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80317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80018203.6
申请日:2008-05-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M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0004 , F01M2005/023 , F01M2011/0037 , F01M2011/0045 , F01M2011/0087 , F16N3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盘构造,油盘构造(1)包括安装于发动机缸体下部的下部构造体(2)、和经由该下部构造体(2)设于发动机缸体下部的主油盘(3)。另外,还包括具有凹部(4)且设于主油盘(3)的内侧的副油盘(5)。副油盘(5)在主油盘(3)的内侧形成第一室(6)和位于其周围的第二室(7)。副油盘(5)被分割成上部体(5a)和下部体(5b)。上部体(5a)与下部构造体(2)一起通过注射成形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415914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780012049.7
申请日:2007-02-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0004 , F01M2011/0037 , F01M2011/0041 , F16H57/0404 , F16H57/0447 , F16H57/0452 , F16H57/04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润滑装置和油底壳。其中油底壳分隔器(132)配置成将油底壳(130)内的空间分成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在油底壳分隔器(132)的下方位置处形成有突出部(132b),使得第一室(30a)的一部分伸入第二室(30b)中。在构成突出部(132b)的上端部的突出部上板(132b1)上设有作为单向阀的供油阀(138),该供油阀允许油基本上仅仅从第一室(30a)流出到第二室(30b)。
-
公开(公告)号:CN101137822A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680007346.8
申请日:2006-03-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M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M11/0004 , F01M5/001 , F01M2011/0045
Abstract: 一种双腔油盘包括:设置在发动机气缸体(7)之下的油盘(1);设置在油盘(1)内并限定了与发动机气缸体连通的第一腔(4)和设置在第一腔周围的第二腔(5)的油盘分隔器(3);以及设置在第一腔(4)内的吸口。第一腔包括大容量部分(3C)和小容量部分(3B),大容量部分包括油盘分隔器的底部,小容量部分位于大容量部分之上并且与大容量部分一体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6460630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580030071.9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林日出夫
Abstract: 一种兰金循环系统,具备:内燃机,其由在内部循环的制冷剂来冷却;气液分离器;第1泵,其从内燃机向气液分离器供给制冷剂并再从气液分离器向内燃机供给液相的制冷剂;蒸气发生器,其对从气液分离器供给的液相的制冷剂赋予内燃机的废热而将其向气液分离器供给;过热器,其对从气液分离器供给的气相的制冷剂赋予内燃机的废热;膨胀机,其由从过热器供给的制冷剂来驱动;冷凝器,其使从膨胀机供给的制冷剂冷凝;第2泵,其从冷凝器向气液分离器供给制冷剂;第1控制阀,其控制制冷剂从内燃机向气液分离器的流量;以及控制部,其在内燃机内的制冷剂的温度低的情况下,与内燃机内的制冷剂的温度高的情况相比,向关闭侧控制第1控制阀。
-
公开(公告)号:CN106661997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580036509.4
申请日:2015-07-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林日出夫
Abstract: 一种沸腾冷却装置,具备:制冷剂通路,其形成于内燃机的内部,供通过沸腾来冷却所述内燃机的制冷剂流通;膨胀器,其由在所述内燃机中沸腾了的制冷剂来驱动;冷凝器,其配置于所述膨胀器的下游侧,对通过所述膨胀器后的所述制冷剂进行冷却;以及热交换部,其通过与所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来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在所述制冷剂循环的路径中,形成包括所述膨胀器及所述冷凝器的低压区域和所述低压区域以外的高压区域,在所述热交换部,连接有与液相的制冷剂流通的部位连接的通路,并且连接有与所述低压区域连接的通路。
-
公开(公告)号:CN107250488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80011637.8
申请日:2016-02-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林日出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23/14 , F01D21/02 , F01K23/065 , F02G5/04 , Y02T10/166
