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03042A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880107365.7

    申请日:2008-09-16

    Inventor: 洪震 金桢植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78 Y02E10/50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包括:包含具有PN结构的半导体晶片的第一电池;在所述第一电池的一个表面上形成的、包含具有PIN结构的薄膜半导体层的第二电池;在所述第二电池的一个表面上形成的第一电极层;以及在所述第一电池的另一个表面上形成的第二电极层。与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电池不同,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能够在所述第一电池中吸收长波长范围的光,而在所述第二电池中吸收短波长范围的光。结果是,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可以吸收所有范围内的光,由此实现了20%或20%以上的高效率。另外,整个加工时间变短,因为不需要在长的时间段内形成硅薄膜的过程。

    表面钝化的光生伏打器件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62840A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200610082694.3

    申请日:2006-05-12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包括光生伏打单元(12)的光生伏打器件(10)。光生伏打单元(12)包括包含结晶半导体材料的发射层(16)和邻接发射层(16)设置的轻掺杂结晶衬底(22)。轻掺杂结晶衬底(22)和发射层(16)相反地掺杂。而且,光生伏打器件(10)包括耦接至光生伏打单元(12)的背面钝化结构(14)。该结构包括邻接轻掺杂结晶衬底(22)设置的重掺杂背面场层(24)。重掺杂背面场层(24)包括非晶或微晶半导体材料,其中重掺杂背面场层(24)和轻掺杂结晶衬底(22)相同地掺杂,以及其中重掺杂背面场层(24)的掺杂水平比轻掺杂结晶衬底(22)的掺杂水平高。另外,该结构还可包括邻接轻掺杂结晶衬底(22)设置的本征背面钝化层(26),其中本征背面钝化层(26)包括非晶或微晶半导体材料。

    四结太阳能电池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31836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62950.2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罗雷

    Inventor: 罗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H01L31/0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结太阳能电池,其包括GaAs衬底,所述GaAs衬底为双面抛光的n型GaAs单晶片,在所述GaAs衬底的上表面设置有GaInP子电池、GaAs子电池、InGaNAsBi子电池和第一GaAs缓冲层,在所述GaAs衬底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GaAs缓冲层、量子点结构子电池,所述GaInP子电池和GaAs子电池之间通过第三隧道结连接,所述GaAs子电池与InGaNAsBi子电池之间通过第二隧道结连接,所述InGaNAsBi子电池与第一GaAs缓冲层之间通过第一隧道结连接。本发明可以提高太阳电池对太阳光谱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多结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具有两个变质层的四结倒置变质多结太阳能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740647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0910223615.X

    申请日:2009-11-13

    Abstract: 本申请案涉及一种具有两个变质层的四结倒置变质多结太阳能电池。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结太阳能电池,其包含:上部第一太阳能子电池,其具有第一能带隙;第二太阳能子电池,其邻近于所述第一太阳能子电池且具有比所述第一能带隙小的第二能带隙;第一经分级夹层,其邻近于所述第二太阳能子电池;所述第一经分级夹层具有比所述第二能带隙大的第三能带隙;以及第三太阳能子电池,其邻近于所述第一经分级夹层,所述第三子电池具有比所述第二能带隙小的第四能带隙,使得所述第三子电池相对于所述第二子电池晶格失配。邻近于所述第三太阳能子电池提供第二经分级夹层;所述第二经分级夹层具有比所述第四能带隙大的第五能带隙;且邻近于所述第二经分级夹层提供下部第四太阳能子电池,所述下部第四子电池具有比所述第四能带隙小的第六能带隙,使得所述第四子电池相对于所述第三子电池晶格失配。

    光电转换元件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65818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478643.7

    申请日:2014-09-18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光电转换元件,包括层叠了第一金属层、第一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和第二金属层的光电转换层。第一金属层或第二金属层包含多孔金属薄膜,多孔金属薄膜具有穿过膜的多个开口。每一个开口都具有平均大于等于80nm2且小于等于0.8μm2的面积,多孔金属薄膜具有大于等于2nm且小于等于200nm的厚度。第二半导体层的带隙比第一半导体层的带隙小,具有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相反的极性,且位于距所述多孔金属薄膜5nm以内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