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523655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02805332.X
申请日:2002-0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0/04 , B01J20/0292 , B01J20/18 , B01J20/28011 , F25B17/083
Abstract: 通过增大吸附材料的吸附/解吸的水分吸附量差,且可在低温下使吸附材料再生(解吸),可提供利用比传统温度低的热源有效进行水蒸气的吸附/解吸的吸附热泵。本发明在于吸附热泵,在具有被吸附物、带吸附/解吸被吸附物的吸附材料的吸附/解吸部、连接该吸附/解吸部的进行被吸附物的蒸发的蒸发部、连接该吸附/解吸部的进行被吸附物的冷凝的冷凝部的吸附热泵上,该吸附材料,是在25℃下测定的水蒸气吸附等温线上在相对蒸气压0.05以上、0.30以下的范围具有相对蒸气压变化0.15时水的吸附量变化在0.18g/g以上的相对蒸气压区域的吸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0464133C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610084072.4
申请日:2002-02-20
Abstract: 通过增大吸附材料的吸附/解吸的水分吸附量差,且可在低温下使吸附材料再生(解吸),可提供利用比传统温度低的热源有效进行水蒸气的吸附/解吸的吸附热泵。本发明在于吸附热泵,在具有被吸附物、带吸附/解吸被吸附物的吸附材料的吸附/解吸部、连接该吸附/解吸部的进行被吸附物的蒸发的蒸发部、连接该吸附/解吸部的进行被吸附物的冷凝的冷凝部的吸附热泵上,该吸附材料,是在25℃下测定的水蒸气吸附等温线上在相对蒸气压0.05以上、0.30以下的范围具有相对蒸气压变化0.15时水的吸附量变化在0.18g/g以上的相对蒸气压区域的吸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0416182C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610099730.7
申请日:2002-0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附热泵,包括:(a)被吸附物、(b)具有用于吸附/解吸被吸附物的吸附材料的吸附/解吸部、(c)连接至该吸附/解吸部的用于进行被吸附物的蒸发的蒸发部、以及(d)连接至该吸附/解吸部的用于进行被吸附物的冷凝的冷凝部;其中,该吸附材料是在骨架构造上含有铝、磷以及硅的沸石,并且该沸石的29Si-NMR谱上的-108ppm~-123ppm的信号强度的积分强度面积,在-70ppm~-123ppm的信号强度的积分强度面积的10%以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吸附材料的使用方法,包括加热具有被吸附物的吸附材料使被吸附物解吸、将干燥的吸附材料冷却到用于被吸附物的吸附的温度、以及再次用于被吸附物的吸附,其中:该吸附材料,含有在骨架构造上具有铝、磷和硅的沸石,并且该沸石的29Si-NMR谱上的-108ppm~-123ppm的信号强度的积分强度面积,在-70ppm~-123ppm的信号强度的积分强度面积的1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880882A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200610099730.7
申请日:2002-0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6 , Y02P2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附热泵,包括:(a)被吸附物、(b)具有用于吸附/解吸被吸附物的吸附材料的吸附/解吸部、(c)连接至该吸附/解吸部的用于进行被吸附物的蒸发的蒸发部、以及(d)连接至该吸附/解吸部的用于进行被吸附物的冷凝的冷凝部;其中,该吸附材料是在骨架构造上含有铝、磷以及硅的沸石,并且该沸石的29Si-NMR谱上的-108ppm~-123ppm的信号强度的积分强度面积,在-70ppm~-123ppm的信号强度的积分强度面积的10%以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吸附材料的使用方法,包括加热具有被吸附物的吸附材料使被吸附物解吸、将干燥的吸附材料冷却到用于被吸附物的吸附的温度、以及再次用于被吸附物的吸附,其中:该吸附材料,含有在骨架构造上具有铝、磷和硅的沸石,并且该沸石的29Si-NMR谱上的-108ppm~-123ppm的信号强度的积分强度面积,在-70ppm~-123ppm的信号强度的积分强度面积的1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0422662C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610100222.6
申请日:2002-02-20
Abstract: 一种吸附材料的使用方法,包括加热具有被吸附物的吸附材料使被吸附物解吸、将干燥的吸附材料冷却到用于被吸附物的吸附的温度、以及再次用于被吸附物的吸附,其中:(1)该吸附材料包含在骨架构造上含有铝和磷的沸石,(2)该吸附材料是水蒸汽吸附材料,在吸附/解吸部的吸附操作时相对蒸气压φ2b在0.115以上0.18以下、吸附/解吸部的解吸操作时相对蒸气压φ1b在0.1以上0.14以下的区域,具有利用下式求出的吸附材料的吸附量差达到0.15g/g以上的范围:吸附量差=Q2-Q1,其中,Q1=根据吸附/解吸部的解吸操作温度(T3)下测定的水蒸气解吸等温线求得的φ1b处的吸附量,Q2=根据吸附/解吸部的吸附操作温度(T4)下测定的水蒸气吸附等温线求得的φ2b处的吸附量,而φ1b(吸附/解吸部的解吸操作时相对蒸气压)=[冷却该冷凝器的制冷剂温度(T2)下的平衡水蒸气压]/[加热该吸附/解吸部的载热体温度(T1)下的平衡水蒸气压],φ2b(吸附/解吸部的吸附操作时相对蒸气压)=[蒸发部生成的制冷温度(T0)下的平衡蒸气压/冷却该吸附]/[解吸部的制冷剂温度(T2)下的平衡蒸气压],(其中,设T0=5~10℃、T1=T3=90℃、T2=T4=40~45℃)。
-
公开(公告)号:CN1904512A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610100222.6
