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14331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180005998.9
申请日:2011-01-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永长秀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492 , C01B3/047 , C01B2203/066 , C01B2203/1604 , C01B2203/1685 , C01B2203/1695 , H01M8/04 , H01M8/045 , H01M8/04611 , H01M8/04641 , H01M8/04776 , H01M8/06 , H01M8/0612 , H01M2008/1095 , Y02E60/364 , Y02E60/50
Abstract: 燃料电池系统(5)包括:固体聚合物型的燃料电池,其通过使用含氢气体作为燃料气体来产生电力;重整装置(2),其通过使氨重整而产生燃料气体;和供应量比率控制单元(110),其对待供应至重整装置的氧和氨的供应量比率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714331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80005998.9
申请日:2011-01-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永长秀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492 , C01B3/047 , C01B2203/066 , C01B2203/1604 , C01B2203/1685 , C01B2203/1695 , H01M8/04 , H01M8/045 , H01M8/04611 , H01M8/04641 , H01M8/04776 , H01M8/06 , H01M8/0612 , H01M2008/1095 , Y02E60/364 , Y02E60/50
Abstract: 燃料电池系统(5)包括:固体聚合物型的燃料电池,其通过使用含氢气体作为燃料气体来产生电力;重整装置(2),其通过使氨重整而产生燃料气体;和供应量比率控制单元(110),其对待供应至重整装置的氧和氨的供应量比率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3319C
公开(公告)日:2005-01-05
申请号:CN01108956.3
申请日:2001-02-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3/0234 , F01L3/20 , F01L2001/0537 , F01L2001/34426 , F01L2001/34463 , F01L2001/34473 , F01L2001/34483 , F01L2250/02 , F01L2800/03 , F01L2800/05 , F01L2820/041 , F01L2820/042 , F01L2820/044 , F02D2013/0292 , F02D2041/001 , Y02T10/18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11)的配气正时控制装置,该发动机包括一偏压装置(54),当该配气正时处于一预定范围时,例如,当该配气正时处于该发动机利用启动配气正时进行启动的启动配气正时的延迟侧时,该偏压装置给进气阀或排气阀(19,20)的凸轮轴(21,22)施加一偏压力以便使该发动机的配气正时处于一预定状态,该配气正时控制装置由一个控制器(92)控制,该控制器根据该偏压装置的偏压力控制该配气正时。
-
公开(公告)号:CN1266941A
公开(公告)日:2000-09-20
申请号:CN00103792.7
申请日:2000-03-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42 , F01L1/08 , F01L1/34 , F01L1/344
Abstract: 实现气门特性根据内燃机的需要而变化的可变气门特性控制设备和可变气门控制设备中使用的三维凸轮。在进气门的情况下,三维凸轮通过驱动可变气门特性控制设备实现两个升降曲线和在这两个升程曲线之间连续挛的升程曲线。在气门操作角内这两个升程曲线在最高点的迟后侧(应为提前侧)提供不同的升程量,而在最高点的迟后侧提供相同的升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165272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1811591245.0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永长秀男
IPC: H01M8/2465 , H01M8/247
Abstract: 燃料电池堆包括:包括堆叠的单元电池的堆叠体;在单元电池堆叠的堆叠方向上夹持堆叠体的端板;紧固端板的张力板;将张力板固定至端板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中至少之一包括:形成在端板之一的外周边缘中的凹陷部;螺栓孔,其形成在端板之一中,与凹陷部同心地形成,并且具有比凹陷部的内径小的内径;形成在张力板中的通孔;套筒,其形成为具有通孔的圆柱形状并被嵌合到张力板的通孔和凹陷部中;以及螺栓,其穿过套筒的通孔并拧入螺栓孔,张力板的通孔包括其内径在螺栓的轴向方向上朝向端板之一逐渐减小的渐缩内周表面,套筒包括其外径在轴向方向上朝向端板之一逐渐减小的渐缩外周表面,并且渐缩外周表面与渐缩内周表面表面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0165271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910117463.9
申请日:2019-02-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永长秀男
IPC: H01M8/2404 , H01M8/2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堆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燃料电池堆叠在第一端板上;将压力板——在该压力板上沿着该压力板的外周设置有多个突出部分——叠置在燃料电池的堆叠体上使得突出部分从堆叠体的侧面向外突出;按压突出部分,使得堆叠体在第一端板与压力板之间被按压;在按压突出部分的同时测量堆叠体在堆叠方向上的长度;在按压突出部分的同时将调节板叠置在压力板上,该调节板具有根据所测量的长度得出的厚度;以及在按压突出部分的同时将第二端板固定至第一端板,以便将堆叠体、压力板和调节板夹置在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873782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580003565.8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永长秀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00 , B60K1/04 , B60K8/00 , B60K2001/0411 , B60L1/003 , B60L3/0053 , B60L7/12 , B60L11/18 , B60L11/1805 , B60L11/1881 , B60L11/1887 , B60L11/1896 , B60L15/2009 , B60L2210/10 , B60L2210/42 , B60L2240/36 , B60L2240/427 , B60L2240/429 , H01M2250/20 , Y02T10/645 , Y02T10/7216 , Y02T10/7275 , Y02T90/32 , Y02T90/34
Abstract: 为了既确保电动车辆的运动性能又稳定地支承燃料电池组,将燃料电池组(10)、电动发电机(13)以及电力调整器(EA)收容于在客厢(2)的车辆长度方向(VL)前方形成的收容室(3)内。将电动发电机(13)以及电力调整器(EA)收容于共用的底部外壳(5)内,将底部外壳配置于收容室的底部。在底部外壳的顶部形成有沿大致水平方向扩张的平坦的电池组支承面(SS)。将燃料电池组配置于外壳的上方,并且经由配置于电池组支承面上的支座(MS)并利用底部外壳对该燃料电池组进行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07458240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418175.8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永长秀男
IPC: B60L11/18 , H01M8/04007 , H01M8/04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冷式燃料电池车辆。当判定车辆停止时,控制单元通过第一阀阻止第一开口与燃料电池之间的连通。当风扇正在被驱动并且第一开口与燃料电池之间的连通被第一阀阻止时,第二阀打开第三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02160223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880131231.9
申请日:2008-09-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22 , H01M8/04365 , H01M8/04753 , H01M8/04783
Abstract: 本发明不使成本增加,而降低阳极的浓度过电压,并提高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燃料电池系统具备:通过含有液化氨的燃料与氧化剂的电化学反应进行发电的燃料电池(1);向燃料电池(1)供给燃料的燃料供给单元(13);向燃料电池(1)供给氧化剂的氧化剂供给单元(10);测定燃料电池(1)的温度的温度测定单元(17);及根据燃料电池(1)的温度对从燃料供给单元(13)向燃料电池(1)供给的燃料的压力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382245A
公开(公告)日:2002-11-27
申请号:CN00814625.X
申请日:2000-08-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42 , F01L1/08 , F01L1/34 , F01L1/34406 , F01L2001/0537 , F01L2800/00 , F02B2275/18
Abstract: 进气凸轮的凸轮面具有使进气阀进行基本的提升动作的主提升部和对主提升部的作用辅助的副提升部。主提升部和副提升部在进气凸轮的轴向上连续变化。为了调整用于驱动进气阀的凸轮面的轴向位置,轴向移动促动器使进气凸轮朝轴向移动。通过进气凸轮轴向移动,将由主提升部实现的凸轮提升模式和由副提升部实现的凸轮提升模式复合而成的多样阀提升特性施加给阀。因此,能使阀特性充分适应根据发动机运转状态要求的种种发动机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