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4153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31133.5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倒杯型搅拌桩,一种搅拌桩钻头以及搅拌桩施工方法,倒杯型搅拌桩为顶部实心而底部空心的同心水泥搅拌桩结构,相对应的搅拌桩钻头包括钻头本体,其呈圆管状;固定叶片,其固定安装在钻头本体的外侧;活动叶片,其通过单向铰链铰接在钻头本体的内侧,钻头本体正向旋转能够使活动叶片收缩,钻头本体反向旋转能够使活动叶片伸展;注浆管,其内嵌在钻头本体中,注浆管的端部从钻头本体的端部露出。本发明通过管状的钻头本体能够施工管状桩体,而且通过改变钻头本体的旋转方向,可以控制内部的活动叶片进行收缩或伸展,从而实现实心桩和空心桩的过渡,一次成桩。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419731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664424.1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2D1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扶壁板式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前排支护桩和后排支护桩,前排支护桩的桩顶标高低于后排支护桩的桩顶标高,前排支护桩与后排支护桩之间通过连续的桩顶支撑板相连接,桩顶支撑板与后排支护桩之间沿基坑侧壁方向间隔设有扶壁板,通过降低前排支护桩的桩顶标高,基坑土方开挖至一定深度后才进行前排支护桩的冠梁及第一道内支撑施工,既充分发挥了后排支护桩的抗弯能力,又可以减少位于基坑顶部的1~2道内支撑,加快基坑施工进度;而且,前排支护桩和后排支护桩之间通过施工桩顶支撑板和扶壁板,可将后排支护桩的水平力传递至前排支护桩,提高整个支护结构的整体性和整体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221798405U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23271247.0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扩大头的柔性桩复合地基,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环管型承载件、圆型承载件、间隔设置的柔性桩以及表层连续设置的固化层,所述柔性桩与所述固化层连成整体,所述柔性桩与所述环管型承载件的底部衔接,且柔性桩的端部正对环管型承载件的中心,圆型承载件封堵环管型承载件的顶部,其中,环管型承载件的外径与柔性桩的直径之间的比值为1.5~2,环管型承载件嵌设于固化层,圆型承载件封盖环管型承载件后持平固化层,其中,固化层上方设置有填土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地基,适用于软土路段,通过在柔性桩顶部设置固化土和环管型扩大头,使得路基的受力更加合理,提高桩土沉降协调性,还可增加桩间距,降低软基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5741814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513661.9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结构,用于城市道路路基路面技术领域,包括由下到上依次铺设在路基上的垫层、半刚性基层、应力吸收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半刚性基层包括分两次压实的下半刚性基层和上半刚性基层,下半刚性基层和上半刚性基层间铺设有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可吸收和分散垫层裂缝在扩大过程中产生的集中应力,阻止裂缝向上发展。由于垫层及下半刚性基层的裂隙及其集中应力被土工格栅隔绝,应力吸收层仅需承担隔绝上刚性基层裂隙及其集中应力向道路面层扩展的功能,从而弥补了应力吸收层防止反射裂缝方面的不足。由此,土工格栅和应力吸收层形成防止反射裂缝的 “双保险”,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顽疾——反射裂缝——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9568379U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822164751.3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遮挡落石的道路防护结构,用于道路防护领域,包括挡土墙,挡土墙设在道路靠近山体侧;顶部支撑防护结构,顶部支撑防护结构与挡土墙的顶部连接,顶部支撑防护结构遮挡在道路上方,绿化带,设在道路远离山体侧。