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47662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310642260.4
申请日:2013-12-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5 , B60L1/003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15/2054 , B60L2240/30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3 , B60L2240/486 , F16H57/0409 , F16H57/0447 , F16H57/0457 , F16H57/0483 , F16H63/3425 , Y02T10/6217 , Y02T10/645 , Y02T10/7077 , Y02T10/72 , Y02T10/72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润滑油供给装置。拾取由差动内啮合齿轮(58)拾取的润滑油的反转驱动齿轮(52)包括:第一导向流路(91),其被布置在比差动内啮合齿轮(58)更高的中心位置上,并将由该差动内啮合齿轮(58)拾取的润滑油引导至收集罐(80)(即,第一收集罐(81)),第一导向流路(91)处于比差动内啮合齿轮(58)的外径的最高位置更高的位置上;和第二导向流路(92),其将由反转驱动齿轮(52)拾取的润滑油引导至收集罐(80)(即,第二收集罐(82))。在低于反转驱动齿轮(52)的外径的最高位置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流路(92)。
-
公开(公告)号:CN104723860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050232.2
申请日:2012-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826 , B60K6/40 , B60K6/405 , B60K6/445 , Y02T10/62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10),包括:第一电动机(MG1)的配置在第一轴线(C1)上的第一转子轴(16);包括行星齿轮装置并配置在第一轴线上的动力分配机构(28);用作动力分配机构的输出部件并配置在第一轴线上的输出齿轮轴(40);配置在第二轴线(C2)上的中间轴(18);第二电动机(MG2)的配置在第三轴线(C3)上的第二转子轴(22);配置在第三轴线上的动力传递轴(20);配置在第四轴线(C4)上的差速器齿轮(24);和包括多个壳部件(12a,12b,12c,162,164,166)的外壳(12,152)。输出齿轮轴、动力传递轴、中间轴、差速器齿轮、第一转子轴和第二转子轴可旋转地由作为所述多个壳部件之一的共同的壳部件(12b,164)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02887062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210251316.9
申请日:2012-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826 , B60K6/40 , B60K6/405 , B60K6/445 , Y02T10/62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10),包括:第一电动机(MG1)的配置在第一轴线(C1)上的第一转子轴(16);包括行星齿轮装置并配置在第一轴线上的动力分配机构(28);用作动力分配机构的输出部件并配置在第一轴线上的输出齿轮轴(40);配置在第二轴线(C2)上的中间轴(18);第二电动机(MG2)的配置在第三轴线(C3)上的第二转子轴(22);配置在第三轴线上的动力传递轴(20);配置在第四轴线(C4)上的差速器齿轮(24);和包括多个壳部件(12a,12b,12c,162,164,166)的外壳(12,152)。输出齿轮轴、动力传递轴、中间轴、差速器齿轮、第一转子轴和第二转子轴可旋转地由作为所述多个壳部件之一的共同的壳部件(12b,164)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04723860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050232.2
申请日:2012-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826 , B60K6/40 , B60K6/405 , B60K6/445 , Y02T10/62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驱动装置(10),包括:第一电动机(MG1)的配置在第一轴线(C1)上的第一转子轴(16);包括行星齿轮装置并配置在第一轴线上的动力分配机构(28);用作动力分配机构的输出部件并配置在第一轴线上的输出齿轮轴(40);配置在第二轴线(C2)上的中间轴(18);第二电动机(MG2)的配置在第三轴线(C3)上的第二转子轴(22);配置在第三轴线上的动力传递轴(20);配置在第四轴线(C4)上的差速器齿轮(24);和包括多个壳部件(12a,12b,12c,162,164,166)的外壳(12,152)。输出齿轮轴、动力传递轴、中间轴、差速器齿轮、第一转子轴和第二转子轴可旋转地由作为所述多个壳部件之一的共同的壳部件(12b,164)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03003561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080068117.3
申请日:2010-05-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10/12 , B60K6/38 , B60K6/40 , B60K6/445 , B60W10/08 , B60W30/1846 , B60W30/20 , B60W2030/206 , B60W2510/0241 , B60W2710/025 , B60W2710/081 , F02N11/04 , F16D43/215 , F16F15/1297 , Y02T10/6239 , Y02T10/7258 , Y10T477/23 , Y10T477/33
Abstract: 减小转矩限制装置的设计热容量。在由于转矩限制装置(28)的工作而在罩部件(50)与板部件(58)之间产生了旋转速度差(ΔN)时,使第1电动机(MG1)工作以抑制该旋转速度差(ΔN),因此能够使例如在转矩限制装置(28)的工作状态下的旋转速度差(ΔN)减少或缩短转矩限制装置(28)的工作时间,抑制在转矩限制装置(28)工作时发生的摩擦热的发生热量。因此,能够减小转矩限制装置(28)的设计热容量。结果,转矩限制装置(28)的摩擦件(60)的强度设计变得简便,能够降低转矩限制装置(28)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883926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080066664.8
申请日:2010-05-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10/182 , B60T1/005 , F16H57/0423 , F16H57/0467 , F16H57/0494 , F16H63/3416
Abstract: 提供能够稳定地向驻车凸轮的滑动面供给润滑油以减小驻车凸轮的滑动阻力的动力传递装置的驻车锁定机构。驻车锁定机构(52)在将套筒(71)定位于扩展壳体(6)的支撑部(73)上设置补充在变速桥箱(4)内循环的油并将其供给到支撑部(73)的第一导引肋(74),并且在套筒(71)的上部形成用于使驻车锁爪(62)与驻车凸轮(61)抵接的缺口(71c),将补充到第一导引肋(74)的油通过支撑部(73)及套筒(71)的缺口(71c)供给到驻车凸轮(61)的滑动面、即驻车锁爪(62)和驻车凸轮(61)的滑动面及驻车凸轮(61)和套筒(71)的滑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1140007A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710149530.2
申请日:2007-09-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B21/18 , F16D25/06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683 , F16D13/648 , F16D25/123
Abstract: 一种作为摩擦连接装置的用于支撑制动器的支承结构,包括弹性挡环(31),摩擦板(13、14)和后面板(21)。弹性挡环(31)安装在以环状延伸的槽(41)内。后面板(21)设置在所述摩擦板(13、14)和所述弹性挡环(31)之间。后面板(21)相对于所述弹性挡环(31)被按压。所述弹性挡环(31)具有第一端面(31a)和第二端面(31b),所述第一端面(31a)面向所述后面板(21);所述第二端面(31b)面向第一端面(31a)的相反侧并且与所述槽(41)的侧壁(41e)接触。后面板(21)具有与所述第一端面(31a)接触的端面(21b)。所述第一端面(31a)和后面板(21)的端面(21b)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二端面(31b)和所述槽(41)的侧壁(41e)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