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8821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059161.1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陕西煤业化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机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多模式TBM刀盘,包括主刀盘、连接座和连接部,所述主刀盘的顶部设有主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刀盘和连接部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座的顶部和底部。本发明通过利用供气部提供高压气体,并配合连接座与定位组件的间歇连通,实现高压气体对控制组件的推动,从而实现对多模组件中的推动,配合多模组件的摆动,从一个倾斜的角度对岩石进行撞击,且同时利用控制组件挤压二号滑腔内部的液压油,配合液压油对辅助冲击组件的推动,使得在冲击岩石时,实现辅助冲击组件对岩石的垂直冲击,以及实现主冲击柱对岩石的倾斜撞击,利用不同方向的撞击效果,提高对岩石的复合冲击,大大增加了对岩石的破碎效果,使用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591599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237565.1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B66C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疲劳预应力变截面钢吊车梁及制造方法,钢吊车梁具有上翼缘、下翼缘、腹板、端板,还包括对称布置于腹板两侧的锚固端、转向器,以及预应力钢绞线和锚具,并且所述钢吊车梁还具有若干个第一竖向加劲肋和两个第二竖向加劲肋,且第二竖向加劲肋的长度小于第一竖向加劲肋;所述锚固端焊接在两端的端板上的钢绞线通孔处;所述转向器有两个,分别固定在一个第二竖向加劲肋的底端;所述钢绞线绕过转向器,两端穿过钢绞线通孔并通过锚具锚固在锚固端。本发明尤其适用于新建建筑施工前钢吊车梁的预先加固,几乎不改变钢吊车梁自身结构,施工简便且周期短,经济可靠,能够显著提高变截面钢吊车梁变截面处的抗疲劳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586463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166685.6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 C21B13/0073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利用甲醇还原球团铁矿石的工艺,利用原位阻抗检测系统测试还原过程中的阻抗变化,采用甲醇液体进行加热汽化,再与氢气、氮气混合,将混合气体通入750-900℃下的气氛反应炉,甲醇在高温下裂解成为还原活性气体,结合氢气、氮气混合气体共同进行球团矿的还原反应,再将连在球团两端的导线连于电化学检测装置,实时监测混合气体通入后球团阻抗的变化。本发明利用了原位阻抗测试系统,能与电化学测试体系实现良好的耦合,安全可靠;采用氢气发生器制氢为氢源,环境友好,能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另采用甲醇气体代替部分氢气,可节省成本,易于操作,工艺简单,气体利用率高,在工业生产中的实用价值较大。
-
公开(公告)号:CN103194676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19753.X
申请日:2013-04-0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8/14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1000MPa超级铁素体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超级铁素体钢的显微组织是单相铁素体基体组织上均匀分布着大量纳米尺寸的第二相碳化物粒子,这种纳米尺寸粒子具有强烈的析出强化作用,使得钢在拥有单相铁素体良好的延伸性和极高的扩孔率的同时,具有极高的强度。通过真空感应炉冶炼出符合设定成分控制范围的钢水并浇铸成铸坯。铸坯经过锻造和加热后,再经过热轧、水冷和卷取,制备出的这种纳米粒子强化超高强钢,最终性能满足抗拉强度在950-1050MPa,延伸率在18%-21%(A50标距),扩孔率在50%以上。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操作可行,可实现1000MPa超级铁素体钢用于汽车侧面中柱、边部加强件、悬挂臂和防撞梁等结构件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351851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216468.0
申请日:2011-07-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7D409/06 , C07C309/42 , C07C309/46 , C07C309/40 , C07C303/32 , C30B7/08 , C30B29/54 , G02F1/3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线性光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类4-(5-二甲基氨基噻吩乙烯基)甲基吡啶类磺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其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由所述盐制备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并测定了其晶格常数。本发明还提出了上述4-(5-二甲基氨基噻吩乙烯基)甲基吡啶类磺酸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在激光的频率转换中的应用。迄今为止,用波长为2109nm的激光测得的4-(5-二甲基氨基噻吩乙烯基)甲基吡啶类磺酸盐材料的粉末二次谐波(SHG)强度已达到尿素的600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表明,此类材料在甲醇溶剂中的最大吸收全部都在536±1nm,透光范围为620nm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207642259U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21296366.3
