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122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72834.6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H01H33/664 , H01H33/662 , H01H33/6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真空电弧控制的新型灭弧室结构,涉及真空灭弧室技术领域,包括动侧触头组合和静侧触头组合,所述动侧触头组合包括动侧触头片、动侧触头杯和动侧导电杆,所述动侧触头片和所述动侧导电杆分别固定于所述动侧触头杯的两侧,所述静侧触头组合包括静侧触头片、静侧触头杯和静侧导电杆,所述静侧触头片和所述静侧导电杆分别固定于所述静侧触头杯的两侧,所述动侧触头组合和所述静侧触头组合的外侧套设有屏蔽罩,所述屏蔽罩包括硅钢层、铁层、不锈钢层或铅层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通过新型的单层或多层的屏蔽罩,来有效的隔绝外部横向磁场,从而能够提高整体的开断能力以及可靠性,并延长整体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92369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322081.1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测控台及测控方法,其包括发动机测试台与控制终端两部分,被测发动机为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包括发动机主体、尾喷管和进气道,并附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Arduinomega2560单片机控制器以及用于测量被测发动机和外界环境数据的多个传感器组;所述发动机测试台可移动;所述主设备车靠近所述被测发动机的一侧设置有防倾覆侧向支撑臂;所述被测发动机的上部和侧向安置防爆亚克力板。所述控制终端包括电脑主机、显示器和指令盒。本发明能够测试和采集无人机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工作时的重要性能参数,评估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在各个工况运转时的性能特性和功率输出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6149364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091180.8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串联式油电混动垂起固定翼无人机动力系统建模方法,通过无人机目标需求根据预设方法确定无人机动力系统动力组件,再通过无人机动力系统设计方法进行各动力组件的布局与连接,再通过试验方案搭建动力系统一体化验证平台后进行动力系统特性试验,最后通过建模方案基于试验数据搭建动力系统仿真模型并通过验证方法验证模型准确性。本发明实现了串联式油电混动垂起固定翼无人机在不同任务模式和工况下的油电协同驱动与能量利用率最大化、实现简便高效地对动力系统可靠性与正确性进行验证、实现方便快捷地对动力系统进行仿真平台的搭建,以为此类型无人机的控制及能量管理策略和多工作模式功率的协调调度提
-
公开(公告)号:CN118156080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490054.4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H01H33/6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断路器的触头结构,属于真空断路器技术领域,包括触头片、触头杯以及导电杆,导电杆与触头杯的杯底固定连接,触头杯内设有导电弹性螺旋结构,导电弹性螺旋结构与触头杯同轴设置,导电弹性螺旋结构的直径小于触头杯的直径,导电弹性螺旋结构的两端分别与触头片、触头杯的杯底固定并电连接,触头片与触头杯的杯口之间具有开合间隙。在触头杯内增设了一个与其杯壁不接触的导电弹性螺旋结构,使得分合闸时电流会产生两个不同的电流路径,导电作用与支撑作用相分离,既能根据磁场强度需求改变导电弹性螺旋结构的螺旋角度和数量,又不会提升了热量传导的效率,降低触头杯本身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923696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322081.1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测控台及测控方法,其包括发动机测试台与控制终端两部分,被测发动机为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包括发动机主体、尾喷管和进气道,并附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Arduinomega2560单片机控制器以及用于测量被测发动机和外界环境数据的多个传感器组;所述发动机测试台可移动;所述主设备车靠近所述被测发动机的一侧设置有防倾覆侧向支撑臂;所述被测发动机的上部和侧向安置防爆亚克力板。所述控制终端包括电脑主机、显示器和指令盒。本发明能够测试和采集无人机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工作时的重要性能参数,评估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在各个工况运转时的性能特性和功率输出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500953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447546.6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电混动无人机的飞行数据模拟装置和模拟分析方法,应用于无人机领域,所述装置中的油箱与发动机连接,发动机的第一输出轴与发电机连接,发电机与整流器连接,能源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动机连接,进而在发动机基于燃油带动其他设备运行后,即实现油电混动无人机的飞行模拟。并且,在飞行模拟的过程中,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能源模块的电压;拉力传感器用于在电动机控制第一螺旋桨工作时,检测第一螺旋桨的拉力;第一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能源模块的输出电流;压力传感器用于在发动机利用油箱中的燃油工作时,检测燃油变化量。由此,本发明避开了因无人机机身的限制,导致无人机的燃油变化量和螺旋桨拉力等数据难以采集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15608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490054.4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H01H33/6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断路器的触头结构,属于真空断路器技术领域,包括触头片、触头杯以及导电杆,导电杆与触头杯的杯底固定连接,触头杯内设有导电弹性螺旋结构,导电弹性螺旋结构与触头杯同轴设置,导电弹性螺旋结构的直径小于触头杯的直径,导电弹性螺旋结构的两端分别与触头片、触头杯的杯底固定并电连接,触头片与触头杯的杯口之间具有开合间隙。在触头杯内增设了一个与其杯壁不接触的导电弹性螺旋结构,使得分合闸时电流会产生两个不同的电流路径,导电作用与支撑作用相分离,既能根据磁场强度需求改变导电弹性螺旋结构的螺旋角度和数量,又不会提升了热量传导的效率,降低触头杯本身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85831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40478.7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G01F1/05 , G01F1/667 , G01F23/284 , G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应无人机姿态变化的油箱内部油量测量装置及方法,利用两自由度云台设计与控制方案,实现地面条件下的无人机油箱模拟,射频物位传感器布局方案与相关的计算方法,用于实现对油箱内部的油量进行计算;多传感器联合计算方法与整体布局方案,计算燃油系统的实时流量与累计消耗量,通过中央控制板内部集成的控制程序实现续航时间的实时估计。本发明可以解决内燃机驱动的小型无人机在剩余油量与续航时间估计精度不佳的问题,为提升续航时间的估算精度提供数据与方法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49521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23506.2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B64U10/20 , B64U30/10 , B64U30/29 , B64U50/10 , B64C27/22 , B64D27/02 , B64D27/26 , B64C3/10 , B64C3/18 , B64C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距直驱混合动力复合翼垂起无人机,包括变距直驱混合动力系统以及搭载变距直驱混合动力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整机的设计。其中变距直驱混合动力系统以活塞发动机直驱发电机作为主动力源,动力锂电池作为辅助动力源与电能中枢;整机设计包括整机机械结构设计、重量核算与迭代、飞行工作模式设计。本发明采用固定翼结合四旋翼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布局;机身使用的大展弦比机翼与大尺寸旋翼能够提供垂直升力,同时显著的提升整机垂直机动时间;活塞发动机前输出轴直驱的变距螺旋桨推进装置能够提供水平拉力,同时显著提升整机的平飞巡航性能;加强的翼梁与机翼能够为飞行器提供较好的抗弯抗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14936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91180.8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串联式油电混动垂起固定翼无人机动力系统建模方法,通过无人机目标需求根据预设方法确定无人机动力系统动力组件,再通过无人机动力系统设计方法进行各动力组件的布局与连接,再通过试验方案搭建动力系统一体化验证平台后进行动力系统特性试验,最后通过建模方案基于试验数据搭建动力系统仿真模型并通过验证方法验证模型准确性。本发明实现了串联式油电混动垂起固定翼无人机在不同任务模式和工况下的油电协同驱动与能量利用率最大化、实现简便高效地对动力系统可靠性与正确性进行验证、实现方便快捷地对动力系统进行仿真平台的搭建,以为此类型无人机的控制及能量管理策略和多工作模式功率的协调调度提供数值分析的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