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8218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260377.0
申请日:2024-09-10
申请人: 湖南粉湘情食品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16C20/70 , G16C20/20 , G06F18/2131 , G06F18/2135 , G01N21/3563
-
公开(公告)号:CN11893735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78210.2
申请日:2024-08-07
申请人: 浙江智点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本岳
IPC分类号: G01N21/90 , G01N21/01 , G01N21/3563 , G01N21/3581 , B65G47/91
摘要: 本发明涉及药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太赫兹成像技术的材料外观完整度检测装置,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瓶体外观的太赫兹光谱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下部板、差速齿组件和放置块之间的配合,使得瓶体在通过太赫兹光谱装置的检测区时能够自转一周,完成对瓶体的瓶身的完整度检测;另外,通过设置的气缸、转动组件、限位块和夹持部之间的配合,在瓶体完成瓶身的检测后,气缸带动夹持部上移,限位块与受力杆接触后并推动夹持部外翻90°将瓶体的瓶底露出,并再次通过太赫兹光谱装置的检测区,完成对瓶体的瓶底的完整度检测,使得本装置能够连续的对瓶体的瓶身和瓶底的外观进行检测,提升了装置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47959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627175.9
申请日:2024-05-21
申请人: 南京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1/3563 , G01N29/07 , G01N29/11 , G01N29/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木材损伤的设备检测评估方法,涉及木材损伤检测技术领域。该一种用于木材损伤的设备检测评估方法,对目标木材的外部红外图像及内部声波检测波形图进行检测,获得目标木材的设备检测数据,进而识别目标木材可能损伤的位置及类型,并获取目标木材的检测评估值;通过对目标木材的检测评估值与木材损伤程度划分等级标准进行分析,划分目标木材的损伤等级;根据目标木材可能损伤的位置及类型与目标木材的损伤等级生成目标木材的损伤检测报告,解决了传统破坏性的木材损伤评估方法对木材的完整性和使用价值存在损害,受到人眼主观因素的影响,难以准确判断木材内部的隐蔽损伤,木材的损伤程度缺乏标准化等级划分定义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170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80092.0
申请日:2024-07-02
申请人: 新疆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1N21/35 , G01N21/3563 , G01N21/01 , G01K13/00 , G01K1/00 , G01K1/14 , G06F30/28 , G06F17/1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表温度的重建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遥感技术及时空重建领域,包括:将ERA5‑Land数据输入Noah‑MP模型获得地表温度模拟值;通过误差评估方法分别评估出地表温度模拟值和地表温度观测数据的模拟值误差,以及瞬时卫星地表温度观测数据和地表温度观测数据的观测值误差;当某个时刻MODIS卫星观测到地表时,使用集合卡尔曼滤波数据同化方法对模拟值与观测数据进行数据同化,并更新当前时刻的地表温度模拟值;当观测不到地表时,将前一时刻更新后的地表温度模拟值和当前时刻的地表温度模拟值加权平均,并更新当前时刻的地表温度模拟值,使得高空间分辨率特征得以延续。本发明能够让观测到的地表温度时空连续性好且空间分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91412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48618.4
申请日:2024-07-1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N21/359 , G01N21/3563 , G01N21/7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红外二区(NIR‑II,1000‑1700nm)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纳米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近红外二区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纳米系统由pH响应的两亲性短肽、金属离子、NIR‑II CRET系统和光敏剂通过多组分协同自组装构建得到,具有微环境中pH和MPO酶双响应激活的NIR‑II CRET信号,可作为诊断试剂通过近红外二区造影剂实现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准确示踪定位,通过其双响应激活的NIR‑II CRET信号实现对前哨淋巴结的定性,从而克服了传统前哨淋巴结诊断方法难以避免假阴性及假阳性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1412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407390.4
申请日:2024-10-10
