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5706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70912.0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尺度阵列式激光雷达测量系统及获取轨道边界条件方法,多尺度阵列式激光雷达测量系统包括:四个激光雷达、里程定位单元和数据同步采集单元,四个激光雷达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顶部高精度激光雷达垂直于轨道面向上扫描,两个侧面广角激光雷达平行设置并分别朝向左侧和右侧扫描,底面广角激光雷达垂直于轨道面向下扫描,里程定位单元用于获取里程数据;数据同步采集单元用于获取四个激光雷达和里程定位单元的数据并为其供电,本发明的多尺度阵列式激光雷达测量系统用于普速铁路的精测精调,主要作用是在惯导轨检仪测量轨道几何状态的同时,测量能够获取轨道的边界条件的数据,解决了惯导轨检仪不能测量轨道边界条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9820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204279.X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20/10 , G06N3/04 , G06N3/08 , G06V10/26 , G06V10/44 , G06V10/75 , G06V10/764 , G06V10/77 , G06V10/774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轨道交通周边危险源变化检测方法,包括:获取轨道交通沿线的地理信息遥感图像数据;对线路周围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危险源种类;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传输至上位机进行处理,得到配准后的地理信息遥感图像,进行图像分区并根据危险源分类结果对分区的图像进行目标标注后将其输入深度学习网络进行训练,获取准确度较高的检测模型;将待检测轨道交通线路的地理信息遥感图像输入检测模型,实现轨道交通周边危险源检测。该方法能自动快速识别轨道交通周边危险源,减少人工操作工作量,提升轨道交通周边危险源识别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9820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204250.1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20/10 , G06N3/04 , G06N3/08 , G06V10/44 , G06V10/75 , G06V10/764 , G06V10/77 , G06V10/774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轨道交通周边危险源变化检测方法,包括:获取轨道交通沿线的地理信息遥感图像数据;对线路周围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危险源种类;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传输至上位机进行处理,得到配准后的地理信息遥感图像,进行图像分区并根据危险源分类结果对分区的图像进行目标标注后将其输入深度学习网络进行训练,获取准确度较高的检测模型;将待检测轨道交通线路的地理信息遥感图像输入检测模型,实现轨道交通周边危险源检测;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次获得同一线路地理信息遥感图像,进行相同处理,对比两次结果,实现危险源变化检测和预警。该方法能自动快速识别轨道交通周边危险源变化,检测效率和准确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82148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754234.X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定位的既有铁路线上作业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获取既有运营铁路的线上作业人员和作业机具的实时位置信息;采用在线地图形式,搭建铁路线上作业安全管控平台;利用所述铁路线上作业安全管控平台发布线上作业计划及划定作业空间范围;根据获取的实时位置信息,对作业人员和作业机具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根据发布的线上作业计划进行核查,根据核查结果对合规的作业过程进行记录,对违规的作业过程进行预警处理。实现铁路线上作业的实时监控,改善传统既有铁路线上作业方式管控不到位、实时性差、作业记录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0649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1549058.2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B61K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线路区间轨道动态不平顺即时获取方法,包括:S1,对线路区间轨道进行测量,获取线路区间随里程变化的轨道静态不平顺;S2,建立线路区间车辆‑轨道动力学模型;S3,将所述轨道静态不平顺输入到所述动力学模型中,计算车辆和轨道的动力学响应;S4,根据所述轮对和钢轨的动力学响应,获取轨道动态不平顺;S5,获取线路区间轨道质量指数TQI,用于进行轨道动态不平顺分级评价。该方法能即时获取作业后的轨道动态不平顺状态,通用性和便利性强,节约了线路养护维修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21830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223700.2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性带状特征的影像地图服务快速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预处理:获取铁路线位中线和铁路数字正射影像,并将它们换为平面坐标系;S2,影像分幅矩形框自适应计算;S3,影像拼接与空间旋转;S4,根据计算出的矩形框进行影像裁切处理;S5,计算影像空间线性变换后的向量参数;S6,裁切后影像二次空间定位,生成新的坐标参考信息;S7,铁路数字正射影像地图瓦片制作,发布影像地图服务。本发明的方法去除了无效背景值、减小了数据存储,优化了地图瓦片效果;解决了线性带状特征影像地图制作中的数据冗余和地图瓦片压盖、空洞的现象,有效提升了影像地图服务制作效率与可视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20251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1660578.0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BIM多维参数辅助IMU的轨道三维重建方法,包括:S1,对里程计里程数据和IMU测量数据进行时间同步;S2,通过IMU机械编排进行惯性导航解算,获取包括三维位置、速度和姿态的导航定位信息;S3,根据现场位置标示的实际里程对里程计进行标校,采用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法对里程计比例因子和常值偏差进行估计;S4,根据S3标校后的里程,在BIM库平面、纵面轨道工程信息中搜索、计算轨道的三维坐标;S5,采用新息滤波对BIM库中搜索计算的轨道坐标进行粗差探测;S6,进行轨道三维重建,更新BIM数据库的平纵断面轨道信息。该方法实现了轨道的高精度三维重建,并可用于轨道平纵断面模型更新。
-
公开(公告)号:CN11666391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951297.9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10/083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铁路外部环境空间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包括:S1,收集铁路外部环境隐患及历史风险事故事件,构建隐患数据库;S2,对历史风险事故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对隐患按照类别、危害等级和频次确定权重;S3,将铁路外部环境区域进行格网化划分,形成格网区域;S4,根据隐患权重建立加权核密度估计模型,对格网区域进行核密度估计,得到格网区域核密度估计值;S5,对S4中得到的格网区域核密度估计值进行划分,确定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对空间格网进行风险分级评估。使风险分析评估结果更科学;能更精细准确地评估铁路外部环境的风险,精准定位铁路外部安全风险管控的薄弱靶点,直观地反映核密度估计结果的分布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148908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010284316.3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10/20 , G06Q5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外部环境风险源建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环境建档基础资料收集与处理、环境建档区域航空摄影、进行外业控制测量与内业数据处理、基于立体方式采集环境档案矢量成果、通过GIS空间分析提取环境档案基本表,利用移动巡检系统完善环境档案、制作环境建档成果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铁路外部环境风险源建档方法,结合非接触地面的航空遥感技术以及GIS空间分析的特性,实现非接触或少接触式的路外环境建档工作,与现有作业相比提高了环境建档的效率与精度,减少了人工作业工作量,降低了漏检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5863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276239.2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外部环境彩钢房安全隐患易发性评价方法,属于铁路外部环境整治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研究区基础数据获取及规范化处理、S2构建彩钢房安全隐患易发性评价指标集、S3评价指标的数值化处理、S4群决策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S5彩钢房单体安全隐患易发性计算、S6彩钢房安全隐患易发等级划分。本发明系统梳理了铁路外部环境彩钢房由自身属性、环境影响带来的安全隐患风险,结构清晰、评价内容全面,并且使用群体决策的方法更加全面地反映评价指标间所包含的不确定关系,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可靠,为后续铁路外部环境彩钢房除险加固方案的制定和治理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决策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