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7474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088122.0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微坑锚定液滴阵列芯片及液滴生成方法和应用,所述芯片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贴合的上层芯片和盖玻片,上层芯片靠近盖玻片的表面为功能层,功能层设有第一水相进样口、第二水相进样口、油相进样口和多条液滴排布通道;第一水相进样口用于通入冷冻保护剂,第二水相进样口用于通入细胞悬液,第一水相进样口、第二水相进样口和油相进样口均与液滴排布通道连通;沿液滴排布通道均布有多个液滴捕获腔室,每个液滴捕获腔室内部设有微坑,微坑的开口朝向盖玻片。本申请能够为单细胞提供皮升级别的冷冻体系,还可以保证冷冻冻融过程中液滴的稳定性,具有高通量、体系小、可操控性佳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60751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53178.7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浓度筛选多细胞共培养的培养孔板及其使用方法,芯板的正面设有上层细胞培养区、背面设有下层细胞培养区和浓度梯度发生区,上层细胞培养区内设有上层细胞培养孔,下层细胞培养区内设有下层细胞培养孔,上、下层细胞培养孔之间位置相对应并通过透液膜分隔,浓度梯度形成通道的上游端分别与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连通、下游端分别与对应浓度梯度级的下层细胞培养孔连通,芯板上设有液体出口,下层细胞培养孔末端与液体出口连通,芯板背面的下层细胞培养区和浓度梯度发生区通过封液膜覆盖密封。本发明能够实现体外多(两种以上)细胞共培养模型的构建,能够实现细胞的灌注培养,实现药物浓度的梯度分配以提高药物浓度筛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838801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610297439.4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5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球和微柱阵列芯片的乳滴数字PCR定量方法,包括:(1)制备微柱阵列芯片;(2)抽取表面修饰链霉亲和素的聚苯乙烯微球,稀释后分步加入到目标磁珠的悬浊液中孵育,富集微球磁珠复合物,重悬;(3)取步骤(2)中的微球磁珠复合物的重悬液,通入到装置中冲洗,通过统计芯片上截留的微球磁珠复合物,得到目标磁珠的个数,从而达到对核酸高灵敏定量的目的。本发明芯片组装简单,成本低;在保留了BEAMing实验高灵敏度特点的同时使得BEAMing技术的目标磁珠计数方法更加方便易行,为核酸的高灵敏检测提供了一个简便、快速的实用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06335234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610694149.3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共价修饰的石墨烯蛋白复合薄膜及制备方法,所述复合薄膜包括二氧化硅衬底、单层石墨烯和蛋白薄膜。制备方法包括:将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生长的单层石墨烯薄膜转移至二氧化硅衬底的表面,将石墨烯薄膜表面的光刻胶除去后在二氧化硅衬底表面留下单层石墨烯;将蛋白溶液滴加到单层石墨烯表面在60~90℃热失活处理1~10min,在单层石墨烯表面形成蛋白薄膜,即得。本发明通过热失活方法在石墨烯表面实现蛋白薄膜的非共价的修饰,石墨烯‑蛋白薄膜厚度可以控制在纳米级,薄膜均匀,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蛋白薄膜表面具有氨基和羧基,可以作为后续生物分子诊断的平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689028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0038172.7
申请日:2016-0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东南大学
IPC: B01L3/00 , G01N33/574 , G01N33/545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免疫微球单一分布的微流体芯片、方法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流芯片是由平行排列的样品池组成,每个样品池是由20000个直径10μm的微孔组成,每个微孔分布一个免疫微球,每个样品池相互独立,互不影响;样品池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改变而改变。本发明微阵列芯片主要用于微球免疫检测,检测离体肿瘤标志物的免疫检测灵敏度也高,同时较常规ELISA方式不仅灵敏度大大提高,而且准确性控制在20%以内,满足临床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083326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334689.5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M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L3/5027 , B01L7/52 , B01L2200/12 , B01L230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DMS材料的微室阵列式数字PCR芯片,所述芯片的材料为PDMS材料,包括进样口、微室阵列和出样口,所述进样口包括样品进样口和水进样口,所述出样口包括样品出样口和水出样口;所述水进样口和水出样口连通位于芯片外围的水微室阵列;所述样品进样口和样品出样口通过微管道连通微室阵列中的各反应室。本发明外围的水通道能够防止PCR过程中PCR反应液的蒸发;所设计的自动计数软件能够对芯片结果进行自动计数;本发明能够达到极高的检测灵敏度,实现DNA的单分子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83880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97439.4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51 , C12Q2563/159 , C12Q2563/143 , C12Q2563/149 , C12Q2565/5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球和微柱阵列芯片的乳滴数字PCR定量方法,包括:(1)制备微柱阵列芯片;(2)抽取表面修饰链霉亲和素的聚苯乙烯微球,稀释后分步加入到目标磁珠的悬浊液中孵育,富集微球磁珠复合物,重悬;(3)取步骤(2)中的微球磁珠复合物的重悬液,通入到装置中冲洗,通过统计芯片上截留的微球磁珠复合物,得到目标磁珠的个数,从而达到对核酸高灵敏定量的目的。本发明芯片组装简单,成本低;在保留了BEAMing实验高灵敏度特点的同时使得BEAMing技术的目标磁珠计数方法更加方便易行,为核酸的高灵敏检测提供了一个简便、快速的实用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05219770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36882.2
申请日:2015-11-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组人肺鳞癌和诊断用LncRNA生物标志物、相关试剂盒以及他们的用途。本发明提供一组人肺鳞癌诊断用LncRNA生物标志物,所述LncRNA生物标志物包括:ENST00000453324,ENST00000441841,uc011cly.2,NR_028500和NR_046326。本发明所提供的人肺鳞癌诊断用LncRNA生物标志物,可用来区分人早期肺鳞癌,其区分早期肺鳞癌和配对正常肺组织的AUC值可达0.932,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2%和87%。
-
公开(公告)号:CN104792999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31861.8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33/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8 , G01N2800/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纳米金探针检测标志物的蛋白芯片,由含有捕获抗体的蛋白芯片、标记检测抗体和DNA探针1的检测探针以及标有DNA探针2的信号探针组成。本发明40min内可对多种蛋白进行高灵敏联合检测,敏感快捷、成本低、小型化、不需要复杂的光学组件、所用样本量极少,在生物医学及化学分析等方面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749365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749819.3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N33/577 , B82Y15/00 , B82Y40/00 , B01J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6911 , B82Y15/00 , B82Y40/00 , G01N33/54326 , G01N33/543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功能复合纳米球及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二氧化硅同时包埋量子点和磁性纳米颗粒,构建了同时具有光学性质和超顺磁性的复合纳米球。分别将相应的量子点和纳米球与可以特异性识别食源性致病菌的单克隆抗体连接,得到能够与菌表面抗原进行抗原-抗体反应的免疫量子点探针和免疫复合纳米球探针。这种复合结构的纳米球既可以作为免疫识别分离致病菌的载体,又可以作为免疫量子点探针的信号增强子,实现检测信号的二次放大,通过光学检测的方法得知待测样本中的目标微生物。所述的方法能够大大缩短检测时间(≤2小时),提高灵敏度(102cfu/mL),适合于食品、环境样品的现场快速检测及基层普及应用。
-
-
-
-
-
-
-
-
-