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体及制造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31533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80073138.1

    申请日:2016-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体(1),特别是用于热交换器,具有由带状材料(10)构成的外部结构(2),所述外部结构(2)限定外部结构内部空间(4),并且为此目的具有两个相互相对的宽侧(5a、5b)以及两个相互相对的窄侧(6a、6b),具有一体地形成在所述外部结构(2)上并且由所述带状材料(10)构成的内部结构(3),所述内部结构(3)布置在所述外部结构内部空间(4)中,并且将所述外部结构内部空间(4)细分为至少两个流体管道(7),所述至少两个流体管道(7)彼此流体地分离并且用于流体的流过,其中,所述内部结构(3)的所述带状材料(10)的材料厚度(dI)至少在某些部分中小于所述外部结构(2)的所述带状材料(10)的材料厚度(dA)。

    换热板的密封槽强化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907948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158299.7

    申请日:2017-03-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3/025 F28F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板的密封槽强化结构,所述换热板为矩形板块,四角处设有圆形的角孔,板面上设有凹凸相间的流道。所述角孔周边和换热板两边沿的正板面设有内凹密封槽,该密封槽凹腔断面由两只尺寸大小不同、位置相反的梯形槽叠合而成。密封槽断面是上大下小的主体梯形槽,在主体梯形槽的底边反面居中设有内凹的附属梯形槽,在主体梯形槽的底边上压制一道附属梯形槽,此结构形成一道肋或坎,极大提高薄板件换热板的刚性。由于结构得到强化,此种换热板适合大规格换热器配套。另外,改进后的密封槽与密封件形成嵌入结构,显著提高抗侧压能力,能够满足中高压换热器配套。

    蓄冷材料容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339753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480036476.9

    申请日:2014-06-24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顺利且可靠地填充蓄冷材料以提高生产率的蓄冷材料容器。在构成蓄冷热交换器的一部分的蓄冷材料容器(5)中,使一对容器构件(10、12)的周缘部相互钎焊接合而形成在一端部具有蓄冷材料填充口(20)的容器(5)主体,在该容器(5)主体的内部包括内翅片(11),并且从所述蓄冷材料填充口(20)填充蓄冷材料,所述蓄冷材料容器形成有卡合部(13),所述卡合部(13)向所述容器(5)主体的内部侧突出而分别与所述内翅片(11)的呈波形的两侧端面的一部分卡合,将所述内翅片(11)定位到所述容器(5)主体内,在定位后的所述内翅片(11)的所述两侧端面与所述容器(5)主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藉此,能够顺利且可靠地填充蓄冷材料,以提高生产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