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7589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51220.9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建友 , 吕刚 , 岳岭 , 于晨昀 , 凌云鹏 , 刘方 , 陈志广 , 陈丹 , 彭斌 , 胡晶 , 王杨 , 魏盼 , 李力 , 张延 , 张矿三 , 徐治中 , 祝安龙 , 宋月光 , 谭富圣 , 马福东 , 刘宝权 , 王德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变形缝防水结构及防水方法,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隧道结构中的第一混凝土结构和隧道结构中的第二混凝土结构,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之间形成变形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式密封在所述变形缝开口处的止水带,所述止水带的两侧设有用于锚固所述止水带的连接件。本发明优点是:通过在迎水面设置可卸式止水带,止水带用化学锚栓固定,并在外围喷涂速凝橡胶防水涂料,有效的进行了封闭处理,在变形缝两侧产生错动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的防水性能,有效的防止隧道衬砌的渗漏水情况发生;采用的明挖隧道明洞衬砌变形缝防水设计,施工简便,工序较为简洁,能够快速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5908765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425630.2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9/14 , E02D31/00 , E02D3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技术,具体而言,涉及用于保护地下水环境的明挖隧道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明挖隧道止水结构包括:设置于隧道明挖基坑两侧的竖向冻土止水层,及设置于所述隧道明挖基坑底部的水平向冻土止水层,所述竖向冻土止水层和所述水平向冻土止水层相交,所述竖向冻土止水层的底部低于所述水平向冻土止水层的底部。本发明采用竖向冻土止水层、水平向冻土止水层构建U形槽的冻土止水层,保护地下水环境,避免隧道施工过程中污染地下水水质。通过采用冻结止水结构,避免了大范围排水施工,节约了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同时避免了排水施工引起的周边邻近建、构筑物的沉降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3244143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201546.9
申请日:2013-05-2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暗挖施工方法及地下车站。所述地下工程暗挖施工方法包括在地下工程外侧的工作坑内沿地下工程结构的顶部及两侧边的外围纵向顶进若干均匀排列、相互咬合且外围焊接翼板的钢管;顶进过程中及时挖除钢管内及相邻钢管翼板所包范围内的土体,并采用连接件将相邻钢管横向连接;封闭钢管两端及相邻钢管翼板所包范围的两端,向钢管及相邻钢管翼板所包范围内浇灌混凝土,使相互咬合的钢管形成整体受力的板墙;分步开挖地下工程主体结构中梁、柱对应部位土体,并在土体开挖后施做主体结构的梁、柱结构;以及随土体开挖的同时施做主体结构各层板墙结构。本施工方法能够较好地控制地面沉降、施工过程安全度高、机械化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19897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686971.0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建友 , 吕刚 , 宋月光 , 王杨 , 岳岭 , 陈志广 , 凌云鹏 , 刘方 , 于晨昀 , 陈丹 , 彭斌 , 胡晶 , 魏盼 , 李力 , 张延 , 张矿三 , 徐治中 , 祝安龙 , 谭富圣 , 马福东 , 刘宝权 , 王德福
IPC: E04C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轴向挤压接头装置及连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若干个钢筋和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钢筋接头处的连接套筒装置,所述连接套筒装置内有可容纳若干所述钢筋的空间,通过挤压工具将所述连接套筒装置挤压至相邻两个所述钢筋接头处且一次挤压成型,解决了的问题。本发明优点是:使用本发明可提高钢筋接头的可靠性,施工方便,钢筋不需要额外加工,并且连接强度高,受力均匀;施工效率高,10s即可完成一个接头;人员劳动强度低,连接质量完全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5126510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599979.3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吕刚 , 岳岭 , 陈志广 , 刘建友 , 凌云鹏 , 刘方 , 于晨昀 , 陈丹 , 彭斌 , 胡晶 , 王杨 , 魏盼 , 李力 , 张延 , 张矿三 , 徐治中 , 祝安龙 , 宋月光 , 谭富圣 , 马福东 , 刘宝权 , 