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0915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629108.9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铁大跨上承式拱桥运营期桥面线形的调整方法,从运营行车安全和舒适出发,提出了基于监测数据的高铁大跨拱桥桥面线形调整的实时判别方法,通过建立高铁大跨拱桥运营期结构变形与行车安全、舒适度间的关系,有效保证了大跨拱桥运营期行车安全和舒适问题;充分考虑了拱桥构件众多引起的多点耦合效应问题,从结构安全角度,提出了高铁大跨拱桥运营期的支座调高量和调高工序,在保证调高过程中结构受力安全的同时,解决了大跨度上承式拱桥运营期间无具体调高方案的问题,具有重大的推广意义与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06958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68002.5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力维 , 曾永平 , 董俊 , 庞林 , 陈克坚 , 郑晓龙 , 宋晓东 , 袁明 , 游励晖 , 杨国静 , 陶奇 , 李聪林 , 户东阳 , 徐昕宇 , 苏延文 , 陈长征 , 卢三平 , 颜永逸 , 周川江 , 陈星宇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E01D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用延性构造墩的设计方法,以不改变初始弹性线刚度与容许应力控制的多遇地震强度为设计目标,由于填补的建筑材料内不配置受力纵筋与箍筋,在地震下多向耦合的往复荷载作用下,随着位移需求的增加,导致其与受约束混凝土的变形不协调,在地震作用下适时退出工作,即不计墩柱截面进入塑性后填补部分对整体承载力的提高,仅考虑填补的建筑材料对墩柱推覆曲线弹性段的刚度与强度的贡献。将内缩截面后的墩柱与填补外围材料的墩柱分别进行不同设防烈度下的抗震验算,有效解决了现有铁路墩柱的设计方法难以协调初始刚度需求与承载力超强的矛盾,降低了下部基础的造价与设计难度,具有重大的推广意义与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663428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94095.X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拉索悬索桥,包括至少一对负拉索,负拉索的上端锚固于悬索桥主缆处,负拉索的下端锚固于悬索桥主塔塔壁或者地面上。通过负拉索约束悬索桥主缆的变形,可减少主梁的竖向位移,提高桥梁的竖向刚度。在悬索桥主缆矢跨比和主梁高度不变的情况下,设置负拉索约束可以提高悬索桥的竖向刚度,特别适用于铁路和公铁合建大跨悬索桥结构竖向变形和梁端转角的控制,提高了铁路悬索桥和公铁合建悬索桥的竖向刚度,列车过桥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大大节约了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1335139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271578.6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拱圈节段临时连接构造,包括多个位于拱圈节段外部的耳板,所有耳板沿着拱圈节段的周向间隔设置,且耳板和拱圈节段的钢管外壁固定连接,在耳板和钢管外壁之间还连接有多个牛腿,相邻两个拱圈节段的耳板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本发明将耳板和牛腿均设置在拱圈节段的钢管外壁,不影响钢管内部结构,管内混凝土压注时对混凝土的流动无任何影响,保证了管内混凝土的密实性;所有耳板沿着拱圈节段的周向间隔设置,减少了连接螺栓的安装工作量,耳板布置在钢管的外部,更加便于对位安装操作,缩短了高空作业时间,降低了施工风险;完成拱圈节段的永久焊缝焊接后,临时连接构造可直接切除,钢材可再回收利用,更利于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111905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811281956.8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墩与基础的嵌入式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其中,连接构造包括在桥墩的底部设有的牛腿和扩大头,在基础内设有的与所述扩大头相适配的杯口,所述扩大头插入所述杯口内,且所述牛腿与所述基础的顶面相接触,所述扩大头和杯口之间灌注有混凝土;施工方法包括分别预制基础的第一拼装部和第二拼装部;将第一拼装部放样在设计位置;吊装桥墩,将桥墩的扩大头从侧面推入至基础的杯口中;将第二拼装部的限位榫对准第一拼装部的限位孔,使得第二拼装部和第一拼装部相连接固定;灌注混凝土,将所述桥墩和基础浇筑成一个整体,从而完成预制拼装。
-
