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承台结构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2780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94926.6

    申请日:2024-06-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承台结构,包括: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多根柱桩和钢管混凝土柱;所述混凝土结构的顶面的中部设置有预设高度的套筒;所述钢结构包括横向钢箱和竖向钢箱,其中,横向钢箱预埋在混凝土结构中;竖向钢箱的底部预埋在混凝土结构中,并垂直固定在横向钢箱的顶面上,竖向钢箱的顶端向上,并位于混凝土结构的套筒内;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底端位于套筒内,并与竖向钢箱的顶端对接固定;所述多根柱桩设置在混凝土结构的底端。应用本发明可以解决承台跨越地下管道时受限的难题。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站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05461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860036.6

    申请日:2023-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座式单轨车站及其施工方法,涉及铁路车站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地下层,地下层位于地面下方,由侧墙以及顶板拼接围成,地下层内布置有设备管理用房以及敷设管线;站台层,站台层上设置有轨行区,站台层位于地下层的上方;支撑层,支撑层包括在纵向上设置的至少一个支撑柱墩,支撑柱墩竖向设置,支撑柱墩底部穿过地面后与地下层固定连接,支撑柱墩顶部与站厅层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利用车站墩柱之间的地下空间做设备用房,将荷载较大的设备移至地下,减轻上层的重量,并将地下设备用房箱型空间与柱下基础一体设计,形成一种柱下桩基承台与箱型基础结合的组合基础形式,提高独柱基础与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以及提高了抗震受力性能。

    上翼缘贯通-柱内插式组合框架结构连接节点、组合框架

    公开(公告)号:CN10688447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1710161044.6

    申请日:2017-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翼缘贯通‑柱内插式组合框架结构连接节点和组合框架,所述连接节点包括:第一管柱、第二管柱、上翼缘板、牛腿和混凝土层,第一管柱和第二管柱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管柱的下部插设在第一管柱的上部;上翼缘板沿水平方向延伸且设有安装孔,上翼缘板连接在第一管柱的上端且第二管柱插设在安装孔内并与安装孔相连;牛腿与第一管柱相连且水平延伸,牛腿设在上翼缘板的下方且与上翼缘板间隔开;混凝土层浇筑在第一管柱内、第二管柱内、牛腿内和第一管柱的外壁面与第二管柱的内壁面之间。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节点,能避免屈破坏和撕裂破坏,防止发生剪切破坏,提高刚度和强度,并且加工方便、施工便捷快速、经济性能好。

    一种轨道交通高架车站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88423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235612.2

    申请日:2017-04-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3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高架车站,包括:多榀独柱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每榀独柱钢‑混凝土组合框架包括:墩柱、第一钢‑混凝土组合梁、第二钢‑混凝土组合梁、站台结构、轨道梁和屋面雨棚;第一钢‑混凝土组合梁通过第一组合梁柱节点安装在墩柱的顶部;第二钢‑混凝土组合梁通过第二组合梁柱节点安装在站厅层中柱和侧柱的顶部;屋面雨棚安装在第二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两端的支撑柱的顶部;第一钢‑混凝土组合梁和第二钢‑混凝土组合梁均为具有容纳腔的方钢管组合梁,容纳腔的底部及与第一组合梁柱节点或第二组合梁柱节点的连接处灌注有混凝土。采用该种轨道交通高架车站,可减轻结构构件的自重,提高结构延性和抗震性能,缩短施工工期。

    一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红层泥岩浅埋式桩板结构路基

    公开(公告)号:CN220952730U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22466993.9

    申请日:2023-09-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红层泥岩浅埋式桩板结构路基,涉及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技术领域,包括基床,所述基床包括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所述基床表层设置于所述基床底层上方;路堤,所述路堤设置于所述基床下方,所述路堤为红层泥岩路堤;地基,所述地基设置于所述路堤下方;桩板结构,所述桩板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钢筋混凝土板梁和竖直设置的灌注桩群,所述灌注桩群包括若干个灌注桩,所述灌注桩的上部位于所述路堤内,所述灌注桩的下部延伸至所述地基的基岩层内,所述钢筋混凝土板梁设置于所述路堤的顶面与所述灌注桩群的顶部之间。本实用新型在节省工程投资基础上,能够有效控制红层泥岩路基的沉降。