在道路靠近山体侧设置挡土墙,在挡土墙顶部设置遮挡在道路上方的顶部支撑防护结构,挡土墙一方面有利于稳定山体边坡,另一方面,与顶部支撑防护结构一起可以防止落石影响道路交通安全,该技术方案防护落石能力强、结构简单,施工成本和工程费用不高,生态环保、景观效果好,在落石防护区特别是景观要求高的城区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21546968U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21384388.6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现存隧道扩建的双层隧道,现存隧道扩建的双层隧道包括上层隧道、锁脚装置和下层隧道。上层隧道包括第一仰拱、检修道、由内到外设置的洞壁、上层隧道的二次衬砌结构和上层隧道的初期支护结构,锁脚装置包括斜向桩、腰梁和临时支撑,下层隧道包括侧向支护、侧墙、中隔板和第二仰拱。开挖下层隧道时,保留上层隧道第一仰拱脚以下的部分土方。通过将上层隧道的检修道调整为下层隧道的防撞墙,保证下层隧道的车行道宽度,在不新增用地的情况下,将上层隧道的通行能力提升0.6~1.0倍。
-
公开(公告)号:CN205741805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512390.5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1C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遮阳棚的人行道,用于城市道路技术领域,包括设在车行道一侧的人行道,人行道在远离车行道的一侧设有若干立柱,立柱沿人行道纵向依次排列,相邻的立柱之间设有信息板,信息板在交叉口位置断开形成可供人们通过的间隙,所述立柱的顶部设有遮盖住人行道的遮阳棚。本技术方案取消宽度较窄的行道树或侧绿化带,增大人行道的空间,保留路灯,在满足人行道的基本需求即供行人步行之外,增加了信息板、遮阳棚等设施,不仅提升了舒适性,而且与时代的进步紧密联系,通过信息板了解信息。其可使舒适性大大提高,使人行道成为一个信息的载体,在解决舒适性和精神享受的同时,解决了路面结构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8712915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061737.7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搅拌桩钻头,包括钻头本体,其呈圆管状;固定叶片,其固定安装在钻头本体的外侧;活动叶片,其通过单向铰链铰接在钻头本体的内侧,钻头本体正向旋转能够使活动叶片收缩,钻头本体反向旋转能够使活动叶片伸展;注浆管,其内嵌在钻头本体中,注浆管的端部从钻头本体的端部露出。本实用新型通过管状的钻头本体能够施工管状桩体,而且通过改变钻头本体的旋转方向,可以控制内部的活动叶片进行收缩或伸展,从而实现实心桩和空心桩的过渡,一次成桩。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07079596U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20973499.3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扶壁板式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沿基坑侧壁方向前后间隔设置的前排支护桩和后排支护桩,前排支护桩和后排支护桩的桩顶均具有冠梁,前排支护桩的桩顶标高低于后排支护桩的桩顶标高,前排支护桩与后排支护桩之间通过连续的桩顶支撑板相连接,桩顶支撑板与后排支护桩之间沿基坑侧壁方向间隔设有扶壁板,在后排支护桩后设有止水桩,通过降低前排支护桩的桩顶标高,既充分发挥了后排支护桩的抗弯能力,又可以减少位于基坑顶部的1~2道内支撑,加快基坑施工进度;而且,前排支护桩和后排支护桩之间通过桩顶支撑板和扶壁板相连,可将后排支护桩的水平力传递至前排支护桩,提高整个支护结构的整体性和整体刚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741879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512946.0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绿化带,用于城市道路和桥梁技术领域,包括桥梁,桥梁的桥面上具有上行车道和下行车道,上行车道和下行车道间设置与路基的中央绿化带相延续的绿化带,绿化带自桥面向上依次为防水土工布、碎石层和种植有植物的种植土。本实用新型绿化带与路基的中央绿化带相延续,从而保持中央绿化带的完整性,桥梁段延续路基段的中央绿化带宽度,可保证行车过程中的平顺和安全,不需要进行变线。绿化带碎石层的作用为排水,采用小粒径碎石,既可以排除种植土中的多余水分,又可起到一定的保水作用,使得上层种植土中的水分不至于快速流失。防水土工布位于碎石层的底部,碎石层和桥面板之间,保护桥面板,使其不受上部水分的侵蚀和浸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