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扩展型沟槽的DRAM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96999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263965.1

    申请日:2010-08-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087 H01L29/66181 H01L29/9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扩展型沟槽的DRAM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该结构包括PMOS晶体管和与其源极相连的沟槽电容器,该沟槽电容器包括半导体衬底、交替排列的P型SiGe层和P型Si层、沟槽、电介质层和多晶硅层,沟槽位于交替排列的P型SiGe层和P型Si层内,深入至半导体衬底,其侧壁剖面为梳齿形,交替排列的P型SiGe层和P型Si层作为沟槽电容器的下极板,电介质层位于沟槽内壁表面,多晶硅层填充于沟槽内作为沟槽电容器的上极板;在交替排列的P型SiGe层和P型Si层之上还制备有N型Si层,所述PMOS晶体管制作于该N型Si层上。本发明方法用掺杂和外延技术交替生长P型SiGe层和P型Si层并用选择性刻蚀制作出梳齿形的侧壁,改进了DRAM中深槽式电容器的结构,简化了制作工艺。

    制备双埋层绝缘体上硅衬底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04657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053503.4

    申请日:2009-06-19

    Abstract: 一种制备双埋层绝缘体上硅衬底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单晶硅支撑衬底;将第一离子注入单晶硅支撑衬底中;退火,从而在单晶硅支撑衬底中形成第一绝缘层以及第一单晶硅层;提供第一键合衬底;在第一键合衬底表的表面形成第二单晶硅层;在第二单晶硅层表面形成第二绝缘层;以第二绝缘层远离第一键合衬底的表面以及第一单晶硅层远离单晶硅支撑衬底的表面为键合面,进行键合操作;移除第一键合衬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注入工艺形成第一单晶硅层,从而能够避免边缘碎裂的问题,并且注入工艺可以减少机械抛光和键合的次数,从而提高了材料厚度的均匀性和晶向的对准精度。

    制备绝缘体上硅材料的内热氧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88331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810202084.1

    申请日:2008-10-31

    Inventor: 欧欣 王曦 张苗

    Abstract: 一种制备绝缘体上硅材料的内热氧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单晶硅衬底;在单晶硅衬底中注入缺陷引入离子,从而在单晶硅衬底中形成缺陷空洞层,以及位于缺陷空洞层表面的顶层硅;在缺陷空洞层表面的顶层硅中形成扩散通道;将单晶硅衬底在含氧气氛中进行退火。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单晶硅衬底中注入缺陷引入离子,从而在单晶硅衬底中形成缺陷空洞层,缺陷空洞层作为氧化硅团聚体形核提供了高密度的形核中心,加速了氧化硅团聚体的形核和长大,减少或完全代替注氧隔离工艺(SIMOX)中形成连续二氧化硅绝缘埋层中氧的注入剂量。同时,缺陷空洞层中的空体积将吸收由于氧化硅团聚体形成而产生的体积膨胀效应,减少顶层硅与BOX层界面的应力,提高SOI材料的质量。

    带有绝缘埋层的衬底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55024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10038335.7

    申请日:2008-05-30

    Inventor: 张苗 张波

    Abstract: 一种带有绝缘埋层的衬底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第一衬底,所述第一衬底表面具有第一晶体层;在第一晶体层表面生长第二晶体层;提供第二衬底,所述第二衬底表面具有绝缘层;以第二晶体层远离第一衬底的表面和绝缘层远离第二衬底的表面作为键合表面进行键合;除去第一衬底和第一晶体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表面生长的方法形成绝缘埋层以及表面的晶体层,因此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调整绝缘埋层以及绝缘埋层表面的晶体层的厚度,且晶体层的表面是借由用于生长该晶体层的表面转变而形成的,因此具有良好的平整度。

    一种绝缘层上硅结构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15155C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410017080.8

    申请日:2004-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体上硅结构的制备方法属于微电子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先后通过Al薄膜沉积、键合、离子注入,结合热处理等技术来制备以氮化铝或氧化铝或AlN、Al2O3、Si3N4或SiO2中两种或多种复合层为埋层的SOI结构衬底材料,即先在硅片表面淀积Al薄膜,然后通过键合技术实现层转移,最后经N或O离子注入形成所需埋层材料。所制备的绝缘层上硅结构由三层构成,顶层为单晶硅层,厚度为20-2000nm,中间是绝缘埋层,厚度为50-500nm,底层为硅衬底。得到的SOI衬底材料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适合高温、大功率或辐照环境下的SOI电路的需要。

    一种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半导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07804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110320623.7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介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半导体结构,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基底,并依次形成石墨烯层、至少一介电材料层及支撑层;将由介电材料层及支撑层组成的叠层结构从石墨烯层表面机械剥离;将叠层结构转移至目标衬底,介电材料与目标衬底的表面接触;去除支撑层,并使介电材料层留在目标衬底的表面。本发明通过在石墨烯上制作介电材料层,利用石墨烯与介电材料层间较弱的范德华接触易于剥离的特点,实现任意介电材料层的剥离,并转移至任意目标衬底形成范德华接触,扩展了介电材料层的可应用范围,减少了介电材料层制作过程对目标衬底材料的损伤,有助于提高器件性能,并降低介电材料层的制作成本。

    一种石墨烯转移方法
    26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4311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72241.6

    申请日:2023-0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转移方法,包括:石墨烯生长、应力层沉积、临时键合胶成膜、衬底贴附、剥离、与目标衬底范德华键合、解键合、清洗、应力层刻蚀。本发明可以获得无掺杂、金属痕迹残留、无破损、无褶皱、原子级平坦的石墨烯,可用于规模化生产、半导体兼容的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