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2611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265152.3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佐藤浩一郎
IPC: H01M8/04223 , H01M8/04089 , H01M8/04082 , H01M8/04291
Abstract: 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的活化方法及其装置。在对燃料电池实施活化的情况下,一边对阳极电极(14)供给第一气体并且对阴极电极(16)供给第二气体,一边对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0)施加变动电压。之后,一边对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施加固定电压,一边使阳极电极或者阴极电极产生液态水。或者,使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发电。发电过程中,在阳极电极或者阴极电极产生液态水。
-
公开(公告)号:CN109216733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1810698494.3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119 , H01M8/04225 , H01M8/04302 , H01M8/048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活化方法和活化装置。燃料电池(16)的活化方法在进行电压施加工序之后进行加湿工序。在电压施加工序中,一边向阳极电极(26)供给氢气并且向阴极电极(28)供给惰性气体,一边对燃料电池(16)施加在规定范围内上升和下降的循环电压。在加湿工序中,在使电压的施加停止的状态下,对阳极电极(26)和阴极电极(28)中的至少任一方供给含有水蒸气的加湿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321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811133362.2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5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输出检测方法。在燃料电池(16)的输出检测方法中具有电位差形成工序、保持工序和测定工序。在电位差形成工序中,向阳极电极(26)供给氢气作为阳极侧气体,并且向阴极电极(28)供给惰性气体作为阴极侧气体,据此使两电极产生电位差。在保持工序中,以比燃料电池(16)的额定电流小的测定电流向产生电位差的两电极通电且将两电极的电压的大小保持在低于电极催化剂的还原电位。在测定工序中,在以测定电流进行通电且将两电极的电压的大小保持在低于电极催化剂的还原电位的状态下,将阴极侧气体切换为惰性气体和氧化剂气体的混合气体之后测定燃料电池(16)的输出。据此,能低成本且高精度地测定燃料电池的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911965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672126.1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4119 , H01M8/04225 , H01M8/04302 , H01M8/048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活化方法和活化装置。燃料电池(16)的活化方法具有通电工序,在该通电工序中,向阳极电极(26)供给氢气作为阳极侧气体且向阴极电极(28)供给惰性气体作为阴极侧气体,据此,在使阳极电极(26)与阴极电极(28)之间产生电位差的状态下进行阳极电极(26)与阴极电极(28)之间的通电。
-
公开(公告)号:CN104777335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005076.8
申请日:2015-01-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07364 , G01R1/0466 , G01R31/26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流施加装置以及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该电流施加装置在对半导体元件施加检查电流时能够提高接触体的突起与表面电极的电接触性。在该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中,利用该电流施加装置适当地进行了检查。电流施加装置(1)具备接触体(2)和按压体(3)。接触体(2)具有多个突起(21),用于与半导体元件(22)的表面电极(22a)接触从而施加检查电流。按压体(3)将接触体(2)按压到半导体元件(22)上,以使各突起(21)贯穿被覆膜并与表面电极(22a)接触。接触体(2)具有设置在形成为弯曲形状的面(4)上的多个突起(21),通过按压体(3)的按压,弯曲形状的面(4)变形成平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0533764C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480040580.1
申请日:2004-11-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11 , H01L23/051 , H01L23/3171 , H01L23/3735 , H01L23/585 , H01L24/45 , H01L24/48 , H01L25/072 , H01L29/0619 , H01L29/402 , H01L29/7395 , H01L29/7397 , H01L29/7813 , H01L29/8611 , H01L2224/40 , H01L2224/451 , H01L2224/45124 , H01L2224/48091 , H01L2224/73265 , H01L2924/00014 , H01L2924/01079 , H01L2924/12036 , H01L2924/1305 , H01L2924/13055 , H01L2924/13091 , H01L2924/00 , H01L2924/00015 , H01L2224/45015 , H01L2924/207 , H01L2224/37099
Abstract: 本发明的半导体模块,由具有动作部(1)和护圈部(12)的半导体元件(13),和设置在该半导体元件的上面以及下面,并对该半导体元件进行冷却的上下的散热部件(15、14)构成。钝化膜(20),覆盖护圈部,但不覆盖动作部。上部散热部(15),由与所述钝化膜非接触地连接在动作部上的金属平板构成。上部散热部和下部散热部(14)可热传导地被连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