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53276B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310237684.2
申请日:2013-06-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B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观察金属衬底上CVD石墨烯表面褶皱分布的方法,包括:将长有石墨烯的金属衬底置于氧化性气氛中,以氧化石墨烯褶皱处的金属;然后将氧化后的金属衬底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纳米级褶皱分布情况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晰显现出来;所述的金属衬底为铜、镍或者铜镍合金。本发明的表征方法重复性高、简单易行,使这些处理前需要超高放大倍数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纳米级褶皱分布在低放大倍数光学显微镜下能够清晰地显现出来。
-
公开(公告)号:CN103924207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310009300.1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23C16/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泡沫铜在较高温度下抗氧化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泡沫铜放入无氧反应器中,抽真空并通入惰性气体,加热使泡沫铜达到一定反应温度;向无氧反应器中通入含碳气体,在一定气压下反应一定时间,待炉内温度冷却至室温,得到的泡沫铜表面覆盖了一层致密的超薄碳膜,使得泡沫铜在较高温度下的抗氧化能力与未处理前相比明显提高,并且不会对泡沫铜的其他各种物理参数造成明显影响。本发明重复性高、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021621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10181069.9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的表征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形成于衬底上的石墨烯,将所述石墨烯连同其下的衬底一起放入腐蚀性溶液中浸泡预设时间,然后取出所述石墨烯及所述衬底,将所述衬底放置于显微镜下,观测所述衬底上石墨烯的表面形貌,并根据所述石墨烯下方所述衬底的腐蚀程度判断所述石墨烯表面的破损情况。本发明的石墨烯表征方法通过低倍显微镜就可以检验石墨烯表面是否存在微小尺寸的破损,表征范围大、可重复性高、简单易行,可以有效降低表征成本,提高表征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965839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45979.X
申请日:2013-02-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导热垫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泡沫金属;提供一导热材料;将所述导热材料填入该泡沫金属中,形成导热垫片。本发明将导热性能较好并且尺寸合适的材料填入泡沫金属的空隙当中,得到的导热垫片与处理前的泡沫金属以及填充材料相比导热能力更强,并且保留了泡沫金属较好的柔韧性;通过调节泡沫金属本身的厚度、孔隙率等参数以及填充材料的种类、组份,质量等参数可以控制所得导热垫片的厚度、导热系数、柔韧性等;得到的导热垫片可以裁剪成任意形状。本发明重复性高、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924274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310009242.2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泡沫铜抗氧化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泡沫铜放入镍盐溶液中,并连接电源阴极;另取一导电材料作为阳极;在阴阳两极之间加上一定电压,一段时间后切断电压;得到的泡沫铜表面会覆盖一层镍薄膜,使得泡沫铜抗氧化性能明显提高,并且不会对泡沫铜的导热、导电等性能产生明显影响。本发明重复性高、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896262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075061.4
申请日:2014-03-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无损掺杂提高石墨烯迁移率的方法,包括:配制水合肼溶液,然后将石墨烯样品放入水合肼溶液中1min-12h,取出后吹干,得到无损掺杂石墨烯。本发明重复性高、简单易行,可以大批量修饰石墨烯薄膜,而且对石墨烯薄膜没有破坏作用;本发明能够通过改变水合肼溶液浓度及其与目标衬底的接触时间定性提高石墨烯薄膜的迁移率;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520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38860.2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向耦合装置。该定向耦合装置包括第一波导,所述第一波导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传输部、第一耦合部和第二传输部;第二波导,所述第二波导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耦合部和第四传输部;所述第一耦合部、第二耦合部为弯曲波导,两者组成耦合结构;所述第一耦合部的曲率半径与所述第二耦合部的曲率半径互不相同且在各自弯曲耦合部分上恒定。本发明在结构简单易于制造的同时降低了耦合装置对输入光波长和偏振的敏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248649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22357.2
申请日:2016-08-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基底为表面覆有多孔结构石墨烯的绝缘衬底,金属颗粒修饰于多孔结构石墨烯表面。制备方法包括:(1)制备表面覆有多孔结构石墨烯的绝缘衬底;(2)将金属颗粒分散覆盖于多孔结构的石墨烯表面。本发明既具备石墨烯的亲生物活性又结合了金属增强效应,其中石墨烯的多孔结构有助于吸附更多待检测分子,石墨烯上的金属颗粒有助于产生增强电磁场,放大待检测分子的拉曼信号,有利于对分子的检测;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90087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075073.7
申请日:2014-03-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辨别石墨烯连续膜完整性的方法,包括:在金属催化衬底和石墨烯膜的结合体上涂一层有机胶体,然后放入腐蚀液中,得到有机胶体层和石墨烯膜的结合体;将上述有机胶体层和石墨烯膜的结合体放入去离子水中漂洗然后静置,观察,无褶皱则为完整的石墨烯膜。本发明重复性高、简单易行,可以准确表征规模化生产的石墨烯连续膜的完整性;本发明能够从宏观上准确判断大面积石墨烯膜的完整性而不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3353437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10236946.3
申请日:2013-06-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观显示金属衬底上CVD石墨烯表面褶皱分布的方法,包括:将未转移的CVD石墨烯连同金属衬底一起放入密闭腔体中,抽真空后通入惰性气体,然后加热,再通入与石墨烯反应的气体,待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停止通入反应气体,保持惰性气体保护,最后降至室温,置于光学镜下观察即可。本发明的观察方法重复性高、简单易行;本发明通过选择性刻蚀的方法,使CVD石墨烯表面褶皱附近的石墨烯大量去除,从而通过低放大倍数的光学显微镜就可以观察到纳米级褶皱的分布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