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8071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368776.8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L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套车载设备控制双端的自动换端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车载设备与列车首端和尾端的信号设备保持通信连接;车载设备根据首端的第一首端换端信号进入换端流程,在换端过程中保持对列车首尾端标识:原首端始终为首端;车载设备采集到第二首端换端信号后,保持首端驾驶室既有的驾驶模式且不进入待机模式;车载设备根据尾端的第一尾端换端信号完成换端流程。本发明的单套车载设备控制双端的自动换端方法及系统,提高了设备的集成率,降低了设备间通信造成折返失败概率,提高了折返操作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4225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264726.5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控制系统,适用于悬挂式列车,由车载设备、轨旁设备、车站设备和列控中心设备组成,所述列车控制系统使用所述车载设备计算行车许可,所述车载设备具有区域控制器功能。本发明提供的无区域控制器的新一代CBTC系统结构简单,扩展性高,对既有系统修改少,适用于悬挂式列车控制系统。相比传统CBTC列控系统,建设维护成本低,各接口信息交互清晰单一,各子系统功能、接口独立,尤其更利于既有铁路的升级。
-
公开(公告)号:CN11445491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71987.0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1L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容多系统的列控车载设备及控制方法,列控车载设备包括:第一系统车载设备和第二系统核心处理单元;所述第一系统车载设备包括第一系统核心处理单元;所述第一系统核心处理单元和第二系统核心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系统核心处理单元用于在第一制式线路上对列车进行安全监控;所述第二系统核心处理单元用于在第二制式线路上对列车进行安全监控;其中,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为不同制式的系统。本发明的兼容多系统的列控车载设备及控制方法,实现了两种制式系统的高度集成,系统结构简洁,降低了系统复杂度,减小故障发生概率,提高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9114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532070.8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ATO系统增加列车自动换端的方法及系统,适用于高铁ATO系统,在不增加硬件设备和接口的前提下,通过修改软件实现既有系统支持自动换端功能,提高运营折返效率,更易于工程实施,更适用于已出厂投入运营的高铁动车组改造;由于自动换端也是无人自动折返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本发明还为高铁ATO系统增加无人自动折返功能奠定了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276912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28315.5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L2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交叉感应环线的列车定位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车载ATP通过检测收到区域标识号时的位置来验证环线边界的位置;车载ATP通过地面环线发送的环线位置号判断当前线路的运行方向;车载ATP持续接收环线位置号完成列车的定位初始化;列车定位之后,车载ATP收到预期窗口内的交叉点或者有效环线边界的位置信号,对列车当前位置,进行校正;所述系统包括车载ATP和地面环线。本发明具有在无需存储线路电子地图的情况下通过车载ATP进行列车定位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556690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238495.3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源传感器融合定位方法及装置,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采集列车的多个传感器的数据;对传感器采集数据进行计算获得相应的数据包;将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数据包进行卡尔曼滤波融合,根据各个传感器的实际运行状态,从多个传感器的预定义融合数据组合中选择传感器对外输出的融合数据组合;基于各个传感器的采样周期对融合后的数据进行修正;将修正后的融合数据进行二次融合,将融合结果输出至列车防护系统。本发明将多传感器测量的数据进行周期一致性处理和滤波融合,再依据融合数据的采样周期对融合结果进行修正,提高了列车控制系统定位的可用性,而且避免了各传感器的缺陷,保证了列车速度和位移信息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395276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563162.9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运行防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车辆制动力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通过两组或多组加速度计,实时测量并确定车辆的实际减速度;根据实际减速度判断实际制动力是否满足制动要求;判定车辆实际制动力不足,采取紧急防护措施。本发明通过加速度计直接对列车实际减速度进行测量,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误差较小等特点;把对列车实际制动力的监测与列车速度防护结合起来,强化了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功能,有力地保障了列车运行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7347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51590.3
申请日:2025-03-05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L15/0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运控设备的冗余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本公开车载双系均为独立单元,双系与外设交互数据通道独立,主备系之间周期性进行数据交互,在双系同步的数据中增加本系各类型故障标志位,快速判断对系运行情况,主系宕机备系快速响应切换为备系运行,满足600km/h列车高速运行切换场景。使轨道交通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可用性更高,更加安全可靠。本公开车载双系均为独立单元,单独使用都可以与外设正常通信,控制列车运行,避免一路干扰导致车载双系通信异常,影响列车运行。本公开可避免短时通信干扰、丢包等导致备系宕机,热备功能失效的情况,提高双系冗余的可用性,保证列车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08071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368780.4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L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套车载设备控制双端的无人折返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车载设备根据首端的第一首端折返信号进入无人折返流程,在无人折返流程中保持对列车首尾端标识;车载设备采集到第二首端折返信号后,保持首端驾驶室既有的驾驶模式且不进入待机模式;车载设备收到无人折返指令后,由车载设备的车载ATO自动完成无人折入和折出;车载设备根据尾端的第一尾端折返信号和第二尾端折返信号完成无人折返流程;无人折返流程中,车载设备与列车首端和尾端的信号设备保持通信连接。本发明的单套车载设备控制双端的无人折返方法及系统,提高了折返操作的效率和设备的集成率,降低了设备间通信造成折返失败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24704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798083.3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面应答器的列车闯红灯防护系统及方法,该防护系统包括:信号机,用于显示当前轨道线路是否允许通行的状态;应答器组,与所述信号机对应连接,所述应答器组包括:有源应答器,用于向列车反馈所述信号机的状态;以及多个无源应答器,设于所述有源应答器两侧的轨道上;电子地图,设于列车上,所述电子地图内存储有每个所述无源应答器所对应的防护信息,所述防护信息包括是否对所述信号机状态作出防护应答;车载ATP,设于列车上且与所述电子地图连接。本发明通过对信号机进行简单改造和铺设少量地面应答器,实现对列车闯红灯的自动防护功能,且具有建设成本低、周期短、易于实现和后期维护的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