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88959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510520329.5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桁梁节点自适应连续顶推系统,属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墩旁支架上的顶推装置;顶推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和顶推设备;支撑框架位于墩旁支架上;钢桁梁由支撑框架支撑;顶推设备设置于支撑框架内;墩旁支架上设置有回退装置;支撑框架包括上连接块,支撑块,油缸支座和托梁;支撑块与上连接块固接;支撑块底端连接有托梁;支撑块的两侧可拆卸地连接有油缸支座;上连接块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限位挡板。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而且有效地解决了钢桁梁节点分布不均匀、节点位置随施工过程不断变化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对钢桁梁快速、高效地连续顶推。
-
公开(公告)号:CN11211207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010910409.2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唯 , 陈鸣 , 薛志武 , 夏熙 , 李清华 , 郑和晖 , 文定旭 , 吴睿 , 薛帆 , 邱未 , 李海方 , 胡琦 , 苏艳 , 巫兴发 , 肖林 , 夏昊 , 范晨阳 , 田飞
IPC: E01D21/00 , E01D2/04 , E01D1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行式现浇箱梁一体化筑桥机,包括:主梁,其包括导轨和可移动设置在导轨上的梁体;若干组模板横梁,均横向架设在所述主梁上;后行走小车,其用于推动所述主梁的梁体在所述导轨上移动;外模系统,其设置在所述模板横梁上;推进小车,其设置在所述主梁下方,用以支撑所述主梁,并辅助所述后行走小车推动所述主梁的梁体在所述导轨上移动;且所述推进小车可在浇筑状态时将所述主梁和所述外模系统顶升,并在脱模时,将所述主梁和所述外模系统下放;以及移动厂房,其设置在所述主梁上,随着所述主梁的梁体移动而发生移动。本发明的一体化筑桥机解决了现有移动模架造桥机功能单一,施工效率不高,作业环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44375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1910973857.4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鸿 , 田唯 , 李拔周 , 陈鸣 , 汪文霞 , 薛志武 , 黄厚卿 , 杨宝林 , 翟保进 , 肖文福 , 曾炜 , 张梦元 , 阮明华 , 张超 , 刘可心 , 刘建波 , 文定旭 , 苏艳 , 吴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多功能一体化智能筑塔装置。包括外模支架和内模支架;外模支架上设置有外模爬升系统、养护系统和布料系统,内模支架上设置有内模爬升系统、振捣系统和遮挡系统,外模支架上还设置有控制外模爬升系统、养护系统、布料系统、内模爬升系统以及振捣系统的控制系统。本发明的一体化筑塔装置作业环境好、施工效率高、施工品质高、安全风险小,且本发明的一体化筑塔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922077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564356.2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离式桥梁步进装置,包括平行设置在高永久墩柱上的移动支撑单元,移动支撑单元的纵桥向一侧设有顶升单元,移动支撑单元的横桥向一侧设有调姿单元,两个移动支撑单元之间设有轨道推拉单元,轨道推拉单元和桥梁节段的尾部连接,移动支撑单元包括反力座,反力座上滑动连接有地坦克,地坦克用于驮运桥梁节段移动,两个地坦克的顶部搭设有扁担梁,扁担梁支承在桥梁节段的底部,顶升单元用于对桥梁节段进行临时支撑,调姿单元用于纠正桥梁节段的位置。本发明结构巧妙,采用分离式的装置将桥梁梁段进行推进,大幅提高了步进装置上高墩的效率,整体安全便捷可靠,且能根据施工的要求及时的调整,保障了施工的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28168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941377.2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1D2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大吨位长距离钢箱梁的双向顶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相邻所述中间联箱梁、所述引桥联钢箱梁之间架设拼装平台和提梁机构;步骤二、分别利用相应的所述提梁机构和所述拼装平台将两个中间联箱梁向着靠近桥中心的方向顶推,直至二者合拢;调整并利用所述拼装平台和所述提梁机构,将所述引桥联钢箱梁沿着远离桥中心的方向顶推,直至相邻的中间联箱梁、引桥联钢箱梁之间相隔预设距离,形成空位,吊装钢箱梁至所述空位并拼装,此时实现全线合拢。本发明的施工工艺采用一次顶推合龙,减少分段和拼装位置的施工方式,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和工效,减少现场临时结构的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387991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49895.4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炜 , 张超 , 李晓峰 , 薛志武 , 胥奇 , 沈俊成 , 刘益平 , 李立威 , 蒋明鹏 , 孙灿 , 李佳营 , 张伟建 , 尹再阳 , 肖爽 , 薛帆 , 李阳 , 黄春林 , 袁邦胜 , 杨天亮 , 卢涛 , 陆有恒 , 刘力 , 吴刚