申请日:2017-10-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055
Abstract: 一种高拉速均衡高效传热结晶器铜管,属于炼钢技术领域。该结晶器铜管为方形或矩形,在结晶器铜管冷面开槽加强冷却效果。结晶器角部0~28mm范围内开槽密度大于结晶器其他位置(其他位置开槽密度一致)。结晶器开槽深度h与结晶器壁厚B比值h/B根据钢种和结晶器位置变化而适当调整。结晶器铜管内腔锥度采用连续锥度曲线、多锥度曲线或单锥度曲线。结晶器铜管角部为直角或半径为2~35mm的圆弧。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普通方坯或矩形坯结晶器铜管冷面开槽,增强铸坯的对流换热,且对结晶器不同位置开槽宽度、深度和密度进行调整,使铸坯各处温度和应力均匀,能够有效避免铸坯由温度和应力不均等引起的缺陷,提高拉速的同时提高铸坯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10848241U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21703973.6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可修复小方坯高拉速结晶器,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不仅具有很强的换热能力,还有利于坯壳和结晶器紧密贴合,能够保证结晶器的换热效率和坯壳的均匀性,满足铸坯质量要求;该结晶器包括四块铜板,用于组合成长条形的结晶器壳体,所述结晶器壳体的内腔截面为方形;水槽,设于所述结晶器壳体的外表面,用于增加结晶器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倒角,设于相邻两块铜板连接处的内角,用于方便下渣和减少铸坯角部缺陷;锥度,所述结晶器壳体的内表面带有锥度,用于补偿铸坯的凝固收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小方坯结晶的过程中。(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763871U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20682113.3
申请日:2017-06-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04 , B22D11/05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炼钢连铸用均匀冷却高拉速结晶器,属于炼钢技术领域。该结晶器为方形或矩形铜管,结晶器下部1/4~1/3段的4个角部区域为全部或部分开放缺口结构。距离结晶器角部10~35mm范围内铸坯部分受到铜板支撑或全部裸露。结晶器铜管内腔锥度采用连续锥度曲线、多锥度曲线或单锥度曲线。结晶器铜管角部为直角或半径为3~30mm的圆弧。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普通方坯或矩形坯结晶器铜管下部四个角部切除,适当增强铸坯在偏离角区域的对流换热,使偏离角部坯壳厚度与角部和边部一致,消除在角部和偏离角区域的应力集中,解决目前结晶器铜管在使用过程中铸坯同一截面冷却速度不一致问题,能够有效避免铸坯角部和偏离角区域出现凹陷和裂纹等缺陷,提高铸坯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11373435U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22036763.2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线连铸方坯厚度数显测量工具,所述测量工具包括第一测量臂、第二测量臂、手柄和链接铆钉,所述第一测量臂通过链接铆钉连接第二测量臂,所述第一测量臂的手持端设有测距仪,所述第二测量臂的手持端设有基准测量板,所述第一测量臂和第二测量臂关于链接铆钉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测量臂、第二测量臂、链接铆钉和手柄共同组成钳子状工具,本实用新型可以对连铸方坯厚度进行在线测量,测量过程中人无需靠近高温铸坯,铸坯厚度可在显示屏上直接显示,在线测量铸坯厚度比较方便与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1135446U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22038220.4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方坯连铸凸辊和平辊组合式轻压下装置,轻压下装置装备在连铸机上的拉矫机上,位于铸坯的凝固末端区域;轻压下装置包括至少7组压下单元,每组压下单元由一个上压辊和一个下压辊组成;下压辊的辊型全部为平辊;上压辊的辊型有平辊和凸辊两种,平辊和凸辊交替布置。在合适的压下区间内实行轻压下工艺时,下压辊保持不动,上压辊在拉矫机油缸作用下向下挤压铸坯,使铸坯发生变形。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大方坯连铸的轻压下效率,避免全凸型辊引发的铸坯偏流和变形,保持铸坯表面平整,同时可以改善铸坯的疏松和中心缩孔,有效抑制中心偏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