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887457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710109194.2

    申请日:2011-11-18

    Inventor: 山口直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其中通过自对准硅化工艺形成金属硅化物层的半导体器件在可靠性上得到改善。通过根据局部反应方法的自对准硅化物工艺,在栅电极、n+型半导体区域和p+型半导体区域的相应表面之上形成金属硅化物层。在形成金属硅化物层时的第一热处理中,使用导热型退火装置进行半导体晶片的热处理。在第二热处理中,使用微波退火装置进行半导体晶片的热处理,由此降低第二热处理的温度并防止金属硅化物层的异常生长。因此,减小金属硅化物层中的结泄漏电流。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0427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314914.8

    申请日:2019-04-18

    Inventor: 山口直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形成包含铪、氧和诸如锆的第一元素的第一非晶膜,在第一非晶膜上形成包含与铪、氧和第一元素中的任何一种不同的第二元素的多个晶粒,在多个晶粒和第一非晶膜上形成由与第一非晶膜相同的材料制成的第二非晶膜,以及在第二非晶膜上形成金属膜。此后,通过执行热处理,使第一非晶膜结晶以形成第一斜方铁电膜,并且使第二非晶膜结晶以形成第二斜方铁电膜。

    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5503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190972.7

    申请日:2023-09-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提高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并且抑制产量下降。使用抗蚀剂图案作为掩模,从半导体衬底的上表面执行离子注入以在该半导体衬底中形成离子注入层。随后,执行另一次离子注入。然后,在该半导体衬底中形成另一个离子注入层以便与该离子注入层重叠。接下来,在该半导体衬底上执行热处理以扩散该离子注入层中包含的杂质,从而形成p型浮置区域。

    制造半导体装置的方法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785377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1710614700.3

    申请日:2017-07-26

    Inventor: 山口直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制造半导体装置的方法。改善了半导体装置的性能和可靠性。形成绝缘膜,使得嵌入控制栅极电极、存储器栅极电极和栅极电极,然后通过第一抛光来露出控制栅极电极、存储器栅极电极和栅极电极的顶部。随后,通过去除栅极电极形成沟槽并用金属膜填充,并且执行第二抛光以形成包括该金属膜的栅极电极。绝缘膜是具有高间隙填充特性的O3‑TEOS膜,因此减少了绝缘膜中缝的形成。此外,在第一抛光之前,O3‑TEOS膜在氧化气氛中经受热处理,从而减少第二抛光期间绝缘膜的凹陷。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50786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1710356508.9

    申请日:2017-05-19

    Inventor: 山口直

    Abstract: 公开了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在防止元件的性能由于应力的增加被恶化的同时降低FINFET的电阻,从而提高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当形成在第一鳍部的上侧上的存储单元和形成在第二鳍部的上侧上的n晶体管被安装在同一半导体衬底上时,具有存储单元的源极/漏极区域的第一鳍部的表面被硅化物层覆盖,并且n晶体管的源极/漏极区域的一部分由覆盖第二鳍部的表面的外延层形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