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93152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435326.2
申请日:2013-09-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适当地确保对均衡器的传递力或传递行程相对于制动踏板的操作力或行程的比率。具备:制动踏板(30),具有比踏板枢轴(33)向前方延伸的踏板臂(31)和比踏板枢轴(33)向上方延伸并与踏板臂(31)一起转动的传递臂(32);和均衡器(40),与制动踏板(30)的传递臂(32)连结,该均衡器的一端部与向后轮制动器(BR)传递操作力的后传递部件(70)连接,另一端部与对前轮制动器(BF)赋予制动力的主液压缸(50)连结,侧视观察时,摆臂枢轴(15p)配置于这样的位置:该位置的前方被动力单元(E)包围,后方被传递臂(32)包围,上方被主液压缸(50)包围,下方被踏板臂(31)包围。
-
公开(公告)号:CN101660605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0910147103.X
申请日:2009-06-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61/04 , B60W10/105 , B60W1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3/18 , F16H63/34 , F16H2063/3089 , Y10T74/19251 , Y10T74/2011 , Y10T74/20116 , Y10T74/2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变速装置,在设置于变速轴和变速鼓之间的换档驱动力传递机构中设置空转机构,当处于选定齿轮系之一的状态或空转状态时,变速鼓的转动位置会由换档止动机构弹性保持,该车辆变速装置具有良好的变速操作感,并能在规定的时刻可靠地进行换档操作。除具有所述换档止动机构(114)以外,本车辆变速装置还含有变速限制机构(120),其在临时蓄力于所述空转机构(62)中的换档驱动力作用下,对多个所述齿轮系中齿轮系的选定状态进行切换和阻止其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1893076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135817.1
申请日:2010-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3/14 , F16H63/18 , Y10T74/19251 , Y10T74/20018 , Y10T74/20055 , Y10T74/2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挡装置,该换挡装置通过将换挡操作输入所引起的换挡心轴的旋转经由间歇式进给机构和空动机构传输至换挡鼓的旋转。设置有上游旋转保持机构,以将空动机构的通过换挡操作输入经由间歇式进给机构引起旋转的上游旋转构件保持在所需的旋转位置。当完成了所需水平的换挡操作后,换挡装置在没有后续换挡操作的情况下充分改变了速度,从而改善了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93152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310435326.2
申请日:2013-09-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适当地确保对均衡器的传递力或传递行程相对于制动踏板的操作力或行程的比率。具备:制动踏板(30),具有比踏板枢轴(33)向前方延伸的踏板臂(31)和比踏板枢轴(33)向上方延伸并与踏板臂(31)一起转动的传递臂(32);和均衡器(40),与制动踏板(30)的传递臂(32)连结,该均衡器的一端部与向后轮制动器(BR)传递操作力的后传递部件70)连接,另一端部与对前轮制动器(BF)赋予制动力的主液压缸(50)连结,侧视观察时,摆臂枢轴(15p)配置于这样的位置:该位置的前方被动力单元(E)包围,后方被传递臂(32)包围,上方被主液压缸(50)包围,下方被踏板臂(31)包围。
-
公开(公告)号:CN101893076B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010135817.1
申请日:2010-03-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3/14 , F16H63/18 , Y10T74/19251 , Y10T74/20018 , Y10T74/20055 , Y10T74/2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挡装置,该换挡装置通过将换挡操作输入所引起的换挡心轴的旋转经由间歇式进给机构和空动机构传输至换挡鼓的旋转。设置有上游旋转保持机构,以将空动机构的通过换挡操作输入经由间歇式进给机构引起旋转的上游旋转构件保持在所需的旋转位置。当完成了所需水平的换挡操作后,换挡装置在没有后续换挡操作的情况下充分改变了速度,从而改善了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96964B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0810146370.0
申请日:2008-08-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车辆变速器,包括换档位置变位驱动装置,其具有能够绕着换档轴轴线转动的主臂,用以响应于换档轴的转动而转动换档鼓,其中即使在中途停止换档操作,也防止换档鼓在达到中间位置。空动弹簧包括从环绕换档轴的螺旋部分的两侧夹紧按压部分。换档位置变位驱动装置的主臂设有压力接收部件,该压力接收部件由两个夹紧部分夹紧,这样,当转动部件转动时,如果响应于其转动方向,按压部分抵靠转动夹紧部分中的一个,则夹紧部分中的另一个抵靠压力接收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153658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710161805.4
申请日:2007-09-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3/18 , F16H61/32 , F16H2061/2892 , Y10T74/2003 , Y10T74/20177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变速器的变速控制装置,包含电动机且由该电动机发挥的动力来驱动换档鼓旋转的驱动机构被连接在换档鼓上,抑制沿换档鼓轴线方向的电动机从内燃机的伸出量,谋求驱动机构的小型化,而且谋求提高换档精度。驱动机构(112)包括:电动机(113),其把旋转轴线配置在与换档鼓(104)轴线正交的平面内;筒形凸轮(115),其通过来自该电动机(113)的动力传递而围绕与电动机(113)平行的轴线旋转,且在外周上设置有凸轮槽(130);传动旋转部件(116),其设置有能围绕与该筒形凸轮(115)旋转轴线正交的轴线旋转且在与换档鼓(104)连动的同时能有选择地与凸轮槽(130)卡合的多个卡合销(131)。
-
公开(公告)号:CN101294608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810095337.X
申请日:2008-04-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48/02 , F16D23/12 , F16D25/086 , F16D2048/02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合器操作机构,该离合器操作机构在用手动操作或者使致动器工作来使离合器分离与接合的情况下不影响另一方。该离合器操作机构具有:操作杆侧损失机构(170B),其被设置在离合器操作杆与跷跷板式机构(103)之间,在不操作离合器操作杆时从离合器操作杆侧切断由电动马达(58)的驱动产生的、从跷跷板式机构(103)接受来的被动作力;和马达侧损失机构(170A),其被设置在电动马达(58)与跷跷板式机构(103)之间,在电动马达(58)不工作时从电动马达(58)侧切断由离合器操作杆的操作产生的、从跷跷板式机构(103)接受来的被动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173698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710181264.1
申请日:2007-10-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5/086 , F16D29/005 , F16D48/04 , F16D2025/081 , F16D2048/02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合器操作辅助装置,其具备离合器辅助用的促动器,能够在不需要促动器的隔热结构等的基础上,配置在可以控制发动机热的影响的位置。所述离合器操作辅助装置具备:设置在向车轮传递发动机(17)的旋转驱动力的动力传递路径中的离合器机构(61)、被输入离合器操作力的离合器操作机构、按照该离合器操作机构的动作产生离合器辅助力的促动器(73),将所述促动器(73)配置在比所述发动机(17)更靠近前方且主车架(8)外侧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238214C
公开(公告)日:2006-01-25
申请号:CN03103198.6
申请日:2003-02-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53/04
Abstract: 通过将拖车挂钩(26)配置在车辆本体(12)侧的后轮(24)的车轴、即后车轴(23)的前方,使拖车(13)的拖车下支架(144)延伸到后轮(24)的上方,同时在该拖车下支架(144)的中央设置乘客乘坐拖车(13)时可以放脚的拖车车箱底板(62),在该车箱底板(62)的前方车架、即前座席安装部件(142)设置乘客可以乘坐的前座席(63),从而乘客可以面向后方乘坐。通过将拖车下支架延伸到车辆本体侧后轮的上方,同时在后轮上方的拖车下支架上配置前座席,可以减小拖车全长,进而可以缩小带拖车的车辆的全长,能够提高转小弯性能。在前座席下方设置车箱底板,可以降低拖车侧的重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