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23934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967386.6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可修复小方坯高拉速结晶器,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不仅具有很强的换热能力,还有利于坯壳和结晶器紧密贴合,能够保证结晶器的换热效率和坯壳的均匀性,满足铸坯质量要求;该结晶器包括四块铜板,用于组合成长条形的结晶器壳体,所述结晶器壳体的内腔截面为方形;水槽,设于所述结晶器壳体的外表面,用于增加结晶器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倒角,设于相邻两块铜板连接处的内角,用于方便下渣和减少铸坯角部缺陷;锥度,所述结晶器壳体的内表面带有锥度,用于补偿铸坯的凝固收缩。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小方坯结晶的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851997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911214965.X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和预测结晶器内真实初凝坯壳厚度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漏钢坯壳微观组织测量模块、结晶器初凝坯壳厚度生长预测模块和结果输出模块;该方法包括:采集连铸结晶器设备参数和工艺参数;漏钢坯壳微观凝固组织侵蚀;划分漏钢坯壳中的稳态坯壳层、额外凝固层和粘附层的厚度;建立漏钢过程模型,求解钢液下降速率和漏钢时间,结合铸坯传热计算粘附层厚度,进而利用凝固系数计算稳态坯壳层和额外凝固层的厚度;将测量和预测的结晶器内真实初凝坯壳厚度输出并显示。本发明能够通过连铸漏钢坯壳来准确测量和预测结晶器内真实初凝坯壳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85199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214965.X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和预测结晶器内真实初凝坯壳厚度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漏钢坯壳微观组织测量模块、结晶器初凝坯壳厚度生长预测模块和结果输出模块;该方法包括:采集连铸结晶器设备参数和工艺参数;漏钢坯壳微观凝固组织侵蚀;划分漏钢坯壳中的稳态坯壳层、额外凝固层和粘附层的厚度;建立漏钢过程模型,求解钢液下降速率和漏钢时间,结合铸坯传热计算粘附层厚度,进而利用凝固系数计算稳态坯壳层和额外凝固层的厚度;将测量和预测的结晶器内真实初凝坯壳厚度输出并显示。本发明能够通过连铸漏钢坯壳来准确测量和预测结晶器内真实初凝坯壳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210848241U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21703973.6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可修复小方坯高拉速结晶器,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不仅具有很强的换热能力,还有利于坯壳和结晶器紧密贴合,能够保证结晶器的换热效率和坯壳的均匀性,满足铸坯质量要求;该结晶器包括四块铜板,用于组合成长条形的结晶器壳体,所述结晶器壳体的内腔截面为方形;水槽,设于所述结晶器壳体的外表面,用于增加结晶器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倒角,设于相邻两块铜板连接处的内角,用于方便下渣和减少铸坯角部缺陷;锥度,所述结晶器壳体的内表面带有锥度,用于补偿铸坯的凝固收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小方坯结晶的过程中。(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763871U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20682113.3
申请日:2017-06-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04 , B22D11/05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炼钢连铸用均匀冷却高拉速结晶器,属于炼钢技术领域。该结晶器为方形或矩形铜管,结晶器下部1/4~1/3段的4个角部区域为全部或部分开放缺口结构。距离结晶器角部10~35mm范围内铸坯部分受到铜板支撑或全部裸露。结晶器铜管内腔锥度采用连续锥度曲线、多锥度曲线或单锥度曲线。结晶器铜管角部为直角或半径为3~30mm的圆弧。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普通方坯或矩形坯结晶器铜管下部四个角部切除,适当增强铸坯在偏离角区域的对流换热,使偏离角部坯壳厚度与角部和边部一致,消除在角部和偏离角区域的应力集中,解决目前结晶器铜管在使用过程中铸坯同一截面冷却速度不一致问题,能够有效避免铸坯角部和偏离角区域出现凹陷和裂纹等缺陷,提高铸坯质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