Abstract: 在兰金循环系统中,在发动机的制冷剂通路沸腾了的液相制冷剂的一部分变化为气相制冷剂。气相制冷剂通过过热器过热而成为过热蒸气,所述过热器通过与发动机的排气的热交换而过热。通过了过热器的过热蒸气在喷向透平而使透平旋转之后,由压缩机冷凝。透平通过动力传递路径连接于发动机的输出轴,在动力传递路径设置有离合器装置。在透平与压缩机之间设置有透平出口阀,ECU在动力传递路径因离合器装置的作用而被截断的情况下,将透平出口阀关闭。
-
公开(公告)号:CN10666199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80036509.4
申请日:2015-07-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林日出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14 , F01K23/06 , F01K23/065 , F01K23/10 , F01K23/101 , F01P3/20 , F01P3/22 , F01P7/16 , F01P2007/146 , F02G5/00 , F28D15/0266 , F28D15/06 , F28D21/0003 , F28D2015/0291 , F28F2250/06
Abstract: 一种沸腾冷却装置,具备:制冷剂通路,其形成于内燃机的内部,供通过沸腾来冷却所述内燃机的制冷剂流通;膨胀器,其由在所述内燃机中沸腾了的制冷剂来驱动;冷凝器,其配置于所述膨胀器的下游侧,对通过所述膨胀器后的所述制冷剂进行冷却;以及热交换部,其通过与所述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来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在所述制冷剂循环的路径中,形成包括所述膨胀器及所述冷凝器的低压区域和所述低压区域以外的高压区域,在所述热交换部,连接有与液相的制冷剂流通的部位连接的通路,并且连接有与所述低压区域连接的通路。
-
公开(公告)号:CN106460630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30071.9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林日出夫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16 , F01K23/065 , F01K23/10 , F01N3/0205 , F01N5/02 , F01P3/22 , F01P5/10 , F01P9/06 , F01P2003/2214 , F01P2003/2264 , F01P2005/105 , F01P2007/146 , F02G5/02 , F02G5/04 , Y02T10/16 , Y02T10/166 , Y02T10/20
Abstract: 一种兰金循环系统,具备:内燃机,其由在内部循环的制冷剂来冷却;气液分离器;第1泵,其从内燃机向气液分离器供给制冷剂并再从气液分离器向内燃机供给液相的制冷剂;蒸气发生器,其对从气液分离器供给的液相的制冷剂赋予内燃机的废热而将其向气液分离器供给;过热器,其对从气液分离器供给的气相的制冷剂赋予内燃机的废热;膨胀机,其由从过热器供给的制冷剂来驱动;冷凝器,其使从膨胀机供给的制冷剂冷凝;第2泵,其从冷凝器向气液分离器供给制冷剂;第1控制阀,其控制制冷剂从内燃机向气液分离器的流量;以及控制部,其在内燃机内的制冷剂的温度低的情况下,与内燃机内的制冷剂的温度高的情况相比,向关闭侧控制第1控制阀。
-
公开(公告)号:CN10598066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80065548.2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林日出夫
IPC: F01K23/06
Abstract: 一种废热回收设备,包括热交换器、膨胀器、冷凝器、第一罐、回流部分、第一通道部分和第二通道部分。热交换器构造成产生蒸汽。膨胀器构造成将所产生的蒸汽的热能回收为动力。冷凝器构造成使经过膨胀器的蒸汽冷凝。冷凝器的入口部分布置在膨胀器的出口部分的上方。第一罐构造成储存被冷凝器液化的工作流体。回流部分构造成使第一罐中的液态工作流体回流到热交换器。第一通道部分将膨胀器的出口部分和冷凝器的入口部分相互连接。第二通道部分将第一通道部分和第一罐相互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812211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080065724.4
申请日:2010-03-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25/10 , F01K9/00 , F01K23/0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朗肯循环系统。朗肯循环系统(100)具备过热器(8)以及被作为从该过热器(8)供给的汽化制冷剂的蒸汽驱动而进行能量回收的膨胀器(10)。膨胀器(10)具备排出蒸汽的第一排出口(10a1)、以及排出在膨胀器(10)的内部蒸汽凝结而生成的液化制冷剂的第二排出口(10a2)。朗肯循环系统(100)具备与第一排出口(10a1)连接并从膨胀器(10)排出蒸汽的第一排出通路(11)、以及通过第一排出通路(11)被导入蒸汽并对被导入的蒸汽进行凝结来作为液化制冷剂的冷凝器(12)。在冷凝器(12)中生成的液化制冷剂被贮存在凝结水箱(14)中。第二排出口(10a2)和凝结水箱(14)被第二排出通路(15)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