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54130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0067068.7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IPC: C12N9/14 , C12Q1/6886 , A61K45/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DDX24解旋酶新发现的促癌作用以及通过点突变实现抑癌效果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包括以下:1.野生型DDX24高表达与肿瘤生长有着显著相关性,通过高表达野生型DDX24,可促进肿瘤的生长;2.与家族性脉管畸形的致病基因DDX24机理不同,包括K11E或者E271K的DDX24点突变,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3.通过本专利提供的DDX24的新功能以及诱导点突变,可对隐匿性、难治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靶向治疗方法,也可为肿瘤相关疫苗的制备提供新思路;4.上述1‑3所述的应用,可针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甲状腺癌、皮肤黑色素瘤、淋巴瘤、腺皮瘤、胸腺瘤、肺癌、结直肠癌、胆囊癌、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鼻咽癌、骨癌、恶性肌肉瘤等实体肿瘤,但不限于这里所列肿瘤。
-
公开(公告)号:CN110859821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099469.4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砷纳米颗粒的药物,包含过渡金属、砷和蛋白质,所述蛋白质为载体,负载所述过渡金属与砷。本发明合成的含砷纳米颗粒的药物以单一的蛋白质为模板,合成得到的药物粒径小于15nm,粒径小可以延长体内循环时间,增加肿瘤对药物的摄取。所述含砷纳米颗粒的药物具有酸响应性释放特性,可以靶向性针对肿瘤微环境和肿瘤细胞释放药物,既减轻了由于药物非特异性释放导致的副作用,又可以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增强肿瘤杀伤效果。同时所述含砷纳米颗粒的药物的合成方式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原料廉价易得,不需要使用有机溶剂,纯化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具有临床转化潜力,可大规模扩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49612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05697.5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IPC: A61K31/47 , A61K31/404 , A61K31/426 , A61K31/4741 , A61K31/41 , A61P9/12 , A61P11/00 , A61P1/16 , A61P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治疗脉管畸形的化合物。发明人研究发现,CysLTR1拮抗剂可以上调血管平滑肌细胞DDX24中的表达,对脉管畸形具有一定的治疗或改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018296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327059.1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IPC: C12N15/55 , C12Q1/6883 , A61K45/00 , A61P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DDX24基因突变及其应用,DDX24基因SNP突变,包括Glu271Lys、Lys11Glu、Arg436His。DDX24的突变Glu271Lys、Lys11Glu或Arg436His与脉管的发育有着显著的关联性。通过干扰DDX24,可以促进细胞迁移和脉管形成,导致脉管畸形的发生。通过检测DDX24的SNP位点,可以有效地预测人体的脉管畸形发生情况,可以用于遗传缺陷的筛查,同时有助于正确判断脉管异常疾病的类型,减少误诊,方便针对性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2786105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011415023.0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以半胰蛋白酶多肽为中心的宏蛋白质组数据挖掘方法,包括两步搜库、从头测序、开放式检索和多种搜库软件匹配,针对高分辨率质谱数据进行大规模的以半胰蛋白酶肽为中心的宏蛋白质组信息挖掘。这些策略可以减少因数据库不完整和翻译后修饰而产生的假阳性率。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在分析大肠杆菌蛋白质组时,从一个巨大的宏蛋白数据库中鉴定出的肽段有93.4%与传统大肠杆菌参考数据库鉴定出的肽段相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675476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0622734.2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IPC: G01N33/573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疾病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DDX24在维持内皮细胞的核仁稳态中的应用。在这里,我们证明了DDX24在体外形成生物大分子凝聚物,突变形式DDX24E271K在MOVLD综合征患者组织和培养的内皮细胞中进入核仁减少,核仁/核质比例(即核仁中的分离常数)降低,且改变了核仁形态。此外,DDX24直接与NPM1相互作用,作为核仁颗粒成分(GC)中的募员蛋白调节其相分离行为。在功能上,我们表明,无论是突变还是敲低DDX24都会导致核糖体生物合成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内皮细胞迁移增强。我们的发现表明了在血管畸形疾病中,DDX24突变可通过调节NPM1的相分离行为影响内皮细胞的核仁结构和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925988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1120249.7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性胶原靶向抗菌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变性胶原靶向抗菌肽中N端至C端的偶联顺序为(抗菌肽)x—分支点—连接物—胶原杂交肽或胶原杂交肽—连接物—分支点—(抗菌肽)x;其中,x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且x个抗菌肽为并联连接。所述变性胶原靶向抗菌肽可以靶向感染组织中大量存在的被破坏和降解的构象变性的胶原蛋白分子,从而在感染环境的组织中滞留并持续发挥疗效并降低对正常组织的副作用,在外用抗感染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2598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120249.7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性胶原靶向抗菌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变性胶原靶向抗菌肽中N端至C端的偶联顺序为(抗菌肽)x—分支点—连接物—胶原杂交肽或胶原杂交肽—连接物—分支点—(抗菌肽)x;其中,x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且x个抗菌肽为并联连接。所述变性胶原靶向抗菌肽可以靶向感染组织中大量存在的被破坏和降解的构象变性的胶原蛋白分子,从而在感染环境的组织中滞留并持续发挥疗效并降低对正常组织的副作用,在外用抗感染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469992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1369690.4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钼基多金属氧酸盐簇在治疗炎性疾病中的应用。所述所述的炎性疾病是与ROS水平升高相关的。经实验表明,钼基多金属氧酸盐簇通过降低组织内ROS水平达到预防或治疗炎性疾病的目的。因此,钼基多金属氧酸盐簇可用于制备治疗炎性疾病的药物,本发明即拓宽了钼基多金属氧酸盐簇的应用,也开辟了新的治疗炎性疾病的药物,为钼基多金属氧酸盐簇治疗临床炎性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炎性疾病的药物。本发明的治疗炎性疾病的药物,可有效治疗炎性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1524557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10667552.2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特异性DDX24及其下游分子在血管发育中的应用。发现DDX24敲低通过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而抑制VSMC增殖,VSMC中的DDX24通过直接结合和稳定范可尼贫血互补组蛋白A(FANCA)mRNA来调节FANCA的表达。敲低FANCA也影响了VSMC的细胞周期和增殖,而过表达FANCA减轻了VSMC中由于DDX24缺乏引起的缺陷。本发明为DDX24在VSMC介导的血管发育中起关键作用提供了首要证据,并为VSMC相关病理状况提供了潜在治疗靶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