公开(公告)号:CN11107470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0898881.6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C1/00
Abstract: 大跨铁路桥梁和公铁合建桥梁竖向刚度控制的运营纵向坡度方法,以有效解决目前大跨铁路桥梁竖向刚度设计无依据和方法的难题。本发明通过控制列车过桥全程的桥面运营纵向坡度和运营纵坡差,保证了列车在桥上任意位置不会出现临时停车后爬坡困难,临时停车后溜逸、无法安全制动和列车脱钩和折钩等问题,实现了列车安全平稳通过全桥。避免了以往大跨度和多塔多主跨铁路桥梁,公铁合建桥采用统一挠跨比δ/L的缺陷,可充分利用、发挥各种大跨铁路和公铁合建桥梁的结构行为,有效减少桥梁结构部件的材料用量,显著降低工程建设费用。可根据列车活载和温度的纵向坡度反推成桥纵向坡度的允许值,以便设置合理的成桥纵向坡度和桥面线型。
-
公开(公告)号:CN110939028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308821.0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浮轨道的可调支座,包含支座板和两个顶升部件,所述支座板用于连接于轨道梁和承重梁之间,两个所述顶升部件均设于所述支座板下方,两个所述顶升部件分别设于所述支座板的相对两侧,每个所述顶升部件用于使所述支座板的对应侧升高或降低,以使所述轨道梁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升高或降低。采用本装置采用两级调节机制有效对单段轨道梁安装精度和使用精度进行调整,降低承重梁及下部结构的加工、安装精度,降低安装难度和成本,有效满足轨道梁各种应用场景下的调整需求,便于轨道梁设计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利于在运营过程中保证磁浮线路的运行速度和乘坐舒适度,提高磁浮轨道的可靠性,尤其对我国高速磁浮的运营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25831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43029.4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段装配式墩柱的结构连接段及其设计方法、施工方法,其中,结构连接段包括公节段和母节段,公节段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本体上设有第一拼装端和第二拼装端,第一本体内还设有若干个第一纵筋,每根第一纵筋贯穿第一本体,并分别从第一拼装端和第二拼装端伸出,母节段包括第二本体,第二本体上设有第三拼装端和第四拼装端,第二本体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纵筋伸出第一拼装端和第二拼装端的长度之和,第二本体内还设有若干个贯通孔洞,贯通孔洞的数量、位置、横截面尺寸与第一纵筋相适配,第一拼装端和第三拼装端设有剪力键A,第二拼装端和第四拼装端设有剪力键B,剪力键A和剪力键B相适配;所有拼装端处均设有形状大小相同的凹槽。
-
公开(公告)号:CN11017542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474897.4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桥梁弹塑性金属限位减震耗能装置设计方法,包括根据桥梁实际需求确定桥梁结构变形和受力的控制目标的步骤;包括计算限位减震耗能装置的结构形状参数和弹性力学性能参数的步骤;包括根据结构形状参数和弹性力学性能参数计算限位减震耗能装置的力-位移关系的步骤;包括将力-位移关系模拟到全桥模型中,检验计算桥梁结构变形是否满足控制目标、桥梁结构受力是否满足桥梁设计规范要求的步骤;包括根据检验结果,调整限位减震耗能装置的结构形状参数和弹性力学性能参数,直到桥梁结构变形满足控制目标、桥梁结构受力满足桥梁设计规范要求的步骤。该设计方法算法计算精度高、速度快,适应工程实际应用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835934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10097518.5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4/00 , E01D19/00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腹板式刚性吊杆及安装方法,本构件包含平板,所述平板为实心结构,所述平板的侧面沿长度方向去棱形成倒角,所述平板上至少一个端部的相对两侧各设有一块翼板,两块所述翼板均垂直于所述平板的宽度方向,所述平板上端部上的两块所述翼板用于连接拱形梁,所述平板的下端部用于连接桥面;该方法包括先将两块所述翼板与所述平板连接成整体,然后再先后与所述拱形梁与桥面相固定。采用本构件能够有效改善所述平板的气动外形,减少风致振动,抑制涡激共振,提高所述平板的抗风压性能,减小吊杆端部的扭转幅度,避免端部出现断裂,提高安全性;采用本方法有利于控制所述平板的垂直度,方便调节所安装高度,连接更稳定,便于施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