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71327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380038202.9
申请日:2013-06-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278 , B60H1/00885 , B60H1/22 , B60H1/3213 , B60H2001/00307 , B60H2001/3258 , B60H2001/3275 , B60L1/003 , B60L1/006 , B60L11/1805 , B60L11/1874 , B60L11/1875 , B60L11/1879 , B60L15/20 , B60L2240/34 , B60L2240/421 , B60L2240/545 , B60L2240/662 , F25B6/04 , F25B41/04 , F25B2341/0662 , F25B2600/2513 , H01M10/615 , H01M10/6563 , H01M10/663 , Y02T10/645 , Y02T10/7005 , Y02T10/705 , Y02T10/72 , Y02T10/7275 , Y02T10/7291 , Y02T9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具备:将从压缩机(11)喷出的冷媒作为热源而对向车室内输送的室内用空气进行加热的空气用热交换器(12);使从空气用热交换器(12)流出的冷媒减压的高段侧膨胀阀(13a);将经由高段侧膨胀阀(13a)减压了的冷媒作为热源而对朝向蓄电池55吹附的蓄电池用空气进行加热的蓄电池用热交换器(15),在对室内用空气进行加热且对蓄电池用空气进行加热的供暖-暖机模式时,以使室内用空气的空气温度(TAV)接近目标空气温度(TAO)的方式控制压缩机(11)的冷媒喷出能力,以使蓄电池(55)的温度即蓄电池温度(Tb)达到预先确定的基准温度范围内的方式控制高段侧膨胀阀(13a)的开度。乘坐人员能通过选择开关(100b)选择使空气调节和暖机哪个优先。
-
公开(公告)号:CN103582580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280027309.9
申请日:2012-06-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278 , B60H1/00271 , B60H1/00392 , B60H1/00907 , B60L1/003 , B60L1/02 , B60L3/003 , B60L3/0046 , B60L3/0061 , B60L11/1874 , B60L11/1875 , B60L2240/36 , B60L2240/425 , B60L2240/525 , B60L2240/545 , B60L2240/662 , F25B25/005 , F25B29/003 , F25B30/02 , F25B2339/047 , H01M10/625 , H01M10/66 , H01M10/663 , Y02T10/642 , Y02T10/7005 , Y02T10/705 , Y02T10/7291 , Y02T90/16
Abstract: 一种车辆热控制装置(1)调节电池(2)的温度。该装置(1)具有主系统(3)和辅助系统(4),其中热输送介质循环通过该主系统,制冷剂循环通过该辅助系统。主系统(3)具有用于执行电池(2)和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31),和用于执行冷却水和环境空气之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32)。辅助系统(4)是制冷循环。该制冷循环的高温侧的热交换器(42)和低温侧的热交换器(44)都与主系统(3)热耦合。仅热交换器(32)提供与环境空气的热交换。主系统(3)的泵(33)可以切换冷却水的循环方向。该装置(1)配置具有电池(2)和制冷循环的主单元(6),并安装在车辆上。控制器(5)控制用于进行冷却和加热操作的装置。提供了安装工作容易的车辆热控制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846418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34266.7
申请日:2010-03-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2021/0071 , Y02E60/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冷型热交换器。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有效的冷却能储存性能和稳定的冷却能辐射性能并且实现高生产率。蒸发器(40)具有多个制冷剂管(45),所述多个制冷剂管等间隔布置以在所述多个制冷剂管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多个蓄冷容器(47)布置在一些容纳空间中,而散热片(46)布置在剩余的容纳空间中。蓄冷单元由一个蓄冷容器(47)和布置在蓄冷容器(47)两侧的两个制冷剂管(45)形成。蓄冷容器(47)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突起部(47b),所述突起部从一个壁部(47a)到另一个壁部(47a)以形成热交换部分。蓄冷容器通过焊接材料(47)连接到制冷剂管(45)。
-
公开(公告)号:CN100523471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710128768.7
申请日:2007-07-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02G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热回收装置,设置有蒸发器,蒸发器交换废气和密封在其内部的可蒸发且可冷凝的工作流体之间的热量,从而蒸发工作流体;以及冷凝器,冷凝器交换通过蒸发器蒸发的工作流体和冷却水之间的热量,从而使工作流体凝结,其中蒸发器和冷凝器布置在封闭回路通道中,其中工作流体通过所述封闭回路通道循环,蒸发器和冷凝器在大体水平的方向上彼此邻接布置,蒸发器设置有平行布置的多个蒸发侧导热管,并设置有与多个所述蒸发侧导热管的一端连通的第一蒸发侧集管、以及与另一端连通的第二蒸发侧集管,以及当在水平状态下安装在车辆中时,两个蒸发侧集管中布置在底部处的第二蒸发侧集管被布置成使远离冷凝器的一侧低于靠近冷凝器的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00416182C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610099730.7
申请日:2002-0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附热泵,包括:(a)被吸附物、(b)具有用于吸附/解吸被吸附物的吸附材料的吸附/解吸部、(c)连接至该吸附/解吸部的用于进行被吸附物的蒸发的蒸发部、以及(d)连接至该吸附/解吸部的用于进行被吸附物的冷凝的冷凝部;其中,该吸附材料是在骨架构造上含有铝、磷以及硅的沸石,并且该沸石的29Si-NMR谱上的-108ppm~-123ppm的信号强度的积分强度面积,在-70ppm~-123ppm的信号强度的积分强度面积的10%以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吸附材料的使用方法,包括加热具有被吸附物的吸附材料使被吸附物解吸、将干燥的吸附材料冷却到用于被吸附物的吸附的温度、以及再次用于被吸附物的吸附,其中:该吸附材料,含有在骨架构造上具有铝、磷和硅的沸石,并且该沸石的29Si-NMR谱上的-108ppm~-123ppm的信号强度的积分强度面积,在-70ppm~-123ppm的信号强度的积分强度面积的1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880882A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200610099730.7
