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77825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410830644.3
申请日:2014-12-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5B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23/0256
Abstract: 一种轮毂电机系统转矩控制方法及转矩控制方法的检验台架,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在各种车型和各种复杂道路行驶工况仿真环境中,嵌入轮毂电机驱动硬件系统,测试轮毂电机驱动系统性能的轮毂电机系统转矩控制方法及转矩控制方法的检验台架。本发明的步骤是:整车模型搭建和道路工况仿真部分、负载部分、测量部分、驱动电机模块及电机控制器。本发明成本较低,投入经费、人力和场地较少,电机参数的匹配、数据的获取及复杂道路工况模拟都较便捷,省去实车试验的成本和危险性,缩短开发周期,利于驱动电机系统性能和电动汽车动力性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4504191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94799.6
申请日:2014-12-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基于AMESim的四轮驱动电动汽车仿真建模方法,属于电动汽车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四轮驱动电动汽车有效控制,提供一个控制算法验证平台的基于AMESim的四轮驱动电动汽车仿真建模方法。本发明搭建了整体仿真模型的结构,驾驶员模拟单元、车辆信号测量及控制单元、四轮驱动系统单元、电动汽车底盘单元、车辆运行环境设置单元和电池单元。本发明所述的建模方法是一种模块化建模方法,模型结构清晰简单,易于组合调试。
-
公开(公告)号:CN102589984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10032514.6
申请日:2012-02-1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吉林大学 , 长春邦大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场耦合加载微纳米压入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该系统包括机械加载与测量子系统、磁场加载与测量子系统、电场加载与测量子系统和循环油浴热场加载与测量子系统,可变磁场的施加是通过控制流经电磁铁的电流大小来实现;可变电场的施加是通过高精度稳压电源来实现,通过调整正负电极在试样的位置分布来实现电场在试样不同方向上的施加;在加热区对硅油进行加热,通过油路流至油浴腔,通过热传导经试样台对试样进行加热。本发明装置原理可靠,结构紧凑,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精确地检测电磁固体薄膜材料的微纳米尺度物理力学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09543229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1811239928.X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厚度十二直角截面薄壁梁压溃特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截面的边上任意处厚度使用参数表示出来;2、利用最大厚度、最小厚度,求出截面拐角处形成折叠单元的实际厚度;3、将不同区域的厚度带入到超级折叠单元不同区域的能量耗散计算公式,计算出变厚度超级折叠单元能量耗散;4、利用能量最低原理,求出变厚度超级折叠单元能量耗散表达式中的未知量;5、求解出平均压溃反力具体数值。本发明推导出了变厚度十二直角薄壁梁平均压溃反力解析表达式,可以在车身抗撞性概念设计阶段,实现对薄壁梁的正向设计,缩短开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4643575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433864.7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增材制造仿生智能驱动构件,包括一个基座、多个连接块、多个形状记忆合金构件、一个输出端和多个两转动自由度关节,相邻的两转动自由度关节通过连接块相互连接,最前端的连接块上安装有输出端,尾端的连接块固定在基座上;相邻两连接块之前的四个侧面均设置有形状记忆合金构件,形状记忆合金构件通过接线端子分别与连接块的四个侧面关联。本发明基于机械臂高效、节能、尽可能结构简单的设计理念,提供一种增材制造仿生智能变形驱动构件,利用通电电流所产生的热量直接驱动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6709151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611059294.0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正面25%重叠率碰撞的车身前端结构设计方法,为解决目前汽车正面25%重叠率碰撞的车身前端构件优化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设计盲目性及在优化设计过程中采用CAE技术手段时的反复建模和计算耗时长的问题,汽车正面25%重叠率碰撞的车身前端结构设计方法的步骤:1.建立车辆等效简化模型:1)提取刚度特性和惯性特性;2)将提取的刚度特性和惯性特性参数化;3)明确车身前端结构各构件等效简化模型模拟方式;4)简化前纵梁、前指梁和副车架;5)处理车体其他部件;6)验证车辆等效简化模型。2.获取车身前端结构抗撞性设计目标;3.设计前纵梁、前指梁及副车架;4.仿真验证优化设计后车身前端结构的正面抗撞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45495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1054451.8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固定分型线双模铸造件多组件的拓扑优化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拓扑优化方法得到的复杂几何外形单组件形式产品经济性和工艺可行性差及现有制造约束下得到的拓扑优化结果制造性较差的问题,固定分型线双模铸造件多组件拓扑优化方法为:1.基于单组件环境下的SIMP方法构造多组件环境下的材料插值模型;2.建立多组件环境下设计结构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3.多组件环境下建立考虑铸造件模具材料成本的成本约束;4.多组件环境下考虑非倒扣结构的过滤建立基于赫维赛德阶跃函数的双模铸造件的可铸造性约束,并基于固定分型线对拔模方向进行修正;5.建立考虑模具材料成本约束及可铸造性约束的双模铸造件多组件拓扑优化理论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8416175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400460.1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用复合材料研究领域,涉及一种长纤维复合材料乘用车后排座椅骨架初始材料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乘用车后排座椅抗撞性要求;2、推导LFT平板最小穿透能量表达式;3、研究基于冲击能量要求下LFT平板材料设计方法;4、设计座椅背板骨架初始材料;5、验证初始设计结果有限元和试验;本发明以LFT平板最小穿透能量建立起能量吸收能力与材料参数及试验约束条件参数联系的桥梁,一方面估计LFT平板极限冲击能量,另一方面指导LFT材料初始设计和选择;本发明工程实际意义的应用是假设在确定冲击工况下,从安全系数的角度设定LFT平板需要吸收冲击能量的大致范围,计算得到LFT材料纤维体积分数及对应的平板厚度,实现材料初始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3991424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22648.3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R2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气囊展开过程自动控制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普通安全气囊对坐姿靠前乘员,尤其对头部靠近气囊安装位置的乘员的头、颈和胸部造成伤害的问题。其包括气囊袋体(1)、气囊袋体压板(2)、气囊支架(5)、气体发生器(6)与4个拉带控制装置(7)。气体发生器(6)安装在气囊支架(5)中底板的圆形通孔内,气囊袋体(1)采用气囊袋体压板(2)安装在气体发生器(6)周围的底板上,4个拉带控制装置(7)安装在气囊支架(5)的四角处,4个拉带控制装置(7)中4根B拉带(4)一端与气囊袋体(1)上表面的中间部分连接,4个拉带控制装置(7)中4根A拉带(3)伸出端与气囊袋体(1)上表面的外围部分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685933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60067.7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深圳市智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平衡浮标及超短基线定位系统,该自平衡浮标包括,主控箱、GPS模块、USBL基阵、太阳能电池板、浮标体、安装底座、万向节联轴器和配重块,GPS模块包括GPS天线;主控箱、GPS天线和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浮标体上,浮标体与安装底座连接安装,万向节联轴器的第一连接头与安装底座连接安装,万向节联轴器的第二连接头与USBL基阵连接安装,配重块安装在USBL基阵上;USBL基阵和GPS天线均与主控箱电连接,主控箱、GPS天线和USBL基阵均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该系统用于确定待定位信标的位置信息。本发明中的自平衡浮标中无需部署姿态传感器,通过主控箱、GPS模块和USBL基阵等器件实现水中精准定位,节省了定位成本,有利于大面积地作为定位节点进行布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