申请人: 卉美(鞍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分类号: G01N21/3563 , G01N21/359 , G01N21/55 , B07C5/342 , B07C5/3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业种子智能筛选方法及系统,涉及种子筛选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判断种子含水量,计算实际吸收率与标准吸收率的第一差值,生成第二频率控制信号,绘制反射率曲线,判断种子的组织密度和组织比例,对种子进行分类,得到种子种类,根据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得到种子种类。本发明通过近红外光波段检测,提高对种子活力的评估精度,结合峰值与谷值分析,提高筛选效率,自动生成频率控制信号,降低人为误差,通过建立映射关系,利用历史数据和标准参数进行种子质量分类,支持数据驱动的决策制定,通过精确筛选,能够选择更适合特定环境的种子,促进可持续的林业发展,优化资源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0961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49389.8
申请日:2024-07-16
申请人: 浙江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C09K11/02 , C09K11/85 , G01N21/35 , G01N21/359 , G01N21/3563 , G01N21/01 , G01N21/33 , G01N21/25 , G01N21/64 , A61K49/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近红外激发正交上转换发紫外光和绿光的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纳米粒子的化学组成为:β‑NaYF4:Nd3+/Yb3+/Tm3+@β‑NaYF4:Nd3+@β‑NaYF4@NaYF4:Yb3+/Er3+,所述纳米粒子为核壳结构,具体为以掺杂激发剂Tm3+和致敏剂Nd3+的NaYF4为内核,以掺杂Er3+和Yb3+的NaF4为外壳,而中间为Nd3+掺杂的NaF4为光学惰性层和惰性隔离层NaYF4。本发明利用Y3+的界面能量传递特性、Yb3+和Tm3+间、Yb3+和Er3+之间的交叉驰豫、第一发射壳层的多功能性作用,实现具有在近红外波长980nm和808nm激发下响应的,上转换正交紫外光和绿光发光纳米粒子,实现在生物医用邻域低能量高透过近红外在穿过生物组织转换为高能量的光来驱动分子运动,控制释放等的医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69348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1910179991.7
申请日:2019-03-11
申请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1/359 , G01N21/3563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近红外二维相关光谱解析苯丙素类、生物碱类或萜类化合物近红外光谱特征波段的方法;苯丙素类、生物碱类和萜类化合物是常见的中药活性成分,大都具有明确的药理作用,常被作为中药的指标性成分;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将待测体系在受外界扰动过程中的近红外光谱信号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光谱的二维尺度信息,提高重叠近红外光谱信号的分辨能力,观察到在一维近红外光谱中无法观察到的信息;该方法简易便于操作,得到的特征波段更具解释性和代表性,从而使得构建的模型性能更加稳健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88414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23057.0
申请日:2024-08-15
IPC分类号: G01R31/12 , G01R1/04 , G01R1/02 , G01N25/00 , G01N25/20 , G01N21/84 , G01N21/01 , G01N21/35 , G01N21/356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值绝缘子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飞行模块在移动过程中,喷水模块向待测绝缘子均匀喷水,对待测绝缘子均匀润湿,检测模块采集待测绝缘子的红外热像图,分析模块根据红外热像图判断待测绝缘子中是否存在零值绝缘子;本装置在检测前将待测绝缘子均匀润湿,绝缘子在一定湿度下,变化的表面电阻直接影响绝缘电阻的变化,从而影响电压分布,进而影响着其发热情况,当电压值发生变化时,绝缘子的发热情况也会随之改变,即表面电阻随湿度变化时,表面泄漏电流引起的发热功率也会显著变化,零值绝缘子的图像亮度明显低于正常绝缘子;本装置通过增加湿度的方式,实现对处于红外热像检测盲区的零值绝缘子的有效检测,降低了零值绝缘子漏检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8388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694300.8
申请日:2024-05-3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IPC分类号: G01N33/24 , G01N1/04 , G01N1/28 , G01N21/3563 , G01N23/2251 , G01N21/3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土壤重金属污染长效修复效能评估方法,通过制备生物炭和准备土壤,构建了实验所需的土壤样品;利用自然老化、化学‑冻融循环老化和化学‑干湿交替老化方式模拟不同的土壤老化环境;利用元素组成、比表面积、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技术手段对经过不同老化处理的生物炭和土壤样品分析,识别生物炭老化前后的性质变化特征;利用BCR法分析土壤中不同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揭示老化作用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全面评估了生物炭在不同老化条件下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长期效果,为生物炭在土壤修复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