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11470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95279.8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同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08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空小型无人机目标个数特征识别的布阵方法,其实现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系统参数;S2:确定最大布阵间距,确定阵列中各阵元待安装的位置坐标集合,分别确定阵列中各实阵元和哑阵元的位置坐标,采集实阵元输出的时域信号;S3:对时域信号做分段FFT处理;S4:确定频谱数据谱峰位置和频谱向量、阵列快拍矢量生成;S5:确定实际阵列输出;S6:协方差矩阵构建、标记训练数据样本、构造数据集。
-
公开(公告)号:CN1191625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10210.0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障涂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障涂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障涂层,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包括多个垂直于所述隔热层厚度方向的纵向裂缝,所述纵向裂缝一端延伸至所述隔热层表面,另一端位于所述隔热层内部,所述纵向裂缝中填充有吸热材料,所述隔热层的成分包括热障材料,所述热障材料包含锶、锆、钕、钐、铕、钆、镝、铒、镱、镥或钇中至少一种的氧化物。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障涂层,具有优异的隔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57927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87572.8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机翼检测除冰装置,涉及飞行器领域,包括加热膜、内壳、检测盒、外探片、滑柱、压力传感器和气囊,加热膜沿机翼长度方向间隔贴附在机翼前侧内壁面上,加热膜通电产生不低于60℃的温度;内壳固连在加热膜内,检测盒固连在内壳内,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检测盒内;机翼上开设有检测孔,外探片滑动连接在检测孔内,滑柱滑动连接在内壳上,滑柱一端与外探片固连,滑柱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动态接触;气囊位于滑柱外侧且与外探片抵接以使外探片与滑柱向远离压力传感器的方向移动,本发明具有通过压力和温度同时检测机翼是否结冰,且能够通过两种方式对机翼进行除冰,提升除冰效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48483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48283.6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
IPC: G06F21/6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V40/16 , G06V20/40 , G06V20/00 , G06V10/44 , G06V10/80 ,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置rPPG信号的视频人脸生理信息隐私保护方法,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原始人脸视频及目标rPPG信号,提取原始人脸视频中的原rPPG信号;将数据集中的原始人脸视频转换为视频帧,并在每一视频帧中添加随机高斯噪声,得到噪声视频;构建隐私保护网络,包括生成对抗网络和重构损失模块,生成对抗网络包括生成器和判别器;对所述隐私保护网络中的生成器和判别器进行交替训练;将噪声视频的视频帧输入到训练好的生成器中,生成目标人脸视频。本发明提出利用条件生成对抗网络在给定目标rPPG信号的条件下,对原视频进行重构,可以达到掩盖原始视频中rPPG生理信号的目的,进而对人脸视频的生理信息进行了有效的隐私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856535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87505.8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机冰层厚度监测方法。包括:由飞机蒙皮内发射激光,激光穿过平嵌在飞机蒙皮层内的激光透射反射层;在接收面接收激光透射反射层内表面反射回飞机蒙皮内部的激光的位置,标记该位置为第一位置;若飞机表面无冰层,则激光从激光透射反射层出射后进入大气,不会返回飞机蒙皮内;若飞机表面有冰层,则激光从激光透射反射层出射后,折射进入冰层,并在冰层与空气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反射的激光经由冰层和激光透射反射层返回飞机蒙皮内,在接收面接收该反射激光并记录该反射激光的第二位置;根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确定冰层的厚度。本发明提供的飞机冰层厚度监测方法,能够监测飞机上的冰层的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51485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968662.1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层低附着飞行器机翼,涉及脉冲领域,包括脉冲盒和蒙皮,弧形的蒙皮外设有含碳的疏水膜,弧形的蒙皮内上下间隔分布多个脉冲盒,同一水平面上的相邻脉冲盒不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脉冲盒内设有片状的涡流线圈,涡流线圈电感值介于300μH~500μH,脉冲盒充电电压介于350V~500V,本发明具有借助低附着的机翼表面,配合电脉冲能够实现更好除冰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228680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0049208.1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G06T7/00 , G06T7/73 , G06T3/4038 , G06N3/04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在役外场飞机蒙皮复合材料红外无损检测方法及系统,首先使用激励源组照射飞机蒙皮,被测飞机蒙皮复合材料被激励源组的照射后,被测蒙皮复合材料温度的改变呈梯度的突变;然后使用红外成像仪进行红外图像采集,然后利用训练过后的YOLOv5神经网络进行复合材料缺陷的分布特征可实现化定性定量检测,最后采用图像拼接技术实现复合材料缺陷大尺寸整体可视化。本发明通过红外检测技术的无接触和准确性,解决传统复合材料无损检测的局限性,为复合材料的缺陷检测提供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153405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82457.1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G06F30/23 , G01N25/72 , G06F30/28 , G06F30/15 , G06T17/2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红外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机翼的红外无损检测建模与仿真方法,包括:S1:设置分析系统,分析系统选择稳态热,进行热分析;S2:设置工程数据;S3:进行几何结构的建模与仿真;S4:将结构进行网格划分;S5:设置边界条件,S6:运行仿真;S7:设置新的分析系统,将新的分析系统与旧的分析系统结果相连;S8:设置新的边界条件,在原有边界条件的基础上,在新的分析系统内设置新的边界条件约束新的分析;S9:运行新的仿真;S10:分析运行结果。本发明能较佳地进行机翼的红外无损检测建模与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1815608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490054.4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H01H33/6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断路器的触头结构,属于真空断路器技术领域,包括触头片、触头杯以及导电杆,导电杆与触头杯的杯底固定连接,触头杯内设有导电弹性螺旋结构,导电弹性螺旋结构与触头杯同轴设置,导电弹性螺旋结构的直径小于触头杯的直径,导电弹性螺旋结构的两端分别与触头片、触头杯的杯底固定并电连接,触头片与触头杯的杯口之间具有开合间隙。在触头杯内增设了一个与其杯壁不接触的导电弹性螺旋结构,使得分合闸时电流会产生两个不同的电流路径,导电作用与支撑作用相分离,既能根据磁场强度需求改变导电弹性螺旋结构的螺旋角度和数量,又不会提升了热量传导的效率,降低触头杯本身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5340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82457.1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G06F30/23 , G01N25/72 , G06F30/28 , G06F30/15 , G06T17/20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红外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机翼的红外无损检测建模与仿真方法,包括:S1:设置分析系统,分析系统选择稳态热,进行热分析;S2:设置工程数据;S3:进行几何结构的建模与仿真;S4:将结构进行网格划分;S5:设置边界条件,S6:运行仿真;S7:设置新的分析系统,将新的分析系统与旧的分析系统结果相连;S8:设置新的边界条件,在原有边界条件的基础上,在新的分析系统内设置新的边界条件约束新的分析;S9:运行新的仿真;S10:分析运行结果。本发明能较佳地进行机翼的红外无损检测建模与仿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