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位移传感器的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01788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0438168.6

    申请日:2020-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位移传感器的安装方法,属于传感器安装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位移传感器依靠电刷重力克服摩擦的方式安装到套筒式滚珠丝杠副中,无法实现电刷安装轴与丝杠套筒的小间隙配合或者过盈配合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电刷端部安装长螺钉,实现了对电刷长度的延伸,将电刷与套筒螺母配合到位,并通过内六角套筒将外六角螺母拧紧在电刷上,通过外六角螺母将电刷与套筒螺母固定连接,且长螺钉方便拆卸,能够适应电刷与套筒螺母之间的小间隙配合或者过渡配合,使电刷快速安装到位,同时能够通过长螺钉克服螺母拧入的反向力,实现了线位移传感器与丝杠螺母副的快速安装。

    一种间接式输出轴位置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860306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0859153.5

    申请日:2017-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接式输出轴位置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包括:角位移传感器,丝杠螺杆,丝杠螺母,输出轴;角位移传感器的轴上设有传感器拨叉,与丝杠螺母上的圆柱凸台形成滑动副;输出轴上设有输出轴拨叉,与丝杠螺母上的圆柱凸台形成滑动副。本发明实现旋转类作动器输出轴旋转角度的间接测量,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有利于实现作动器的小型化设计。

    电动舵机控制量增量处理及换向防短路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79497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249654.2

    申请日:2022-0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舵机控制量增量处理及换向防短路控制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控制量增量处理步骤:将前一控制周期的输出控制量分成大于0、小于0或等于0三种情况,结合当前控制量的大小和符号,分别对当前控制量的幅度进行动态调整后输出控制量增量处理的当前输出控制量;换向防短路控制步骤:根据输入的换向防短路控制输入量与前一控制周期的输出控制量的符号变化,对电动舵机驱动器控制方向和控制量大小进行处理,执行换向防短路输出逻辑,输出换向防短路控制的当前输出控制量。本发明采用非线性的方法,解决电动舵机指令快速变化时电动舵机发热及驱动器换向短路问题。

    一种线位移传感器的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01788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010438168.6

    申请日:2020-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位移传感器的安装方法,属于传感器安装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位移传感器依靠电刷重力克服摩擦的方式安装到套筒式滚珠丝杠副中,无法实现电刷安装轴与丝杠套筒的小间隙配合或者过盈配合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在电刷端部安装长螺钉,实现了对电刷长度的延伸,将电刷与套筒螺母配合到位,并通过内六角套筒将外六角螺母拧紧在电刷上,通过外六角螺母将电刷与套筒螺母固定连接,且长螺钉方便拆卸,能够适应电刷与套筒螺母之间的小间隙配合或者过渡配合,使电刷快速安装到位,同时能够通过长螺钉克服螺母拧入的反向力,实现了线位移传感器与丝杠螺母副的快速安装。

    一种面接触式滑动拨叉装置及滑动拨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5201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10554209.5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接触式滑动拨叉装置及滑动拨叉方法,属于拨叉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传动销与拨叉装置之间为线接触,导致磨损严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面接触式滑动拨叉装置,包括滚珠丝杆、丝杠螺母、传动销、输出轴以及结构形同的第一转接块和第二转接块;丝杠螺母与滚珠丝杠滚动连接,传动销与丝杠螺母固定连接,传动销设有凸台;凸台与第一转接块和第二转接块的内侧面之间为面接触;输出轴上设有U型开口拨叉结构,该U型开口拨叉结构与第一转接块和第二转接块的外侧面之间为面接触。本发明提供的滑动拨叉装置的传动销与输出轴之间为面接触,避免了相互接触及相互磨损,能有效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

