外部分调饮类茶叶对高起泡性的要求,而且充分利用了茶树花,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208512967U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21107709.1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光电分选的茶树机采鲜叶布料装置,包括有机架,机架上安装有循环传动的传送带;所述机架上位于传送带输入端的上方转动安装有布料滚筒,布料滚筒包括有左、右端盖,左、右端盖之间连接有布料筒体;布料筒体包括有若干圆柱杆,相邻圆柱杆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传送带的输出端部位安装有光电分选机;所述传送带的传送速度是鲜叶垂直穿过间隙后自由下落的速度的2-4倍。本实用新型突破了机采茶树鲜叶容易相互缠绕,投料不均匀,相互重叠区分不清的问题。通过在布料滚筒内设置螺旋导叶板、圆柱杆和滚筒下方设置的高速运行的水平传送带结合,实现机采茶树鲜叶的纵向和横向两次分离。(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