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长扩展InGaAs探测器及阵列宽带缓冲层和窗口层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87005A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710041778.7

    申请日:2007-0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波长扩展InGaAs光电探测器及其阵列的宽禁带透明缓冲层及窗口层及制作方法,包括采用禁带宽度大于波长扩展InGaAs材料且适合采用分子束外延方法生长又方便控制的含铝三元或四元系材料体系、可有效避免失配位错且适合于背面进光的透明梯度渐变缓冲层结构以及适合正面进光并可减小表面复合和提高量子效率的透明窗口层结构。本发明的宽禁带缓冲层及窗口层结构既适合于采用背面进光及倒扣封装结构的单元或阵列器件,也适合于采用常规正面进光结构的单元或阵列器件,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锑化物及其器件的表面钝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49104A

    公开(公告)日:2005-08-03

    申请号:CN200410093249.8

    申请日:2004-1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锑化物及其器件的表面硫钝化方法。包括钝化前的表面预处理与表面硫钝化方法。本发明的锑化物表面处理方法克服了常规表面腐蚀形成的高低不平的粗糙表面与界面形貌,获得了致密的平整光滑表面和界面形貌,保证后续腐蚀速率和器件工艺可控;所发明的锑化物中性硫化氨钝化技术比传统的碱性硫化氨钝化技术有更好的钝化效果,有效地提高了探测器的响应度和探测率。所提出的锑化物硫钝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机制有力地阐明了本发明的依据并指导了锑化物硫钝化技术的发展。本发明提供的表面钝化的方法适用于提高锑化物表面平整度和器件性能。

    一种用于半导体激光器腔面反射涂层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4727C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02136624.1

    申请日:2002-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半导体激光器后腔面高反射涂层的膜系结构,目的是提高激光器输出功率,减小阈值电流,改善激光器各方面性能。其特征在于本发明采用既廉价又容易蒸发的金属银(Ag)做为高反射镀膜材料,以其它折射率接近1.8的氧化物介质膜,如ZrO2、SiO、Al2O3中一种作为垫底和保护膜,在激光器后腔面用电子束蒸镀方法实现了高反射涂层。经不同激光器上实施后表明,该涂层能使激光器功率提高60%,减小阈值电流20-50%,并且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牢固性,能有效保护半导体激光器后腔面。与现有的半导体激光器腔面镀膜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膜系结构简单,实施容易,成本低,更适合于生产领域等优点。

    一种用于半导体激光器腔面反射涂层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400698A

    公开(公告)日:2003-03-05

    申请号:CN02136624.1

    申请日:2002-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半导体激光器后腔面高反射涂层的膜系结构,目的是提高激光器输出功率,减小阈值电流,改善激光器各方面性能。其特征在于本发明采用既廉价又容易蒸发的金属银(Ag)做为高反射镀膜材料,以其它折射率接近1.8的氧化物介质膜,如ZrO2、SiO、Al2O3中一种作为垫底和保护膜,在激光器后腔面用电子束蒸镀方法实现了高反射涂层。经不同激光器上实施后表明,该涂层能使激光器功率提高60%,减小阈值电流20-50%,并且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牢固性,能有效保护半导体激光器后腔面。与现有的半导体激光器腔面镀膜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膜系结构简单,实施容易,成本低,更适合于生产领域等优点。

    一种分子束外延中标定衬底表面实际温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4184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72703.1

    申请日:2016-03-24

    Inventor: 顾溢 张永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K15/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束外延中标定衬底表面实际温度的方法,包括:(1)测试衬底解析时的热偶温度T1;(2)衬底解析后降温,观察确认表面再构发生变化后,关闭用于保护衬底的束源,升温,观察并记录衬底表面再构恢复时的热偶温度T2;(3)衬底降至室温,在衬底表面覆盖非晶层,然后升温,观察并记录非晶层脱附时的热偶温度T3;(4)根据衬底在热偶温度分别为T1、T2和T3时的表面实际温度值,利用B样条函数建立衬底表面实际温度与热偶温度的关系,即可。本发明可以精确获得分子束外延中衬底表面的实际温度,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特点,对于研究分子束外延材料生长动力学和精确控制微纳结构材料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