    一种面接触式滑动拨叉装置及滑动拨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520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54209.5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接触式滑动拨叉装置及滑动拨叉方法,属于拨叉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传动销与拨叉装置之间为线接触,导致磨损严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面接触式滑动拨叉装置,包括滚珠丝杆、丝杠螺母、传动销、输出轴以及结构形同的第一转接块和第二转接块;丝杠螺母与滚珠丝杠滚动连接,传动销与丝杠螺母固定连接,传动销设有凸台;凸台与第一转接块和第二转接块的内侧面之间为面接触;输出轴上设有U型开口拨叉结构,该U型开口拨叉结构与第一转接块和第二转接块的外侧面之间为面接触。本发明提供的滑动拨叉装置的传动销与输出轴之间为面接触,避免了相互接触及相互磨损,能有效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

    一种舵机装配调试方法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697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23564.3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舵机装配调试方法,属于设备调试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舵机装配调试方法存在缺乏系统性、准确度低、调试效率低、无法应对复杂情况的问题。S1:执行阶跃测试,若舵机的阶跃测试结果为合格,则执行步骤S2;否则,对所述舵机的传动机构进行调整,重复执行步骤S1,直至阶跃测试结果为合格;S2:执行跑合测试,若舵机的跑合测试结果为合格,则执行步骤S3;否则对所述舵机的垫片进行调整,并返回步骤S1;S3:执行小指令扫频测试,若舵机的小指令扫频测试结果为合格,则结束测试,否则对所述舵机的垫片进行调整,并返回步骤S1。提升了舵机机械装配调试的效率。

    一种高效率舵机装配测试系统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399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20855.7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率舵机装配测试系统,属于舵机装配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舵机机械装配调试流程灵活性差、效率低、调试工作量大的问题。免焊接接线模块,用于连接机械装配后的舵机的位移传感器和电机,接收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的位移反馈信息以及向电机输出驱动信号;测试模式选择模块,用于选择舵机的测试模式,测试模式包括阶跃测试、跑合测试、小指令扫频测试;数字处理器,根据测试模式对应的测试函数以及位移反馈信息进行电机闭环控制,并将生成的控制量输出到电机驱动器;电机驱动器,基于数字处理器输出的控制量生成驱动信号,并通过免焊接接线模块传输至电机。实现了生产环节质量管控,减少返工量,提高了生产效率,便于产品批量化生产,为整机性能调试留有充足的稳定余量,提高了产品可靠性。

    一种应用于作动控制系统时域性能稳定性的自适应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0039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66129.7

    申请日:2024-0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作动控制系统时域性能稳定性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属于自适应控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控制算法无法满足非线性、复杂动态环境以及近似梯形的时域控制特性的问题。基于目标指令和被控量得到计算得到被控量的控制误差、控制误差绝对值、微分和微分绝对值;基于上述参数得到第一增益参数和第二增益参数;基于被控量、被控量的微分和指令限幅值计算控制量调整系数;限幅处理后得到第一增益参数限幅值、第二增益参数限幅值和第一控制量调整系数;基于第一增益参数限幅值、第二增益参数限幅值与增益常数得到中间控制增益参数,基于中间控制增益参数得到中间控制量,基于第一控制量调整系数与中间控制量得到目标控制量,将目标控制量作为当前控制周期的输出结果。实现了作动控制系统在时域性能上的稳定性控制。

    一种泵阀联合控制的电液伺服机构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6939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261606.X

    申请日:2023-0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阀联合控制的电液伺服机构控制系统,包括:泵阀联合控制模块、液压泵电机调速模块和伺服阀控制模块;泵阀联合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电液伺服机构的位移指令和位移反馈输入,进行液压泵和伺服阀的联合控制,生成伺服阀控制量和液压泵控制量分别输出到伺服阀控制模块和液压泵电机调速模块;液压泵电机调速模块,用于接收伺服阀控制模块生成的液压泵控制量,在功率放大后驱动液压泵的电机旋转控制液压泵压强;伺服阀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伺服阀控制模块生成的伺服阀控制量,通过数模转换和比例反馈模拟控制对电流进行放大驱动伺服阀线圈,控制伺服阀开口大小及方向。本发明实现了高效率高动态高精度的电液伺服机构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