IPC: B65H75/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多用途自卷绕钢绞线连续提升装置,包括:容线装置,其包括框架、卷线盘、钢绞线和驱动装置,所述卷线盘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钢绞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卷线盘上;提升装置,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线装置一侧,所述提升装置与所述钢绞线的活动端连接,所述提升装置提升或下放所述钢绞线时,所述驱动装置配合驱动所述卷线盘以卷绕或吐出所述钢绞线;控制平台,其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提升装置连接,用以启动或关闭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提升装置。本发明结构紧凑,安装设备所需要的场地小,运输方便,可节约大量的人工和机械费用,以及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8185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52970.7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 E01D19/00 , E01D2/04 , E01D1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门式双层公铁两用桥混凝土现浇的移动工厂,所述门式双层公铁两用桥包括上层的公路和下层的铁路轨道,铁路轨道上架设门式结构,将所述铁路框设在内,形成供火车行走的空间,所述公路铺设在所述门式结构上方,所述移动工厂包括:落地移动模架,其可行走支撑于事先铺设好的铁路轨道上;移动厂房,其设置在所述落地移动模架上方,所述移动厂房包括支撑主梁,其沿着纵桥向可行走设置,所述支撑主梁一端架设在固定支腿上,所述固定支腿沿着纵桥向行走,另一端架设在伸缩支腿上,通过控制所述伸缩支腿的伸缩,从而控制使得伸缩支腿越过所述门式结构。采用本发明移动工厂,可以方便快捷的整体通过门式结构,工作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644375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73857.4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鸿 , 田唯 , 李拔周 , 陈鸣 , 汪文霞 , 薛志武 , 黄厚卿 , 杨宝林 , 翟保进 , 肖文福 , 曾炜 , 张梦元 , 阮明华 , 张超 , 刘可心 , 刘建波 , 文定旭 , 苏艳 , 吴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多功能一体化智能筑塔装置。包括外模支架和内模支架;外模支架上设置有外模爬升系统、养护系统和布料系统,内模支架上设置有内模爬升系统、振捣系统和遮挡系统,外模支架上还设置有控制外模爬升系统、养护系统、布料系统、内模爬升系统以及振捣系统的控制系统。本发明的一体化筑塔装置作业环境好、施工效率高、施工品质高、安全风险小,且本发明的一体化筑塔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20859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125783.0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桩顶顶推平台的斜桩施工系统,其包括多个钢管桩,每个所述钢管桩的上端连接有桩顶定位顶推装置,所述桩顶定位顶推装置的上端连接有承载作业平台,所述承载作业平台的端部设置有导向架,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钢管桩之间设置有水平布置的且可轴向伸缩的连杆组件。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通过在打桩完毕的钢管桩直接设置可轴向伸缩的连杆组件,从而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纠正钢管桩的施工误差,同时平台行走或作业时产生的载荷可以通过连杆组件分解到更多的钢管桩上,减小单个钢管桩的载荷,提高平台在钢管桩上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20332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12760.1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顶推移动平台进行水上钻孔桩的施工方法及施工系统,将N轮已施打完成的钢护筒作为基础,去除已施打完成的第一轮钢护筒后在已施打完成的钢护筒桩顶上安装有桩顶顶推定位装置,然后再在桩顶顶推定位装置搭建施工平台;施打N+1轮钢护筒,同时,完成第一轮钢护筒的钻孔桩施工;然后利用桩顶顶推定位装置推动施工平台水平前移至N+1钢护筒并锁定施工平台,再次完成N+2轮钢护筒的施打及对第二轮钢护筒的钻孔桩施工,直至完成所有钻孔桩的施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已经施打完成的钢护筒作为沉桩基础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施工系统的稳定性,保证钻孔桩施工的精确,且施工工序更为简单,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