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辅助自行车的电池装卸装置和轮锁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293125A

    公开(公告)日:2001-05-02

    申请号:CN00128421.5

    申请日:2000-1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6/55 B60Y2200/12 B62K19/46 B62M6/90 E05B71/00

    Abstract: 提供一种不用钥匙就能将电池从车体上取下并且实用上可有效地锁定电池的电动辅助自行车的电池装卸装置。另外,在轮锁定和电池锁定中能特别可靠地开锁。在车座支架23的后部装有收纳电池4的电池收纳盒5,而在电池4的后部设有轮锁定装置100,用于对释放接合钩52的操作杆45的操作加以限制的同时锁定车轮,其中接合钩52将电池4固定在收纳盒5上。在轮锁定装置100不锁定时,能不用钥匙就可将电池4从收纳盒5上取下,而在乘骑者离开车体对轮锁定时,能将电池4从收纳盒5上取出。钥匙筒112上固定有凸轮盘113,凸轮盘113通过销113b使臂板114回转。臂板114的回转经钢缆121传递给车轮的上锁用锁定杆120,使锁定杆120突出、退让。臂板114的动作进一步通过销117传递给作为电池锁定机构的锁定板110。于是,随着钥匙筒112的回转,电池与车轮连动以进行上锁、开锁。

    夹子
    16.
    发明公开
    夹子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100184A

    公开(公告)日:1995-03-15

    申请号:CN93116232.7

    申请日:1993-08-12

    Abstract: 一种夹子,含有一个凸形件和一个凹入件。将凹入件插入待夹紧的板件等物上的孔内,再将凸形件插入凹入件的套管内,使套管扩张并夹紧板件,该夹子的特征在于,所述凸形件有一凸杆,该凸杆上端有一富有弹性的径向凸缘,当凸形件处于夹紧板件的锁定位置时,凸缘周边紧靠在板件表面上,当对凸形件加压,至第三锁定位置时,由于凸缘的弹性,使凸形件和凹入件从板件表面抬起,因此,在不用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可将夹子方便地从板件中取去。

    跨骑型车辆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615485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880086607.2

    申请日:2018-01-17

    Abstract: 跨骑型车辆(11)具备:从主框架(15)向后上方延伸,对乘员就座的乘员座椅(35)进行支承的左右的后框架(19);与主框架连结,根据混合气体的燃烧而生成动力的内燃机(31);以及在形成在清洁器容器(52)内并经由进气管道(53)与清洁器容器外的空间相通的待净化室(63a)与形成在清洁器容器内并与内燃机相通的洁净室(63b)之间,配置对混合气体用的空气进行净化的清洁器元件(59)的空气滤清器。在进气管道的上游端沿着进气管道的外周设置有双重管部(66),双重管部位于乘员座椅的下方,至少部分地配置在俯视时的左右的后框架之间。由此,提供一种具备在较小的空间有效地实现整流的空气滤清器的跨骑型车辆。

    空气滤清器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55996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880087001.0

    申请日:2018-01-17

    Abstract: 空气滤清器(39)具备:滤清器容器(45),其形成与外部空气连通的脏室(51a)及与净化空气的供给目标连通的净室(51b);滤清器元件(49),其在脏室(51a)及净室(51b)之间配置于滤清器容器(45)内;连接套管(47),其固定于滤清器容器(45),在净室(51b)内的上游端向净室(51b)的空间开口,且将净室(51b)与供给目标连通。在连接套管(47)的上游端,沿着连接套管(47)的外周设置双层管部(56)。由此,能够提供通过较少的空间有效地实现整流的空气滤清器。

    车辆上的开闭盖闭锁装置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31378C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03101644.8

    申请日:2003-01-13

    Abstract: 一种车辆上的开闭盖闭锁装置,使其即使由于恶作剧操纵缆绳的中间被拉,盖锁止装置的锁止状态也不会被解除,能持续地闭锁开闭盖。开闭盖闭锁装置用带钥匙的操纵装置(11)通过操纵缆绳(7)控制将开闭盖(3)锁止在关闭位置的盖锁止装置(10),构成盖锁止装置(10),使其承受开闭盖(3)的闭锁力,将开闭盖(3)锁止在闭锁位置,同时,使操纵缆绳(7)向操纵装置(11)一侧移动,另一方面,构成操纵装置(11),使其呈能锁住操纵缆绳(7)的向操纵装置(11)一侧移动的状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