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5606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180097321.6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50/242
Abstract: 电池组具有板状的电池和将电池容纳于内部的外壳。外壳具备夹持电池的板面部的平面部和与电池的侧面相对且借助第1边与平面部连接的侧面部。外壳的侧面部具有从与第1边相对的第2边朝向所述第1边延伸的弯曲限制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11551669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080100189.5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的输出控制方法,用于求出由多个单体电池构成的二次电池能够输出的可输出电力,基于该可输出电力来控制二次电池的输出电力。在该输出控制方法中,基于根据多个单体电池各自的充放电特性的变化而变化的充放电特性示意量,来运算与单体电池之间的该充放电特性的偏差的大小相关的偏差示意量,当该偏差示意量为规定的判定基准值以上时,判定为产生了偏差,基于产生了偏差这一判定结果来设定可输出电力。另外,在没有产生偏差的情况下,将基于充放电特性示意量所决定的基本可输出电力设定为可输出电力,在产生了偏差的情况下,将值比基本可输出电力的值低的校正可输出电力设定为可输出电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377617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80038635.9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3/04 , B60L3/0007 , B60L11/1803 , B60L11/1864 , B60L2220/14 , H01H45/04 , Y02T10/7005 , Y02T10/7061
Abstract: 防止在发生碰撞时两个继电器同时通电。配置有用于进行高电压电路(8)的连接和切断的两个触点可动式的第一继电器(21)和第二继电器(22)。在该电动车辆用行驶马达电源系统中,在配置第一继电器(21)和第二继电器(22)时,配置为第一可动触点(21b)随着连接而移动的方向与第二可动触点(22b)随着连接而移动的方向为彼此相反的方向、以及第一可动触点(21b)随着切断而移动的方向与第二可动触点(22b)随着切断而移动的方向为彼此相反的方向,并且将第一继电器(21)和第二继电器(22)中的一方的继电器配置为可动触点沿在发生碰撞时施加最大加速度输入的方向从固定触点分离的朝向。
-
公开(公告)号:CN105377617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480038635.9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3/04 , B60L3/0007 , B60L11/1803 , B60L11/1864 , B60L2220/14 , H01H45/04 , Y02T10/7005 , Y02T10/7061
Abstract: 防止在发生碰撞时两个继电器同时通电。配置有用于进行高电压电路(8)的连接和切断的两个触点可动式的第一继电器(21)和第二继电器(22)。在该电动车辆用行驶马达电源系统中,在配置第一继电器(21)和第二继电器(22)时,配置为第一可动触点(21b)随着连接而移动的方向与第二可动触点(22b)随着连接而移动的方向为彼此相反的方向、以及第一可动触点(21b)随着切断而移动的方向与第二可动触点(22b)随着切断而移动的方向为彼此相反的方向,并且将第一继电器(21)和第二继电器(22)中的一方的继电器配置为可动触点沿在发生碰撞时施加最大加速度输入的方向从固定触点分离的朝向。
-
公开(公告)号:CN104302498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380024669.8
申请日:2013-06-03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264 , B60K1/04 , B60L3/0069 , B60L11/14 , B60L11/1864 , B60L11/1879 , B60L2210/40 , H01M2/10 , H01M2/1083 , H01M2/12 , H01M2/1252 , H01M2220/20 , Y02T10/70 , Y02T10/7005 , Y02T10/7061 , Y02T10/7077 , Y02T10/7241 , Y02T90/16
Abstract: 从配置于车室内的蓄电池罩(1)内的电池模块(3)向车辆行驶用的电动机供给电力。强电电缆(7)中,利用网状管(21)及软管(19)覆盖电线(13),软管(19)的端部(19d)位于发动机挡板(9)的电线导出孔(9a)。网状管(21)构成接地部件(17)。在蓄电池罩(1)内产生的气体经由蓄电池罩(1)的贯通孔(1a)、软管(19)内侧的网状管(21)内的空隙,从软管(19)的端部(19d)的开口部(37)排出到车室外的发动机室(11)内。
-