王德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隧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变形缝堵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隧道变形缝堵水结构包括:变形缝、凹槽、止水带和环形板,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对变形缝进行开槽处理,挖设凹槽;在凹槽内设置排水管,将排水管设置在变形缝的正下方,将排水管设置有进水孔的管面与变形缝的底部接触,在排水管的外侧埋设有防水管,在凹槽的底部铺设止水带,将防水管与止水带之间的凹槽填充快速堵漏剂;在隧道衬砌的内侧架设环形板,环形板通过至少一个模扩底锚栓与隧道衬砌固定相连,模扩底锚栓均匀分布在隧道衬砌上,将环形板与隧道衬砌之间填充填缝剂,本发明通过在隧道衬砌与环形板之间填充填缝剂,可以有效的防止积水渗透至行车区间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87738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87552.X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沉井法的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包括刃角、侧墙、中柱、牛腿、环向加强梁、预制板、现浇板和纵梁,预制部分为标准构件工厂化预制,且在地面组装完成形成沉井结构后安装到基坑中,现浇部分采用现场浇筑,避免了传统方式效率低且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预制板端头与环向加强梁或纵梁连接,连接接头现浇固结,基坑开挖通过沉井结构下沉实现,侧墙在沉井下沉阶段通过环向加强梁及临时水平支撑体系支撑,不需要设置围护结构,避免了围护结构工程投资大、利用率低,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由于不需要设置围护结构,也避免了开设肥槽增大了基坑规模,且后期还需进行回填,增加工程投资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7738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86654.X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3/08 , E02D29/16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沉井法的地铁车站修建方法,将地铁车站隧道分隔形成端部沉井区一、侧部沉井区一、中部沉井区、侧部沉井区二、端部沉井区二,并首先在端部沉井区一、中部沉井区、端部沉井区二均下沉一个沉井,然后在侧部沉井区一和侧部沉井区二均下沉一个沉井,最后进行各沉井间的接缝处理,完成地铁站的修建。本发明无需设置围护结构,降低了工程投资。另外,当施工环境处于有水地层中时,无需降水,保护了地下水资源,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有利于地下生态环境的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172013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04433.6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隧道及地下工程模筑衬砌支护结构,包括多个顶管,每个所述顶管之间相互对接,所述顶管由上顶板、下顶板、活动板以及保护帽檐组成,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上顶板和下顶板之间,且所述活动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上顶板和下顶板,所述保护帽檐固定连接于所述上顶板,且所述保护帽檐与所述活动板相适配;在进行使用的中组成顶管支撑在开挖的洞口处,并形成临时支护结构主体,随之将活动板抽出,并随之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后,便可进行结构主体内的土方开挖,在多个顶管的支撑作用下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且用于富水及砂质土层,结合管周注浆,能形成较好的防水封闭环,避免大范围降水,且能有效保障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11897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21497.5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吕刚 , 武农 , 蒋小锐 , 陈志广 , 刘建友 , 雷慧锋 , 吴麦奎 , 李汶京 , 曹永刚 , 汪胜 , 周江天 , 陈学峰 , 马福东 , 赵巧兰 , 宋月光 , 仲崇海 , 张轩 , 魏盼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凳型枕及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其包括:枕块主体;连接孔,其开设在所述枕块主体上端面,用于连接轨道梁;底部支撑部,其连接所述枕块主体底部;以及横向挡块,其连接所述枕块主体的端部。本发明可通过预制的跨座式单轨凳型枕方便的连接轨道梁和隧道,便于施工和后期维护,以此降低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111897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221497.5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吕刚 , 武农 , 蒋小锐 , 陈志广 , 刘建友 , 雷慧锋 , 吴麦奎 , 李汶京 , 曹永刚 , 汪胜 , 周江天 , 陈学峰 , 马福东 , 赵巧兰 , 宋月光 , 仲崇海 , 张轩 , 魏盼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凳型枕及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其包括:枕块主体;连接孔,其开设在所述枕块主体上端面,用于连接轨道梁;底部支撑部,其连接所述枕块主体底部;以及横向挡块,其连接所述枕块主体的端部。本发明可通过预制的跨座式单轨凳型枕方便的连接轨道梁和隧道,便于施工和后期维护,以此降低工程造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