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沉井法的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7738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87552.X

    申请日:2020-07-16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沉井法的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包括刃角、侧墙、中柱、牛腿、环向加强梁、预制板、现浇板和纵梁,预制部分为标准构件工厂化预制,且在地面组装完成形成沉井结构后安装到基坑中,现浇部分采用现场浇筑,避免了传统方式效率低且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预制板端头与环向加强梁或纵梁连接,连接接头现浇固结,基坑开挖通过沉井结构下沉实现,侧墙在沉井下沉阶段通过环向加强梁及临时水平支撑体系支撑,不需要设置围护结构,避免了围护结构工程投资大、利用率低,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由于不需要设置围护结构,也避免了开设肥槽增大了基坑规模,且后期还需进行回填,增加工程投资的问题。

    一种基于沉井法的地铁车站修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7738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86654.X

    申请日:2020-07-16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沉井法的地铁车站修建方法,将地铁车站隧道分隔形成端部沉井区一、侧部沉井区一、中部沉井区、侧部沉井区二、端部沉井区二,并首先在端部沉井区一、中部沉井区、端部沉井区二均下沉一个沉井,然后在侧部沉井区一和侧部沉井区二均下沉一个沉井,最后进行各沉井间的接缝处理,完成地铁站的修建。本发明无需设置围护结构,降低了工程投资。另外,当施工环境处于有水地层中时,无需降水,保护了地下水资源,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有利于地下生态环境的保护。

    一种隧道及地下工程模筑衬砌支护结构及其支护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2013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04433.6

    申请日:2020-06-05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隧道及地下工程模筑衬砌支护结构,包括多个顶管,每个所述顶管之间相互对接,所述顶管由上顶板、下顶板、活动板以及保护帽檐组成,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上顶板和下顶板之间,且所述活动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上顶板和下顶板,所述保护帽檐固定连接于所述上顶板,且所述保护帽檐与所述活动板相适配;在进行使用的中组成顶管支撑在开挖的洞口处,并形成临时支护结构主体,随之将活动板抽出,并随之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后,便可进行结构主体内的土方开挖,在多个顶管的支撑作用下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且用于富水及砂质土层,结合管周注浆,能形成较好的防水封闭环,避免大范围降水,且能有效保障施工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