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85382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80052385.4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西门子股份公司
IPC: H01L23/3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组件(1),其包括半导体模块(2)和电子电路(4),其中,半导体模块(2)设计用于与冷却体(3)连接。为了改进半导体组件(1),尤其针对半导体组件(1)在功率转换器(10)中的应用方面提出:电子电路(4)布置在电路板(5)上,其中,带有电子电路(4)的电路板(5)在半导体模块(2)的背离冷却体(3)的表面(21)上固定至半导体模块(2)处,其中,半导体模块(2)的背离冷却体(3)的表面(21)具有凹陷部(6),其中,电子电路(4)的布置在电路板(5)上的电子元件(41)伸入到半导体模块(2)的凹陷部(6)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这种半导体组件(1)的功率转换器(10)。
-
公开(公告)号:CN114424443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80065698.9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西门子股份公司
Abstract: 一种转换器单元,具有主印刷电路板(8),其上布置有至少一个功能模块(1,5)。借助于功能模块(1,5),至少一个经由功能模块(1,5)的第一电源接口(2,7)馈送给功能模块(1,5)的交流电压(L1,L2,L3,U,V,W)能够被转换成至少两个经由功能模块(1,5)的第二电源接口(3,6)输出的直流电压电势(U+,U‑,U0)。主印刷电路板(8)具有印制导线(10,11,14,15),控制信号(C11至C46)可以经由该印制导线被馈送给控制接口(12,13,16,17)。主印刷电路板(8)具有从控制单元(9)延伸到主印刷电路板(8)的第一和第二控制接口的(12,13,16,17)的印制导线(10,11,14,15),并且第一和第二控制信号(C11至C46)可以经由该印制导线被馈送给第一和第二控制接口(12,13,16,17)。功能模块(1,5)与主印刷电路板(8)至少在第一和第二控制接口(12,13,16,17)的区域中至少机械地连接。然而,功能模块被设计为,使得其不使用第一控制信号(C11至C16,C31至C36)和/或第二控制信号(C21至C26,C41至C46)。
-
公开(公告)号:CN112673469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80059484.8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西门子股份公司
IPC: H01L23/367 , F28D15/02 , H01L23/467 , H01L21/48 ,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功率模块单元(1)的方法以及功率模块单元(1)。本发明还涉及电源部件和变频器。为了制造功率模块单元(1)而设置具有凹部(9)的基板(3)。基板与承载功率半导体(5)的衬底(4)连接。在衬底(4)固定在基板上之后将冷却肋片(7)导入基板(3)的凹部(9)中并且以力配合和/或形状配合的方式固定。通过该实施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具有冷却肋片(7)的功率模块单元(1),并且同时简化功率模块单元(1)的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96547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80056832.2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西门子股份公司
IPC: H01L23/49 , H01L25/07 , G06F30/367 , H01L23/4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半导体元件(4)、基底(6)和至少一个接线元件(22)的半导体组件(2)。为了实现更高的可靠性而提出,基底(6)具有基底金属化部(14),基底金属化部具有彼此电绝缘地布置的线路段(12,16,18),其中,半导体元件(4)与基底金属化部(14)的第一线路段(12)尤其粘附接合地连接,其中,半导体元件(4)在背离基底(6)的一侧上具有接触面(8),其中,半导体元件(4)的接触面(8)经由至少一个接线元件(22)与基底(6)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接线元件(22)具有第一连接段(24)和第二连接段(26),第一连接段将接触面(8)与基底金属化部(14)的第二线路段(16)连接,第二连接段将接触面(8)与基底金属化部(14)的第三线路段(18)连接,其中,基底金属化部(14)的第二线路段和第三线路段(16,18)被配置成,使得第一连接段(24)和第二连接段(26)在半导体组件(2)运行期间具有不对称的电流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38471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80050751.1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西门子股份公司
