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627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16380.9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G06V10/25 , G06V10/82 , G06V10/44 , G06V10/46 , G06V10/52 , G06V10/80 , G06V10/75 , G06V10/776 , G06V10/143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4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对抗学习可见光红外融合的目标检测方法,涉及计算机视觉目标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红外‑可见光图像获取和预处理;双对抗学习的红外‑可见光融合方法;改进YOLOv5s和模型优化;红外‑可见光融合效果评估;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实现了双光模态的有效融合与目标检测,具有更好的目标检测精度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9808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75758.9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A61B5/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PPG和BCG信号融合的人体心率变异信号检测方法,涉及非接触式心率测压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进行多模态信号融合,即融合rPPG信号和心冲击图BCG信号,并通过差异化数据的强泛化性特征学习使融合信号更加泛化,同时采用基于双空间约束的代价函数使模型加速收敛保证融合信号的稳定性,从而实现对飞行员远程非接触式心率监测的目的。该技术不仅可以在航前辅助航医对飞行员进行心理检查,还可以在飞行过程中对飞行员进行实时心率监测,对评估飞行员的飞行品质,提高整个民航系统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8325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21113.8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四川警察学院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G06V40/10 , A61B5/18 , A61B5/00 , A61B5/024 , G06V20/59 , G06V20/4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任务轮换配对学习的飞行员适航状态感知方法,涉及航空安全保障与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构建基于多任务的轮换配对学习模型,并将预先获取的视频数据集输入所述基于多任务轮换配对学习模型进行训练;所述基于多任务的轮换配对学习模型包括一个共享特征提取网络和三个专用任务子网络,专用任务子网络分别包括:rPPG信号估计器、连续性情绪预测器、适航状态序列预测器;训练阶段采用多任务轮换配对学习的方法;将待预测的视频输入所述训练好的基于多任务的轮换配对学习模型进行预测,输出得到多任务预测结果。本发明可学习飞行员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以及飞行员适航状态之间的潜在联系,准确地评估飞行员在驾驶过程中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931361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31230.6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G06T7/00 , G06T7/194 , G06T7/13 , G06T7/73 , G06N3/0895 , G06N3/0464 , G06N3/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流增强半监督学习网络的复合材料红外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应用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输入复合材料红外缺陷标签数据至多流增强半监督学习网络进行训练,得到复合材料红外缺陷预测模型;利用Pixel‑Boosting通过基于顺序padding的背景像素模拟进行复合材料红外缺陷的逐级分割,并进行整体可视化,利用边缘跟踪算法进行红外缺陷定位。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在数据集获取、语义分割及缺陷识别、量化方面的不足,从而有效提高了红外检测精度,并为服务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缺陷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91313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65268.8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IPC: G06V10/25 , G06V20/17 , G06V10/40 , G06V10/82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94 , G06N3/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监督对抗学习的无人机小目标检测方法,涉及小目标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引入图像多尺度退化和增强,使得检测模型能够更好地学习数据中的多元结构和模式,能够更好的对小目标进行识别。通过这种方式,模型能够辅助目标检测框架学习更加具有辨识度和普适性的语义特征用于小目标识别。还将生成对抗网络引入目标检测任务中,使用特征提取器代替生成器,分别将图像背景与合成图像通过特征提取器生成对应的特征图,将两种不同的特征图同时传入判别器,判别器即会鉴别区分上述两种特征图的不同之处,判别器在不断的对抗学习中能够专注于学习两特征图不同之处,用于对合成图像特征图中的小目标对象进行精准定位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97321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74484.5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G06F30/27 , G06N3/047 , G06N3/0985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增强的镍基高温合金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涉及镍基高温合金低周疲劳寿命预测领域。包括:获取镍基高温合金数据,得到镍基高温合金数据集;构建VAE模型;对VAE模型进行训练生成疲劳数据;将生成的疲劳数据加入镍基高温合金数据集得到增强数据集并将增强数据集进行数据划分;基于GBDT回归算法,进行超参数优化后训练并验证镍基高温合金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利用最终的镍基高温合金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对待检测的镍基高温合金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本发明有利于快速准确地预测镍基高温合金低周疲劳寿命,减少训练时间并提高训练模型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4192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64595.8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R的带支架设备室内安装基础定位方法,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本方法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环境中对带支架设备的支架安装基础进行地面定位。方法先在虚拟环境中建立三维的室内环境及相关障碍物模型,建立三维的支架外部轮廓模型以及支架上方设备的外部轮廓模型,然后通过调整支架及设备的外部轮廓到墙面及障碍物的距离来确定支架位置,最后给出支架安装基础的定位。本发明能够在任意的室内环境中对任意带支架设备的支架安装基础进行地面定位,通过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高效地的确定出支架安装基础在室内环境中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07126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82294.3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IPC: G06T5/00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对比学习的图像去光照模型及其训练方法,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所述训练方法包括:基于对比学习损失函数,以对比学习的方式训练编码器;构建整体网络,并基于L1损失函数和频率损失函数对整体网络进行训练得到图像去光照装置;其中,所述整体网络包括特征提取网络和图像重建网络,所述特征提取网络由所述编码器构成,所述特征提取网络用于提取待去光照图像的图像特征,所述图像重建网络用于根据所述图像特征生成卷积内核、以及根据所述卷积内核重建图像。本发明将对比学习思想和频率损失函数应用于图像去光照领域,在保留正常图像频率的同时滤除无用的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1943704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28609.8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大型热红件的测量方法和系统,涉及锻件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在转动区域的周向设置特征识别面,设置被测锻件与特征识别面同步转动,并对每个特征识别面设置不同的参考特征,可以便于将特征识别面与被测锻件的目标区域关联,以在确定特征识别面的参考特征后,可以根据参考特征对应的区域表面特征以及目标区域的实际表面特征对被测锻件的目标区域进行锻造加工。如此设置,不仅可以测量被测锻件的实际表面特征,还可以根据目标加工方案对被测锻件进行锻造加工,可以达到提高加工效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3704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28609.8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大型热红件的测量方法和系统,涉及锻件测量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在转动区域的周向设置特征识别面,设置被测锻件与特征识别面同步转动,并对每个特征识别面设置不同的参考特征,可以便于将特征识别面与被测锻件的目标区域关联,以在确定特征识别面的参考特征后,可以根据参考特征对应的区域表面特征以及目标区域的实际表面特征对被测锻件的目标区域进行锻造加工。如此设置,不仅可以测量被测锻件的实际表面特征,还可以根据目标加工方案对被测锻件进行锻造加工,可以达到提高加工效率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