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2732666U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20323941.5
申请日:2012-07-05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C1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防转连接装置,它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为圆柱体,其一端连接有球面环圈,所述的球面环圈球面的部分,其上下表面为平行的平面;所述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两个凸起,且凸起的中心连线经过垂直的球面环圈的中心轴;所述的球面环圈开内孔,孔内设有关节轴承。由球面环圈作为连接装置的防转动部分,其上下面为平面,受到转动限制,只能允许装置整体绕Z轴转动,而不允许绕X轴和Y轴转动。凸起作为微转动部分,可以允许该连接装置绕X轴微微转动。本装置结构简单,连接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11267324U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921670325.5
申请日:2019-10-08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驱动、电源、控制三层串联叠加的控制驱动器,包括底层壳体、中层壳体、上层壳体、盖板、驱动电路板、电源板、接地桩和控制电路板;底层壳体为底板加三条加强筋的框架结构,中层壳体和上层壳体均为“目”字中间加加强筋的框架结构,驱动电路板固定在底层壳体上,电源板固定在中层壳体上,控制电路板固定在上层壳体上,接地桩固定在中层壳体上,底层壳体、中层壳体、上层壳体和盖板按照从下往上地顺序组装在一起,形成三层串联叠加的控制驱动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如下问题:控制驱动器壳体加工难,装配效率低;控制驱动器驱动、电源、控制分层不明确,故障定位速度慢;控制驱动器PCB导热面积接触小导热速度慢,升温快。
-
公开(公告)号:CN204536907U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20115248.2
申请日:2015-02-17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动力控制用机电伺服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动力控制用机电伺服系统,包括四台机电作动器、一台主伺服控制驱动器、一台从伺服控制驱动器以及提供电源的至少一台伺服动力电源,其中,主伺服控制驱动器驱动控制四台机电作动器中的两台,从伺服控制驱动器驱动控制四台机电作动器中的另外两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电伺服系统,主伺服控制驱动器和从伺服控制驱动器分别控制两台机电作动器,相比现有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整个机电伺服系统的电子设备数量,从而提高设备集成度,有效地减小总体积,也降低了总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203734640U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20099705.9
申请日:2014-03-06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3K17/56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IGBT驱动互锁电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存在桥臂的IGBT功率电路的驱动电路中的驱动互锁电路。该装置包括互锁电路、输入为微处理器发出的PWM脉宽调制信号输入端、IGBT驱动电路芯片。利用两路信号互为开关信号的工作原理,在一路PWM信号电平为高的情况下,即刻封锁另外一路PWM信号输入到IGBT的驱动电路,使得IGBT的驱动电路能够保护IGBT之桥臂不能上下两管同时导通,杜绝了短路故障,提高了功率电路的可靠性。作为改进,本使用新型的互锁电路采用较少的电子元器件,以两个场效应管为核心器件,不仅成本低,而且结构简洁,可靠性高,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202309547U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20416275.5
申请日:2011-10-27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2M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电路,具体公开一种基于变压器的电源电路,它包括多路线圈输出的变压器、反馈电路、电压调整电路、整流滤波电路、保护电路,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压源,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电压调整电路的输入端均连接;变压器两端并联反馈电路,反馈电路还直接与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该电路精度高、体积小、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202305761U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20413054.2
申请日:2011-10-26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线电机模拟负载平台,包括负载平台底座、弹簧芯轴、左、右弹簧、固定于负载平台底座上的直线电机、固定于直线电机的动子上的沿直线电机轴向设有透孔的动子载板、固定于负载平台底座上的沿直线电机轴向方向对称地设置于直线电机两侧的左、右弹簧侧压板;动子载板上透孔内壁上在透孔轴向中心位置处沿周向设置有环状突部;弹簧芯轴穿过动子载板上的透孔固定于左、右弹簧侧压板之上,左、右弹簧两端分别顶住左、右弹簧侧压板和动子载板透孔的环状突部的径向表面。沿直线电机轴向的方向,在直线电机两侧的负载平台底座上对称设有零刻度线。本实用新型具备线性力与恒定负载力加载功能,配合完成了直线电机位置伺服系统的性能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204538882U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20118531.0
申请日:2015-02-27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余度的机电作动器,包括作动器壳体、设置于作动器壳体内的滚珠丝杠副及多个LVDT,滚珠丝杠副包括滚珠丝杠和丝杠螺母;多个LVDT均包括LVDT壳体及在LVDT壳体内并沿LVDT壳体的轴向移动的铁芯;其中多个LVDT壳体固定设置于作动器壳体的内壁,并沿作动器壳体的轴向延伸,多个LVDT壳体的至少一个对丝杠螺母沿作动器壳体的轴向导向。通过将多个LVDT固定设置于作动器壳体的内壁,能够减小LVDT的铁芯和滚珠丝杠的中心距,有效地提高该多余度的机电作动器的结构刚度和稳定性;同时多个LVDT同时设置于作动器壳体内,能够实现机电作动器的多余度安装,并能对LVDT进行判读,增强了机电作动器测量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538733U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20118380.9
申请日:2015-02-27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可靠大功率的机电伺服电源,以满足伺服系统对电源的高电压、大功率、小体积、小重量、宽温工作等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电伺服电源包括:利用内阻特性吸收部分反灌能量的高压热电池和用于监测母线电压及通断反灌能量的泄放电路的电源管理单元,所述电源管理单元与所述高压热电池电连接。该机电伺服电源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可实现双余度的再生电能制动泄放,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204206036U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20679834.5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2P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通道伺服控制驱动器,用于解决现有的伺服电机控制驱动系统存在组成单机多,不利于系统小型化和轻量化、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通道伺服控制驱动器包括通讯板和三个驱动控制单元;所述通讯板通过RS-232总线与计算机连接,还分别通过CAN总线与三个驱动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实现计算机和所述驱动控制单元之间的数据通信;各驱动控制单元还通过RS-422总线与控制系统连接,输出端还与待驱动的伺服机构连接;用于将位置、速度、电流信号转换为驱动信号输出。驱动器将一个伺服控制器和三个伺服驱动器集成在一起,实现三通道机电伺服系统的驱动控制,提高了系统集成度,安装空间小,系统重量轻,节约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7200483U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21106827.6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IPC: H02K7/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制动器安装结构,包括锁紧螺母、锥端顶丝、制动器定子固定螺钉、制动器固定螺栓、调整垫片、制动器固定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制动器安装结构能够实现制动器转子周向与轴向的可靠固定,实现制动器转子与减速器传动轴的可靠连接,实现了制动器定子与减速器壳体的可靠连接,进而保证了制动器的可靠开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