Inventor: 延斯·施门格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具有半导体元件(4)和基板(12)的半导体组件(2)的方法。为了改善半导体组件(2)的可靠性,提出下述步骤:将半导体元件(4)的第一功率触点(6)与基板(12)的第一金属化部(10)材料配合地连接(A),并且将布置在半导体元件(4)的背向基板(12)的侧面上的半导体元件(4)的第二功率触点(8)与金属模制体(20)材料配合地连接(A),将金属接触元件(22)经由金属模制体(20)与第二功率触点(8)接触(B),将金属接触元件(22)经由介电压紧元件(26)压紧(C)到半导体元件(4)上,其中,经由介电压紧元件(26)传递垂直地作用在半导体元件(4)上的力(F)。
-
公开(公告)号:CN116018505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180053339.6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西门子股份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确定用于对至少一个电子构件(2)散热的冷却体(3)的污染的方法。沿着从至少一个构件(2)到冷却体(3)的热传递链持续检测通过构件(2)控制的负载曲线(I(t))和至少一个温度曲线(θ1(t),θ2(t),θ3(t))。在训练阶段(T)中,确定决策函数,该决策函数设置用于应用于负载曲线(I(t))的部段和应用于温度曲线(θ1(t),θ2(t),θ3(t))的至少一个对应检测的部段。在分类阶段(K)中,如果负载曲线(I(t))的呈现给决策函数的部段与负载曲线(I(t))的在训练阶段(T)中检测到的部段类似并且如果温度曲线(θ1(t),θ2(t),θ3(t))的至少一个对应的部段与相应的温度曲线(θ1(t),θ2(t),θ3(t))的在训练阶段(T)中对应检测的部段类似,则才探测到冷却体(3)的未被污染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19102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80017501.9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西门子股份公司
Inventor: 丹尼尔·卡保夫 , 斯坦尼斯拉夫·帕尼塞尔斯基 , 延斯·施门格
IPC: H01L21/48 , H01L23/367 , H05K7/20 , H01L23/3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功率模块单元(4)的方法。为了改进功率模块单元(4)的散热而提出:将冷却片(6)定位在特别是金属的框架(8)的凹陷部(10)中,其中,借助于热喷涂法将第一金属材料(14)施加到冷却片(6)和框架(8)上,其中,通过所施加的第一金属材料(14)在冷却片(6)与框架(8)之间建立材料配合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605769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80056263.2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西门子股份公司
IPC: H01L2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功率单元(4)的功率模块(2),该功率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功率半导体(6)和基板(8)。为了改进功率模块(2)的可靠性而提出,功率单元(4)的基板(8)直接与冷却体(12)的表面(10)材料配合地连接,其中,至少一个功率单元(4)至少部分地被壳体(14)包围,其中,壳体(14)包括由第一介电材料制成的壳体框架(16)和由第二介电材料制成的壳体盖(18),其中,第一介电材料不同于第二介电材料,并且其中壳体框架(16)与冷却体(12)的表面(10)液密地连接,并且其中通过壳体盖(18)与壳体框架(16)连接来封闭壳体(14)。
-
公开(公告)号:CN11591773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80046414.6
申请日:2021-05-04
Applicant: 西门子股份公司
IPC: H01L23/4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两个功率单元(4)的功率模块(2),功率单元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功率半导体(6)和基底(8)。为了减小功率模块所需的结构空间并改进散热而提出,将相应至少一个功率半导体(6)特别是材料配合地与相应的基底(8)连接,其中,基底(8)将至少两个功率单元(4)分别直接与公共冷却体(26)的表面(24)材料配合地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539861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80028770.5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西门子股份公司
IPC: H01L23/049 , H02M7/00 , H05K3/36 , H01L2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模块(2),该半导体模块具有壳体(4)、第一基板(18)、第二基板(30)和至少一个半导体器件(10)。为了说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更紧凑的半导体模块(2)而建议:至少将半导体器件(10)和第一基板(18)布置在壳体(4)中,其中,半导体器件(10)与至少一个管脚(14)导电地连接,其中,至少一个管脚(14)与第二基板(18)接触并且在壳体(4)内不可拆除地连接,其中,第一基板(18)经由至少一个管脚(14)力配合地连接在壳体(4)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