公开(公告)号:CN11823530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180104129.5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电控制方法是对包括锂离子电池且设置于车辆的蓄电池的充电进行控制的充电控制方法,在所述充电控制方法中,运算能够对蓄电池进行长期间充电的电力即可长期充电电力,运算能够对蓄电池进行短期间充电的电力即可短期充电电力,可短期充电电力比可长期充电电力大,基于可短期充电电力和可长期充电电力来运算能够对蓄电池连续地进行充电的可连续充电电力,将蓄电池1的充电电力的上限限制为可连续充电电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78812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80082353.4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车载电池系统具有电池;用于接通或切断所述电池与变换器之间的连接的继电器;分别设置在用于切换所述继电器的电流路径上的多个开关;以及监视所述电池的状态的电池控制装置,所述多个开关包含设置在所述电池控制装置内的第1开关以及设置在进行车辆的行驶控制的车辆控制装置内的第2开关,所述第1开关和所述第2开关在电流路径上相互串联连接,所述电池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1开关的切换状态,所述车辆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2开关的切换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6605331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480081643.1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6556 , B60L11/1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13 , B60L3/0046 , B60L11/1874 , B60L2240/545 , B60L2240/662 , H01M2/1083 , H01M10/625 , H01M10/643 , H01M10/6556 , H01M10/6563 , H01M10/6565 , H01M10/6566 , H01M10/663 , Y02T10/7005 , Y02T10/705 , Y02T10/7291 , Y02T9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电池组和冷却通路一体化、且避免由冷却通路、进气口的封闭导致的冷却风的流动的阻碍的电池冷却构造。因此,在可安装于电池组(1)的盖板(2)的表面形成有用于向电池组(1)内导入冷却风的多个冷却通路(2a、2b、2c)。而且,在盖板(2)的表面上沿着与多个冷却通路(2a、2b、2c)交叉的方向形成有将多个冷却通路(2a、2b、2c)彼此连结从而能够使冷却风畅通的连结通路(2d、2e、2f、2g、2h、2i)。
-
公开(公告)号:CN101526046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910006787.1
申请日:2009-02-27
IPC: F02F5/00 , F16J9/26 , C22C38/18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32 , C22C38/40 , C22C38/54 , C21D1/18 , C21D9/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9/26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8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54 , Y10T428/12576 , Y10T428/12583 , Y10T428/1259 , Y10T428/12625 , Y10T428/12854 , Y10T428/12972 , Y10T428/12993 , Y10T428/31678
Abstract: 活塞环包括:精炼钢,所述精炼钢含有:0.20%质量至0.90%质量的碳C、0.10%质量至小于0.60%质量的硅Si、0.20%质量至1.50%质量的锰Mn、0.30%质量至2.00%质量的铬Cr和剩余物,所述剩余物包括:铁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由以下表达式(1)基于Si、Mn和Cr的含量计算的参数A为9.0或更小:参数A=8.8Si+1.6Mn+1.7Cr---表达式(1)。由以下表达式(2)基于C、Si、Mn和Cr的含量计算的参数B为10.8或更大:参数B=36C+4.2Si+3.8Mn+4.5Cr---表达式(2)。
-
公开(公告)号:CN101526046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910006787.1
申请日:2009-02-27
IPC: F02F5/00 , F16J9/26 , C22C38/18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32 , C22C38/40 , C22C38/54 , C21D1/18 , C21D9/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9/26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8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54 , Y10T428/12576 , Y10T428/12583 , Y10T428/1259 , Y10T428/12625 , Y10T428/12854 , Y10T428/12972 , Y10T428/12993 , Y10T428/31678
Abstract: 活塞环包括:精炼钢,所述精炼钢含有:0.20%质量至0.90%质量的碳C、0.10%质量至小于0.60%质量的硅Si、0.20%质量至1.50%质量的锰Mn、0.30%质量至2.00%质量的铬Cr和剩余物,所述剩余物包括:铁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由以下表达式(1)基于Si、Mn和Cr的含量计算的参数A为9.0或更小:参数A=8.8Si+1.6Mn+1.7Cr-表达式(1)。由以下表达式(2)基于C、Si、Mn和Cr的含量计算的参数B为10.8或更大:参数B=36C+4.2Si+3.8Mn+4.5Cr-表达式(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