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612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45020.X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沙防止层设计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润湿性梯度的风沙防止层设计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治理区域的地理位置;挖取待治理区域的地理位置处的风积沙层,得到风积沙颗粒;对每个风积沙颗粒进行化学处理,得到至少一个疏水沙颗粒;对每个疏水沙颗粒的表面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异质润湿性沙颗粒,每个异质润湿性沙颗粒包括不同数量的亲水性点位;对待治理区域分层铺设异质润湿性沙颗粒,形成风沙防止层,风沙防止层润湿性由上至下逐渐增加,本发明风沙防治层中的异质润湿性沙土能够实现在干燥的空气中自发集水,同时在润湿性梯度和重力作用下,收集的液滴可以快速地滑动至植被的根茎处并保持球形液滴形状,从而增加植被的存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6758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33146.6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谱曲线波段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高光谱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得到第一地物数组与第二地物数组;计算第一地物数组与第二地物数组在同一通道下的通道值比值,获得的比值作为调整因子矩阵;基于预设的评估函数确定调整因子矩阵中对应的目标因子值;将目标因子值带入预设的差异计算式中计算得到差异值,基于差异值确定出第一地物与第二地物差异最大的波段。本发明通过对第一地物与第二地物建立差异计算式,综合考虑数值距离和光谱维度的波段选择方法,可以部分消除光照条件、不同时相造成的光谱曲线差异较大的问题,修正后可以更准确的提取第一地物与第二地物之间的相似波段和差异波段。
-
公开(公告)号:CN1196865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043689.4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铁车站拓宽结构及方法,所述结构包括既有路基、新建路基、支撑机构以及站台;所述新建路基设置在所述既有路基的一侧,所述新建路基与所述既有路基间隔设置,所述新建路基与所述既有路基的设置高度相同;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既有路基与所述新建路基之间;所述站台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部,所述站台的设置高度大于所述既有路基,本发明设置有支撑机构,无需全部采用混凝土填充的模式,节约了材料,并且相较于混凝土填充施工效率更快。
-
公开(公告)号:CN118245702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083841.7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表温度的提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地质勘察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监测区域多个目标地点的温度值和湿度值;基于多个目标的地点的温度值和预先设定的多个温度权重值进行计算,得到待监测区域的温度参数;基于多个目标的地点的湿度值和预先设定的多个湿度权重值进行计算,得到待监测区域的湿度参数;基于温度参数和湿度参数,获取待监测区域的大气剖面数据;基于大气剖面数据计算得到待监测区域的地表温度值。本发明通过将待监测区域划分为多个典型区域,不同典型区域的温度在计算温度参数时的占比并不相同,因此能够准确计算得到该区域的温度参数,从而得到准确的大气剖面数据,求出地表真实温度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40309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78080.5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铁路沿线潜在滑坡的多源遥感解译方法及装置,涉及工程地质勘察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根据第二信息构建得到目标识别数学模型,并根据目标识别数学模型对SAR遥感数据进行识别处理得到第三信息;根据第三信息和待解译SAR遥感数据中的相位差异对铁路沿线的地表形变进行解译处理得到第四信息;根据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遥感数据,通过分析不同时间不同地物的温度特性,识别并提取得到第五信息;根据第四信息、第五信息和预设的体征融合数学模型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第六信息。本发明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和综合分析,提高了潜在滑坡的识别准确性和全面性,为铁路线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50793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58417.6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地质勘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潜在滑坡遥感解译方法,能够准确高效解译出潜在滑坡范围,包括:获取工作区的光学遥感数据、地形资料、地质资料;获取该工作区的卫星SAR数据;根据传感器类型、工作波段、成像模式、轨道类型、极化方式,将获取的SAR数据分为N组,N为正整数;对于每组SAR数据采用M种InSAR技术进行处理,得到N×M组地表形变信息,M为正整数;利用GIS处理N×M组地表形变信息,采取最不利情况综合分析取合集的方式,获得工作区最不利地表形变信息;利用光学遥感数据、地形资料、地质资料,在光学遥感图像上提取潜在滑坡微地貌特征;利用GIS将潜在滑坡微地貌特征与最不利地表形变信息进行叠置分析,得到潜在滑坡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8115887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027562.9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20/13 , G06N3/0464 , G06V10/25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20/10 , G01S13/90 , G01N21/25 , G01S7/41 , G01S13/88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沿线不良地质隐患多源遥感动态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铁路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铁路沿线多传感器、多时相的卫星SAR数据、卫星高光谱遥感数据以及铁路沿线多平台、多时相的光学遥感数据;获取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铁路沿线不良地质隐患评价指标;基于第一信息、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光谱角分类法、随机森林算法和时序InSAR技术提取地表形变信息;基于第一信息、循环神经网络算法、光谱角分类法、自注意力生成对抗网络提取地物变化信息;基于第二信息,对地表形变信息和地物变化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得到铁路沿线不良地质隐患点。本发明有效提高了铁路沿线不良地质隐患识别的工作效率、自动化程度和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59732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56604.3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纬度林区的冻土勘察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高纬度林区植被的遥感影像;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高纬度林区的冻土区划图;在所述冻土区划图中确定岛状冻土的分布区域;对所述岛状冻土的分布区域进行勘察,得到勘察结果,所述勘察结果包括岛状冻土的埋深,本发明按照由面到点的综合勘察手段,逐步缩小岛状多年冻土的勘察范围,显著加快了岛状多年冻土的勘察速度,减小了钻探工作量,节省了大量的勘探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40309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678080.5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铁路沿线潜在滑坡的多源遥感解译方法及装置,涉及工程地质勘察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根据第二信息构建得到目标识别数学模型,并根据目标识别数学模型对SAR遥感数据进行识别处理得到第三信息;根据第三信息和待解译SAR遥感数据中的相位差异对铁路沿线的地表形变进行解译处理得到第四信息;根据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遥感数据,通过分析不同时间不同地物的温度特性,识别并提取得到第五信息;根据第四信息、第五信息和预设的体征融合数学模型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第六信息。本发明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和综合分析,提高了潜在滑坡的识别准确性和全面性,为铁路线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91950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82592.8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沙化草原地区铁路沿线的挡沙结构,能够实现有效防沙和便捷清沙,包括沿侧向相互连接的多个挡沙单元,每个所述挡沙单元包括:基础部件;多个中间部件,其相互上下连接,其中最下方的所述中间部件连接安装到所述基础部件的顶部上;顶部件,其安装到最上方的所述中间部件的顶部上,并包括中空的顶内腔且在迎风面上设置有连通于所述顶内腔的顶腔入口;其中,相邻挡沙单元的所述中间部件之间沿侧向相互分开以形成竖直延伸的通风缝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