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驱动器和控制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77650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0980139793.2

    申请日:2009-10-08

    Abstract: 一种根据永磁电动机(M1)的希望输出对变换器(14)的IGBT器件(Q3-Q8)的开关进行控制的控制器(30)。控制器(30)包含:磁体温度检测装置,其基于温度传感器(40,42)的输出来检测永磁电动机(M1)的磁体温度;设置装置,其基于来自永磁电动机(M1)的输出和临界温度之间的预定关系,设置与永磁电动机(M1)的希望输出对应的磁体温度的阈值,其中,直到该临界温度,不会导致永磁电动机(M1)中的去磁;载波频率控制装置,其在由磁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磁体温度超过所述阈值时以这样的方式改变对IGBT器件(Q3-Q8)进行开关的载波频率:使得叠加在流经永磁电动机(M1)的电动机电流上的纹波电流减小。

    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53065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980105649.7

    申请日:2009-01-23

    Abstract: 提供能够防止由于进行矩形波控制而引起的电池电压跌破下限、同时能够实现电力的燃料经济性提高的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10),包括:电池(B);转换器(12);变换器(16);和向转换器(12)以及变换器(16)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部(20)。控制部(20)关于交流电动机控制具有第1映射与第2映射。第1映射是通过将转换器(12)的升压开始点设定于比第2映射更高转速区域从而包含比较宽的矩形波控制区域(a3)的映射,第2映射是用于主要执行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的映射。控制部(20)还包含根据电池(B)的状态从基于第1映射的控制向基于第2映射的控制切换的映射切换部。

    互连逆变器系统和制造互连逆变器系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793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239536.3

    申请日:2022-03-11

    Abstract: 互连逆变器系统(10)包括:逆变器电路(120),其将来自DC电源的DC电力转换为AC电力并将AC电力提供至AC电力线,电压传感器(151),其检测逆变器电路的DC电源侧的DC电力的电压,DC电流传感器(161),其检测逆变器电路的DC电源侧的DC电力的电流,以及马达ECU(100),其控制逆变器电路。马达ECU通过使用由电压传感器检测到的电压值与由DC电流传感器检测到的电流值的乘积计算从逆变器电路提供的AC电力的实际电力,并且控制逆变器电路使得所计算的实际电力遵循来自互连逆变器系统的外部的电力命令值。

    车辆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94240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610794615.5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当电动机的电力波动的电气一次频率fm2小于作为在包括升压转换器的电抗器和电容器的电路中发生谐振的频带的下限频率的确定阈值fth1或大于作为发生谐振的频带的上限频率的确定阈值fth2时,将值G2设定为增益G(步骤S140、S150),并且当电气一次频率fm2等于或大于确定阈值fth1并且等于或小于确定阈值fth2时,将谐振频带的上限频率具有比确定阈值fth1低的频率的值G3设定为增益G(步骤S140、S160),并且使用以此方式设定的增益G来执行升压转换器中的电流控制。可防止包括升压转换器的电抗器和电容器的电路的谐振。

    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53065B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0980105649.7

    申请日:2009-01-23

    Abstract: 提供能够防止由于进行矩形波控制而引起的电池电压跌破下限、同时能够实现电力的燃料经济性提高的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10),包括:电池(B);转换器(12);变换器(16);和向转换器(12)以及变换器(16)输出控制信号的控制部(20)。控制部(20)关于交流电动机控制具有第1映射与第2映射。第1映射是通过将转换器(12)的升压开始点设定于比第2映射更高转速区域从而包含比较宽的矩形波控制区域(a3)的映射,第2映射是用于主要执行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的映射。控制部(20)还包含根据电池(B)的状态从基于第1映射的控制向基于第2映射的控制切换的映射切换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