    红层泥岩高路堤局部压缩变形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931954U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22462181.7

    申请日:2023-09-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层泥岩高路堤局部压缩变形测试装置,涉及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压盘,所述压盘用于设置于所述红层泥岩高路堤的顶面上,所述红层泥岩高路堤上开设有测试孔洞,所述测试孔洞由所述红层泥岩高路堤的顶面延伸至所述红层泥岩高路堤内部,所述压盘的尺寸大于所述测试孔洞的洞口,所述压盘用于盖设在所述洞口的上方;电感位移计,所述电感位移计用于竖直设置在所述测试孔洞中,所述电感位移计包括测量杆和套筒,所述测量杆的下端伸入所述套筒内,所述测量杆的上端与所述压盘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底部用于抵至所述测试孔洞的洞底。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反映红层泥岩高路堤本体内不同位置处的压缩变形。

    一种车站站房屋面系统及高铁车站

    公开(公告)号:CN213449661U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21859422.1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站站房屋面系统及高铁车站。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支撑柱使高铁车站有更好的建筑视野及采光的要求,同时为结构体系提供了有效的抗侧力支撑及竖向支撑;第二支撑柱为车站争取了更宽敞舒适的使用空间,丰富了室内视觉效果,同时减小了屋面两跨主桁架的结构跨度,为屋面结构提供竖向支撑;第三支撑柱同时为屋面结构体系提供竖向支撑;屋盖避免二次结构找型带来的造价增加及施工难度;本实用新型在实现大跨度和高层高的情况下,绝大部分的构件都能够标准化统一生产,生产和运输成本都非常低,同时施工也非常简单方便,同时也能够达到安全要求。

    一种岛状多年冻土区复合路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1218345U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21964239.1

    申请日:2023-07-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岛状多年冻土区复合路基结构,涉及路面基础技术领域,包括基床、路基本体、防冻层、褥垫层和排水沟;所述基床包括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所述路基本体上表面连接基床底层,所述路基本体呈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的两腰处设有第一热棒,等腰梯形的坡脚处设有第二热棒;所述防冻层上表面连接路基本体下表面;所述褥垫层上表面连接防冻层下表面,所述褥垫层为碎石垫层,所述碎石垫层内夹铺有一层双向土工格栅。本实用新型通过素混凝土桩穿透深层冻土下表面,确保路基结构整体的稳定性;通过在不同位置设置热棒抑制多年冻土回冻现象和空气热对多年冻土地基热侵蚀,保证冻土地基内部的热交换平衡,保持基底多年冻土的稳定性。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红层泥岩螺杆桩复合路基

    公开(公告)号:CN220952731U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22467002.9

    申请日:2023-09-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红层泥岩螺杆桩复合路基,涉及高速铁路技术领域,包括基床,所述基床包括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所述基床表层设置于所述基床底层上方;路堤,所述路堤设置于所述基床下方,所述路堤为红层泥岩路堤;地基,所述地基设置于所述路堤的下方;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设置于所述路堤内部,所述加固结构包括螺杆桩群和碎石垫层,所述螺杆桩群包括若干个螺杆桩和桩帽,所述螺杆桩竖直设置于所述路堤内,每个所述螺杆桩的顶部均设有所述桩帽,所述碎石垫层设置于所述螺杆桩群的顶面与所述路堤的顶面之间。本实用新型在节省工程投资的基础上,提高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红层泥岩螺杆桩复合路基的整体性和稳固性。

    一种基坑支护体系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027714U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21715241.0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体系,涉及基坑支护技术,包括护壁系统和桩锚系统,护壁系统设置在基坑外壁上并围合形成闭合环状,护壁系统一端部竖直插入基坑底部,另一端部开设有第一锚孔;桩锚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锚固承台桩和锚索体,锚固承台桩等间距设置在基坑外侧,锚固承台桩一端部插入底面,另一端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锚索体穿过的锚孔,锚索体一端部穿过第一锚孔与护壁系统固定连接,另一端部穿过锚固承台桩的锚孔与锚固承台桩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桩锚系统,采用基坑外侧水平锚拉方式,大大降低了由于设置内支撑对施工产生的影响,简化施工工序,缩短施工周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