申请日:2002-0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6 , Y02P2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附热泵,包括:(a)被吸附物、(b)具有用于吸附/解吸被吸附物的吸附材料的吸附/解吸部、(c)连接至该吸附/解吸部的用于进行被吸附物的蒸发的蒸发部、以及(d)连接至该吸附/解吸部的用于进行被吸附物的冷凝的冷凝部;其中,该吸附材料是在骨架构造上含有铝、磷以及硅的沸石,并且该沸石的29Si-NMR谱上的-108ppm~-123ppm的信号强度的积分强度面积,在-70ppm~-123ppm的信号强度的积分强度面积的10%以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吸附材料的使用方法,包括加热具有被吸附物的吸附材料使被吸附物解吸、将干燥的吸附材料冷却到用于被吸附物的吸附的温度、以及再次用于被吸附物的吸附,其中:该吸附材料,含有在骨架构造上具有铝、磷和硅的沸石,并且该沸石的29Si-NMR谱上的-108ppm~-123ppm的信号强度的积分强度面积,在-70ppm~-123ppm的信号强度的积分强度面积的1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322747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10189967.4
申请日:2010-06-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8D2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13/02 , F25B39/02 , F25D17/005 , F25D19/00 , F28D1/0333 , F28D1/05391 , F28D15/00 , F28D20/02 , F28D2020/0013 , F28D2021/0085 , F28F1/10 , F28F3/025 , F28F3/046 , F28F9/00 , F28F17/005 , Y02E60/1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冷热交换器,蓄冷热交换器具备多个冷媒管(45)和蓄冷材料容器(47),所述多个冷媒管(45)具有冷媒通路,且相互设置间隔地配置,所述蓄冷材料容器(47)钎焊于所述冷媒管(45),且在内部收容蓄冷材料(50)。在蓄冷材料容器(47)的外侧表面具有形成了空孔部(47a3)的空孔形状,封入蓄冷材料容器(47)内部的蓄冷材料(50)与冷媒管(45)的表面直接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3292543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188979.5
申请日:2010-06-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8D2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13/02 , F25B39/02 , F25D17/005 , F25D19/00 , F28D1/0333 , F28D1/05391 , F28D15/00 , F28D20/02 , F28D2020/0013 , F28D2021/0085 , F28F1/10 , F28F3/025 , F28F3/046 , F28F9/00 , F28F17/005 , Y02E60/1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冷热交换器,蓄冷热交换器具备:多个冷媒管(45),所述多个冷媒管(45)具有冷媒通路,且相互设置间隔地配置;蓄冷材料容器(47),所述蓄冷材料容器(47)接合于所述冷媒管(45),并划分收容蓄冷材料(50)的空间;以及内侧散热片(47f),所述内侧散热片(47f)配置在所述蓄冷材料容器(47)的内部。在所述蓄冷材料容器(47)的内部形成有压出凸纹部(47g),在蓄冷材料容器(47)的内部之中的、压出凸纹部(47g)的上方的部位封入有空气。
-
公开(公告)号:CN104169112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80014206.3
申请日:2013-02-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3/00 , B60H1/00278 , B60H1/00921 , B60H1/323 , B60H2001/003 , B60H2001/00942 , B60L11/1874 , F25B5/00 , F25B6/04 , F25B25/005 , F25B30/02 , F25B41/04 , F25B2341/0662 , F25B2400/0409 , F25B2400/0411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3 , H01M10/66 , Y02T10/7005 , Y02T1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在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切换至第一制冷剂流路时,使对作为第一温度调节对象物的室内用送风空气进行加热的室内冷凝器(13)与辅助热交换器(15)并联地连接,并利用辅助热交换器(15)对作为第二温度调节对象物的电池用送风空气进行加热。另一方面,在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切换至第二制冷剂流路时,使对室内用送风空气进行冷却的室内蒸发器(20)与辅助热交换器(15)并联地连接,并利用辅助热交换器(15)对电池用送风空气进行冷却。由此,由于能够利用共用的一个辅助热交换器(15)对电池用送风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因此能够实现作为制冷循环装置整体的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58258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80027309.9
申请日:2012-06-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278 , B60H1/00271 , B60H1/00392 , B60H1/00907 , B60L1/003 , B60L1/02 , B60L3/003 , B60L3/0046 , B60L3/0061 , B60L11/1874 , B60L11/1875 , B60L2240/36 , B60L2240/425 , B60L2240/525 , B60L2240/545 , B60L2240/662 , F25B25/005 , F25B29/003 , F25B30/02 , F25B2339/047 , H01M10/625 , H01M10/66 , H01M10/663 , Y02T10/642 , Y02T10/7005 , Y02T10/705 , Y02T10/7291 , Y02T90/16
Abstract: 一种车辆热控制装置(1)调节电池(2)的温度。该装置(1)具有主系统(3)和辅助系统(4),其中热输送介质循环通过该主系统,制冷剂循环通过该辅助系统。主系统(3)具有用于执行电池(2)和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31),和用于执行冷却水和环境空气之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32)。辅助系统(4)是制冷循环。该制冷循环的高温侧的热交换器(42)和低温侧的热交换器(44)都与主系统(3)热耦合。仅热交换器(32)提供与环境空气的热交换。主系统(3)的泵(33)可以切换冷却水的循环方向。该装置(1)配置具有电池(2)和制冷循环的主单元(6),并安装在车辆上。控制器(5)控制用于进行冷却和加热操作的装置。提供了安装工作容易的的车辆热控制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