申请日:2002-0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6 , Y02P20/129
Abstract: 一种吸附材料的使用方法,包括加热具有被吸附物的吸附材料使被吸附物解吸、将干燥的吸附材料冷却到用于被吸附物的吸附的温度、以及再次用于被吸附物的吸附,其中:(1)该吸附材料包含在骨架构造上含有铝和磷的沸石,(2)该吸附材料是水蒸气吸附材料,在吸附/解吸部的吸附操作时相对蒸气压φ2b在0.115以上0.18以下、吸附/解吸部的解吸操作时相对蒸气压φ1b在0.1以上0.14以下的区域,具有利用下式求出的吸附材料的吸附量差达到0.15g/g以上的范围:吸附量差=Q2-Q1,其中,Q1=根据吸附/解吸部的解吸操作温度(T3)下测定的水蒸气解吸等温线求得的φ1b处的吸附量,Q2=根据吸附/解吸部的吸附操作温度(T4)下测定的水蒸气吸附等温线求得的φ2b处的吸附量,而φ1b(吸附/解吸部的解吸操作时相对蒸气压)=[冷却该冷凝器的制冷剂温度(T2)下的平衡水蒸气压]/[加热该吸附/解吸部的载热体温度(T1)下的平衡水蒸气压],φ2b(吸附/解吸部的吸附操作时相对蒸气压)=[蒸发部生成的制冷温度(T0)下的平衡蒸气压/冷却该吸附]/[解吸部的制冷剂温度(T2)下的平衡蒸气压](其中,设T0=5~10℃、T1=T3=90℃、T2=T4=40~45℃)。
-
公开(公告)号:CN1869552A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610084072.4
申请日:2002-0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6 , Y02P20/129
Abstract: 通过增大吸附材料的吸附/解吸的水分吸附量差,且可在低温下使吸附材料再生(解吸),可提供利用比传统温度低的热源有效进行水蒸气的吸附/解吸的吸附热泵。本发明在于吸附热泵,在具有被吸附物、带吸附/解吸被吸附物的吸附材料的吸附/解吸部、连接该吸附/解吸部的进行被吸附物的蒸发的蒸发部、连接该吸附/解吸部的进行被吸附物的冷凝的冷凝部的吸附热泵上,该吸附材料,是在25℃下测定的水蒸气吸附等温线上在相对蒸气压0.05以上、0.30以下的范围具有相对蒸气压变化0.15时水的吸附量变化在0.18g/g以上的相对蒸气压区域的吸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608190A
公开(公告)日:2005-04-20
申请号:CN02805332.X
申请日:2002-0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0/04 , B01J20/0292 , B01J20/18 , B01J20/28011 , F25B17/083
Abstract: 通过增大吸附材料的吸附/解吸的水分吸附量差,且可在低温下使吸附材料再生(解吸),可提供利用比传统温度低的热源有效进行水蒸气的吸附/解吸的吸附热泵。本发明在于吸附热泵,在具有被吸附物、带吸附/解吸被吸附物的吸附材料的吸附/解吸部、连接该吸附/解吸部的进行被吸附物的蒸发的蒸发部、连接该吸附/解吸部的进行被吸附物的冷凝的冷凝部的吸附热泵上,该吸附材料,是在25℃下测定的水蒸气吸附等温线上在相对蒸气压0.05以上、0.30以下的范围具有相对蒸气压变化0.15时水的吸附量变化在0.18g/g以上的相对蒸气压区域的吸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159763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80012912.4
申请日:2013-02-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278 , B60H1/00385 , B60H1/3211 , B60L1/003 , B60L1/02 , B60L11/1874 , B60L11/1875 , B60L11/1879 , B60L2240/28 , B60L2240/34 , B60L2270/46 , H01M10/625 , H01M10/6563 , Y02T10/7005 , Y02T10/705
Abstract: 调温装置(1)具备电池组(8)、向电池组(8)输送调温空气的鼓风机(2)、根据运转模式来变更调温空气的空气路径的门(3~6)、在加热模式中对向调温对象输送的输送空气进行加热的散热器(11)、在冷却模式中对向调温对象输送的输送空气进行冷却的蒸发器(13)、向散热器(11)喷出冷媒的压缩机(10)。蒸发器(13)配置在比散热器(11)低的位置。从而提供一种调温装置,其能够实施调温对象的加热及冷却这两者,且在需要的冷却能力小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省电力、低噪声的运转。
-
公开(公告)号:CN104089436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272921.3
申请日:2010-03-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3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2021/0071 , Y02E60/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冷型热交换器。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有效的冷却能储存性能和稳定的冷却能辐射性能并且实现高生产率。蒸发器(40)具有多个制冷剂管(45),所述多个制冷剂管等间隔布置以在所述多个制冷剂管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多个蓄冷容器(47)布置在一些容纳空间中,而散热片(46)布置在剩余的容纳空间中。蓄冷单元由一个蓄冷容器(47)和布置在蓄冷容器(47)两侧的两个制冷剂管(45)形成。蓄冷容器(47)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突起部(47b),所述突起部从一个壁部(47a)到另一个壁部(47a)以形成热交换部分。蓄冷容器通过焊接材料(47)连接到制冷剂管(45)。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